《我的老师是学霸》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一章马克龙主编

我的老师是学霸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一章
    顾律双手枕在脑后,望着电脑屏幕上那整整五十四页的学术论文,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
    终于……搞定了啊!
    顾律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
    顾律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眼眶凹陷,但漆黑的眸子中还是不断的有精光闪过。
    在两天时间,将足足有一人高厚度的草稿纸上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五十四页长度的论文。
    这个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但顾律坚持下来了。
    顾律一脸的轻松。
    论文撰写完成,那边意味着,长达四个月的课题组工作,可是正式宣告结束了。
    剩下的唯一一件事,那就是将该论文投稿发表。
    《BAB猜想的证明》!
    这就是这篇长达五十四页论文的名字。
    短短的几个字,却拥有极大的分量。
    因为其代表着,存在将近三十年的BAB猜想,被正式攻克。
    这足以造成代数几何领域一次大规模的地震。
    而顾律在犹豫,究竟要把这篇论文投稿到哪个期刊。
    其实,在心底,顾律是想要投到《数学年刊》的。
    毕竟,《数学年刊》在数学家们的心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就像是数学界的《》和《》,任何人都以在其上刊载一篇文章为目标,因为那代表着一种荣耀。
    顾律虽然没有其他人那么的狂热,但对于这家由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所把持的《数学年刊》,顾律还是向往许久的。
    毕竟,顾律研究生阶段,曾在普林斯顿待了两年,对《数学年刊》的大名,早就耳闻已久。
    可以的话,顾律自然是希望将这篇论文投稿到《数学年刊》。
    况且,顾律这篇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达到被《数学年刊》收录的标准。
    上一次,顾律的那篇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的论文,之所以没有投稿到《数学年刊》,是因为那篇论文的质量还不到被其收录的标准。
    投稿过去,仍旧会被打回来而已。
    所以顾律老老实实的投稿到了同为数学界“四大期刊”的《数学新进展》。
    但这次,顾律手中的这篇论文是足以达到《数学年刊》的收录标准。
    不过,顾律犹豫了。
    投稿到《数学年刊》确实不错,既达成自己多年的愿望,又可以从学校那边另一笔不菲的奖金。
    但……
    《数学年刊》的审稿周期,是一个硬伤。
    要清楚,《数学年刊》的平均审稿周期,是半年,整整六个月。
    虽然顾律现在在数学圈子里有了些许的名气,但审稿周期顶多被缩减到三个月左右。
    可三个月,顾律等不了。
    三个月之后,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早就开完了,那个时候顾律的研究成果才刊载出来,显然是黄瓜菜都凉了。
    因此,犹豫了一番后,顾律还是选择将该论文继续继续投稿到《数学新进展》。
    原因很简单。
    顾律还记得上次,《数学新进展》的马克龙主编曾主动联系过自己,希望和自己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
    顾律那次是模棱两可的回复了。
    这次,顾律可以通过走马克龙主编的“后门”,短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审核与刊载。
    这样速度,肯定要比直接投稿到《数学年刊》快很多。
    说干就干。
    顾律找到马克龙主编的私人邮箱,简单的说明目的后,便直接将全英文版的论文发了过去。
    接着,顾律登录网站的个人账号,将该论文的预印本上传上去。
    关电脑,睡觉!
    许久未合眼的顾律倒在床上,头一沾上枕头就沉沉睡了过去。
    顾律这边睡的很安稳,却不知顾律丢出的这篇论文,在几何界这片湖泊里,激起了多大的涟漪。
    …………
    德国,柏林。
    施普林格出版社总部,一栋十几层的大楼内。
    《数学新进展》的主编马克龙正坐在办公椅上,翘着二两腿,一边优哉游哉的喝着咖啡,一边处理着邮箱中的邮件。
    施普林格出版社,是德国一家排名前三的出版社。
    而《数学新进展》,便是其旗下的期刊之一。
    《数学新进展》作为数学界四大期刊之一,在业内的地位,虽然没有《数学年刊》那么超然,但每年收到的稿件依旧是络绎不绝。
    在数量上,《数学新进展》一点都不比其他期刊少,但在质量上,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想想也是,那些大牛级别的数学家,在完成一项研究成果后,第一个选择的目标肯定是《数学年刊》。
    而被《数学年刊》拒收后,才会在《数学新进展》等几家中选择一家。
    也就导致《数学年刊》吃肉,他们只能跟在后面喝汤。
    不仅仅是《数学新进展》如此,《数学学报》和《米国数学会杂志》这两家和他们的情况差不多。
    不得不说,这种情况,让马克龙主编感到很憋屈,相当的憋屈!
    更何况,马克龙主编还是一个相当有野心,有抱负的主编。
    他并不满足如今数学界“四大期刊”的称呼。
    而是,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数学新进展》可以代替《数学年刊》的位置,成为数学领域的无冕之王。
    但,马克龙主编悲剧的发现。
    要是在这种情况继续上演下去,《数学新进展》非但无法顶替《数学年刊》的位置,还极有可能不断拉大与《数学年刊》的差距。
    苦思冥想许久,马克龙主编想出了一个破局之法。
    那就是尽可能的拉拢一批潜力巨大的青年数学家,争取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待其日后成长起来,便可有与《数学年刊》一争高下的实力。
    顾律,自然是马克龙主编选择的目标之一,并且还是相当重视的一位。
    因为,顾律实在是太年轻了。
    岁,在大部分人还在读研究生的年纪,而这位华国数学家,却已在国际数学界展露头角。
    甚至,赢得了不菲的名气。
    马克龙重点关注了一番顾律,并对顾律的履历咂舌不已。
    三届IMO金牌,四年读完大学博士毕业!
    成为之妖孽,丝毫不过分。
    就在马克龙思索的时候,电脑上的邮箱叮叮叮的响了起来。
    那是收到新邮件的提示。
    马克龙不急不慌的打开收件箱。
    “顾律?”
    当看来发件人的名字时,马克龙先是愣了一下。
    读完顾律邮件中说明的来意后,马克龙点开那份论文。
    《BAB猜想的证明》!
    看完这个标题,马克龙的瞳孔猛的一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