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番》正文卷第三百二十六章野心勃勃

绝对一番最新章节目录
   在职场上坐冷板凳,其实就是被晾起来了,无所事事是常态。
    这对于有职场抱负的人来说,是种很大的折磨,只能看着时光毫无价值的流逝,但对白木、三田、西岛这十几个主动来坐冷板凳的家伙来说,并不是太难接受——了不起等大家合约到期后,跟着千原专务走人呗,他会拿主意的,不用担心什么,又不是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这帮人没觉得是什么大事,反倒觉得可以趁机休息一下,毕竟连轴转了两年半了,确实累坏了,是该好好休养一下,甚至吉崎、津村看了看地下室的倒霉环境,还兴致勃勃准备在这里吃火锅怯寒,搞得像来渡假一样。
    此外,三田智久等有家室的打算借机好好陪陪老婆孩子,白木桂马等单身汉准备去参加联谊,看看能不能找个女朋友——以前是真没时间,一周一集和催命一样,根本顾不了别的,现在反正也没事,早点下班应该没问题吧?
    千原专务一直以来还是很照顾手下的,该不会不通人情……
    他们想得挺美,但忘了一件事,他们的BOSS千原凛人是个闲不住的家伙,精力旺盛,有事干时都要折腾着精益求精,没事干时就更要折腾了,想休息那是白日做梦——上班时间就要有上班时间的样子,坐了冷板凳也一样。
    千原凛人没打算浪费这段时间,更不希望这帮手下放了羊,到了地下室花了两天时间安置好了,然后就纠集了所有人开始强化学习,直接虐得手下死去活来,生不如死。
    这在他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他只是打算当一名单纯的制作人或是主创编剧,当然不必搞得这么麻烦,以他现在的个人能力以及穿越红利,够他风风光光十几二十年了,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但如果想更进一步,只凭他一个人就远远不够了。
    比如说,如果有一天他可以成为制作局局长,总不能依旧事事亲历亲为,对每一个节目都做品质监督——那不可能的,关东联合电视台各频道全天节目加起来要80到100个,这还只算了主力频道,像是附属的图文台之类的都没计算在内。
    那如此众多的节目,就是把他大卸八块了也管不过来,甚至连全看一遍都做不到,必然要有可以信赖的部下去独挡一面。
    为了将来打算,他需要提升手下的能力,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打白不打。
    他亲自给这帮愿意共进退的部下们授课,虽然以前带着他们写剧本或是拍摄时也经常这么做,但那时时间紧张,只能挑紧要的说,根本不成体系,现在却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从理论到实践,一点一点掰碎了慢慢说——他要培养一批精锐部下,将来投入制作局中以点带面,以拉平和四大商业台在电视剧方面制作能力的差距,同时减少自身的工作量,以便可以分出更多精力关注别的方面,提升全天全时段收视成绩,击败NHK这条老咸鱼,打垮四大商业台,在高位上也能出成绩。
    他也有给这帮手下上课的能力,曰本有电视节目制作行业是五十年代的事,距今也不过四十多年,而前十年,只有NHK一家独大,还只有一个频道,没有任何专业性可言,甚至电视剧都是直播的,简陋的场景,直挺挺的一盏灯光,演员是路边抓的普通人,台本没有,剧本一页,台词现编,别说放到2019年了,就是放在97年未看看,任何一个编导专业的一年级生都能胜他们百倍不止。
    任何行业,都是先有实践才有理论,好比是先有了石制工具,并且使用了很久之后,才有人开始研究怎么才能让石制工具更锋利一些,怎么才能打磨的更快一点——电视剧制作当然比磨石头复杂,但也是足足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来发展,出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混乱后,等电视机终于普及完毕了,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了,才初步有了理论体系,形成了曰本特有的制作局模式。
    但此时此刻,理论体系仍然很粗糙,许多事大家知道该这么干,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依旧处在各种试错过程中,导致很多剧看起来仍然错漏百出——2019年的观众,基本已经看不下去90年代的剧了,哪怕像是《东京爱情故事》这样的时代经典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是缺乏了时代的共鸣,但更多的是拍摄理念的进步,观众们已经受不了那些时代还认知不到的小毛病,怎么看怎么刺眼。
    电视剧制作行业真正成熟,应该是在2010年前后,这还是托了互联网的福,让全世界的信息流通更快了,不然大家还是各干各的,有许多事依旧弄不明白,连续在犯一样的错误——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会降低收视率,大错甚至可以毁掉制作人的职业前途!
    而千原凛人从小就喜欢这一行,立了长志,自初中开始,就接触过大量专业杂志,从懵懵懂懂间又考上了专业的知名大学,接受了成体系的学习,还被不良导师按着好一顿摧残——电视剧行业成熟期后的体系学习,理论体系极其完备,前人种种错误或是忽视的地方都有总结。
    真说起来,无论从见识还是知识积累,他教这帮手下都绰绰有余,编导专业的教授都未必有他专业水准高——当然,他确实是现在公认排名一位的电视剧制作专家,再不服的人看看他的纪录也得低头致敬。
    更何况,他到了这世界三年了,主持了那么多电视剧的拍摄,哪怕绝大多数都是翻拍,但一路实践下来,自己本身也有很多感悟,积累的大量经验之余,足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彻彻底底消化掉。
    哪怕就是这会儿把他送回2019年,也是一名极其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者,是一名经历过实战考验,能在高压力环境下做出好节目,甚至可以败中求胜的强者!
    现在,他愿意把这些东西当成养份用来催肥可靠的部下,让这些家伙能在未来成为他争夺收视份额的锋锐长矛,成为他最强力的精锐班底——能学多少,那就看个人天赋和悟性了,这个他也没办法,只能说尽量教。
    他虽然笑哈哈的,但真在认真做这件事,亲自写了教案,从理论讲起,再延伸到常用的套路,套路的变种,又涉及到观众心理学,社会整体意识,未来互联网的影响,二次偶像工业潮等方方面面,把这帮手下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还会把翻拍的《半泽直树》、《非自然死亡》、《无家可归的小孩》、《跳跃大搜查线》等经典剧拿出来,根据授课进度,边播边讲解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这里为什么要这么做,那里为什么要那样做,现在看看,如果换种方式是不是会更好。
    这对他也是个反思的过程,讲到认真处,心有所感,有时会沉思良久,转眼就再用黝黑锐利的目光望向部下们,追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这里为什么要这么拍?剧本这么编对不对?怎么改才能把观众更加牢固的黏在电视机前?当时到底有没有做到把演员最后一丝潜力榨出来?
    到底为什么?
    很多时候,这帮临时学生都被问得哑口无言,处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好像略有所悟又说不太清楚的感觉,看着千原凛人严肃认真的表情头皮发麻,被他瞪得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坐立不安,恨不能大叫一声就狂奔而去,再也不回来面对千原凛人这狗上司了——当时你说要那么拍的,我们就照办了啊,你现在问我们为什么,我们没想过啊!
    我们服从你的命令还服从出问题了?
    这没道理的!
    但在场的十几个人,哪怕被千原凛人瞪得很痛苦,扭来扭去裤子都要被磨穿了,原本预想中的“冷板凳假期”直接被毁,但人人心里也明白这种机会有多难得——让千原凛人这样的人拿出一整天的时间,陪着看剧,细细讲解,直言所得,简直像是把山珍海味嚼碎了喂过来一样,根本不是花钱能办到的事!
    如果不是跟着他来坐冷板凳,想有这种机会……不对,是机遇,做梦呢?
    这里全是成年人了,知道这种机遇有多可贵,哪怕被虐得死去活来,一天下来脑子像是成了糊糊还要面对海量的观剧感、改进建议书、心得体会书,仍然学得很认真,简直比准备高考的学生还刻苦——千原专务教授的是名,是利,是指出了成功的金光大道,现在谁敢松懈,将来会后悔的呕出血来。
    除了大桥瑛士那种外行二百五,不可能再有人把这家伙关进地下室了,这种机遇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遇,必须珍惜!
    吉崎真吾是学得最认真的一个,哪怕他年纪比千原凛人大了近十岁,从业时间更是千原凛人的数倍,依旧学得专注无比,真有不懂的地方也不顾面子,肯主动问蠢问题——他之前被分流出去做一档午间剧,本来是想着跟着千原凛人久了,学了些东西,也有了点小名气,十有八九可以一炮而红的,但现实马上教了他做人,收视成绩只是马马虎虎,高收视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电视节目制作这一行有些像作家,入行门槛不算高,你摆条狗坐到导演椅上,只要会喊口令,多半也能拍出东西来,但难就难在如何让观众买帐——这就是高难度的任务了,不多想多看多学,真花上大心血,观众哪有那么好糊弄,又不是五六十年代了,那时候观众能看上电视就很兴奋,根本也没什么要求。
    这行业,不进则退,说被淘汰了就被淘汰了,自满从来要不得。
    他是吃过亏的人,听了两天,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想的少了,又听了两天,发现自己做的剧从选题方面就多少有些问题——要是还是跟着千原凛人,被他审核过,十有八九会被调整,但他当时却没想到,只顾着往好处思考了。
    他深刻明白自己的水准和千原凛人还是有差距,以前自己能那么容易出成绩都是他掌着舵的原因,越听越心痒难耐,恨不能马上把节目抢回来,推倒了重来一次,敢拿脑袋保证肯定比上一次成绩要好——当然不可能了,但知耻而后勇,现在还不算晚,这次陪着千原凛人坐冷板凳,依他的性格将来肯定会有所回报,到时要做得更好。
    他最刻苦,白木桂马也不输他多少,他一直想成为千原凛人的入室弟子,又尊敬过头了,从没敢主动申请过,一直没能得逞,那现在也算享受到入室弟子的待遇了,自然不会有丝毫松懈——要是我表现最好,千原老师总该能看到我了吧?
    近卫瞳也混在里面学,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她的接受能力最差,对“动作指导存在的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