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正文卷2009给F-14配矢量引擎?海军买不起

重生军工子弟最新章节目录
   “他们真准备往这里面插手?不是说好了,他们搞轻型战机,我们搞重型战机么?”
    姜阳明同样快要退休。
    对于132厂这种不地道的干法,他们非常不满。
    当初分配的时候,可都是说好了的。
    “不,当初可不是这样谈的。我们手中的F-14技术,他们可是作为基础……”谢凯脸上的笑容更甚。
    根本没人从他脸上的表情能看出有丝毫撒谎的嫌疑。
    还是两伊战争的时候,404先是从伊拉克搞到了波斯人被前卫打下来的F-14残害,甚至修复可以上天;再后来,又从波斯人手中搞了好几架。
    这些形成了最早蓝军用于支援地面作战的主力战机。
    -14是什么?
    专门为美国海军开发的舰载战斗机!
    即使波斯人得到的是陆基战斗机而不是舰载战斗机,只要解决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完全可以制造出F-14战机,甚至因为404手中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航电技术跟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比原本的F-14性能更强。
    研究F-14的时间,到现在,超过15年。
    最开始的技术,沈飞同样也得到了一份,不过美式的技术跟苏式有着很大的差距,加上很快就从苏联引进了全套苏-27生产线,后来又从谢凯手中弄到了苏-30跟苏-33,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上面。
    厂如果真要插手重型战机,以F-14为基础,加以消化改进,再设计出符合国内使用的舰载机,甚至是拥有综合作战能力的新式战机。
    “咱们海军,将来肯定是会有航母的。至于这航母上面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什么机型,我想海军肯定会综合考虑,对比性价比等……”
    谢凯丢下这样一句话,也不管他们的表情如何,直接就走了。
    这年头的沈霍伊虽然已经非常努力了,可谢凯希望他们能更努力一些。
    至少,应该让国内的航母可以更早拥有强力舰载战斗机。
    目前舰载战斗机没有订单,潜在订单也因为707航母无法支撑歼-15上舰,所以沈霍伊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在歼-11跟歼-16的改进上。
    空军的制空权,需要先进重型战斗机;对地支援,则是需要载弹量更强的对地攻击机。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都表明空军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郑部长,132厂那边也在开发舰载战斗机?”赵玉军有些不相信谢凯,直接找了郑铭询问。
    谢凯跟132那边的关系,可比跟他们关系好得多。
    尤其是他们跟132在战机项目上,有着太多的合作了。
    郑铭被问,愣了一下,很快恢复正常,摇头说道:“这个具体不知道,他们没有申请这方面的项目。”
    他的表情,却让赵玉军明白了。
    厂肯定在搞!
    没有申请项目,那就说明他们是自己在搞了。
    有了404合作,132厂跟611要搞这些,非常容易。
    谁都知道,404手中握着项目自主权。
    郑铭等海军装备部的大佬们跟沈霍伊如何谈的,有些什么内容,谢凯一切都不关注。
    他最关注的其实就是沈霍伊对苏-27的改进到了什么程度。
    有源相控阵雷达好用,不过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贵了。
    一套都是好几千万。
    加上顶级计算机系统等,综合航电成本更高。
    空军都支撑不起这样的成本。
    沈霍伊生产的歼-11,大部分是采用的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少量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
    虽然无法让所有战机都发挥出最顶级的作战能力,却能兼顾成本。
    另外,那些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可以成为飞行编队中的指挥机……
    “电子系统的改进,需要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苏-27的机动性受到结构强度的影响,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点,你们应该从部队反馈回来的各种数据中发现了……”在看到车间里最新改进型号的歼-11时候,谢凯再次提出了苏-27的软骨病。
    只是气动布局,苏-27不会比国际上任何一款战机差。
    要是差了,眼镜蛇机动也做不出来。
    不,现在已经没有眼镜蛇机动了,当年超-7在巴黎航展上最先做出,而中国人叫那种机动为龙抬头。
    随着苏联解体,慢慢地,龙抬头机动的名字,就成为国际称呼了。
    “确实还有不少问题。不过相比刚引进那会儿,强了太多。至少,咱们生产的,不会只能在空中溜圈。”
    沈飞的人很自豪。
    确实也该他们自豪。
    苏-27身上因为航电系统超重而不得不减轻机身前段的重量,从而引起结构强度变化,产生的软骨病,在沈霍伊,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
    空军飞行员在空中飞大过载动作时,不用担心战机随时可能解体。
    空军先进战机数量少,依然是战机比飞行员宝贵。
    只有祁连山的蓝军,飞行员从来不会担心这些问题,各种大过载随便飞,飞机解体了?
    跳伞就是了。
    不跳伞都不行,会因为自己陷入危险,可能令蓝军损失一名优秀飞行员而被罚。
    被罚的结果,就是去飞那些机动性不强的老式战斗机。
    歼-7、歼-8那些,相当稳!
    蓝军没有任何一名飞行员愿意去飞这些机型。
    “还是要搞整体的大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强度。成本高点,相对增加的使用寿命,空军方面应该不会有意见。”
    谢凯做出了指示。
    在这里面,也是占了份额的。
    “你把这个透漏给他们干什么?目前咱们航母八字还没一撇,舰载机如果竞争太厉害,到时候会影响其他项目发展的。”回去的路上,郑铭好奇地问谢凯,“你之前不是让那边偷偷搞么?”
    “我们需要舰载战斗机方面有更多选择。F-14之所以被美国淘汰,并不是因为性能不行。”
    谢凯叹了口气。
    美国国内,军工单位内部竞争非常激烈。
    虽然看来F-18/A比F-14先进,甚至因为取消了可变后掠翼而使得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美国海军服役的F-14,已经不剩几架了。
    竞争失败,导致这些战机也没有了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F-14的可变后掠翼技术,一直都是国内的硬伤。加上那个成本也太高了,不管生产成本还是后期维护成本……”郑铭知道谢凯的意思。
    说到底,海军并不希望F-14搭载到航母上。
    -14是60年代的老设计,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
    那个时候的设计,不管怎么超前,到现在,终究还是落后了。
    没看到,世界各国最先进的主力战机,已经没有任何一款是采用可变后掠翼的设计了么?
    “郑部长,如果F-14搭载上有源相控阵雷达,再配备更先进的航电系统跟发动机呢?”谢凯倒没有去争论什么。
    “比如说?”郑铭也来了兴趣。
    成本啥的,先不去考虑。
    作战能力啊!
    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几乎成了先进主流战机的标配。
    “发动机如果用上涡扇-10B这种我们正在研究的带有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其他电子系统按照国内最先进的搭配……”谢凯一脸灿烂的笑容。
    -14采用的是通用动力的F110-GE-400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公斤,推重比只有6.36。
    谢凯要给这种战机配备加力推力达到公斤的涡扇-10,已经能大幅度提高性能;加上涡扇-10的重量比F110要轻好几百公斤,从而可以加载更多的装备……
    郑铭更是明白,目前东风动力厂正在研究的涡扇-10B是什么东西。
    带矢量喷管的加力涡扇发动机!
    这是让战机具备过失速能力的发动机,有效提高战机空中机动能力,同时还能让战机拥有更强的可操控性。
    “这是不是太逆天了?”郑铭被吓到了。
    -14因为有可变后掠翼,机动性本来就强。
    要是再加上矢量发动机,那还得了?
    旋即,想到这样的战机所需要的成本,郑铭的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
    太吓人了。
    还在七十年代,F-14售价就高达6000万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超过5亿,还要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矢量发动机……
    电传操控系统,那玩意儿不需要说,也是标配。
    亿的舰载机?
    海军那点家当,够装备几架?
    按照理论设计,不算直升机跟其他机型,仅仅按照歼-15来,001航母的舰载战斗机就需要36架!
    亿!
    当郑铭在心中算出了一艘航母搭载的舰载战斗机需要的经费时,差点就这样晕过去。
    航母造价都没有这玩意儿高呢。
    谢凯这小子是故意的?
    航母还需要配备舰队,不算在水下护航的大黑鱼,仅仅是水面舰艇的成本,就超过200亿。
    这样搞下来,仅仅是打造一支航母舰队,没有600亿都没可能。
    今年国防预算总额,才亿,海军一年的军费都不够。
    日子还过不过了?
    “谢凯,我觉得,目前咱们海军,养不起航母……”郑铭的语气,很无力。
    航母舰队太耗钱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