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名片》第五十五章玛拉年的如意算盘

大国名片最新章节目录
   接连为丈夫剩下两个男孩后,玛拉年在家里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每天公公婆婆看到自己,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只不过,两个男孩子出生后,家里的条件明显减弱了。
    “我这手艺,在村子里可能挣不到更多的钱了。我想出去打工。”一天夜里,玛拉年的丈夫跟她商量。
    玛拉年意识里还是一个居家的好媳妇,她习惯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于丈夫的决定,她没有太多的想法。
    她说:“爸妈能同意你出去?孩子怎么办?我怎么办?”
    丈夫嘿嘿一笑说道:“你跟我一块儿出去呗!孩子现在有点大了,可以让爸妈给咱们带着。不挣钱回来,以后他们的读书有问题哦!”
    玛拉年说:“都听你的。”
    丈夫的提议也得到了父母亲的赞同。哪个父母亲不希望儿子多挣点钱养家?
    可是,到哪里去打工呢?
    “我想去东海省闯一闯。”丈夫说道。
    “东海?那是什么地方?”玛拉年问丈夫。
    “听说那里是江南,是富饶的地方。我在电视上看过,那里有大海,有绿水青山,还有国际化的大都市。”
    玛拉年被丈夫描绘的蓝图吸引住了。
    两人收拾行囊,前往东海省务工。
    丈夫会木工的手艺,很快就在东海省站住了脚跟,工作的地方就在浔州市。
    但是玛拉年不行。她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手艺,所以在刚去的一段时间里,她找不到工作,一直窝在出租房里。
    虽然丈夫的收入比在家里的高了很多,但是浔州市的消费也高,两人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挣的钱跟预想中有些出入。
    “你也得出去干活,不然咱们剩不下什么钱。”丈夫对玛拉年说道。
    “我也想去啊,可是我没有中国的护照,工厂里能要我吗?”玛拉年很担心。长期在边境地区居住,夫妻俩都知道,没有公务护照在中国打工是非法的。
    “我想想办法吧。”丈夫说道。
    丈夫找了自己的老板,跟老板说了家里的情况。
    没想到老板一听之后,两眼放光。
    “可以啊!这种事情你为什么不早说,我有个朋友,现在工厂里招不到人,都快急死了!你赶紧让你妻子过来上班。我给他打电话说一声。”于是老板拿起手机打了电话拨给朋友。
    就像老板说的一样,朋友厂子里非常欠缺工人,一听说有人要介绍过来,马上就同意了。
    “是个黑工,你自己注意点哦!”老板跟朋友说。
    “现在谁还在乎这个?如果再没人,我厂子都要倒闭了!”朋友在电话那头说道。
    “现在人手有这么紧张?”玛拉年的丈夫问老板。
    “哎,你不知道,现在东海省最紧缺的是什么?不是资金,不是销路,是人!现在咱们国家的人啊,普遍都富裕了,打工的不多啦!所以还出来的打工的,对工资要求又高,对工作岗位又挑剔,对吃喝拉撒都要迎合他们的需求才行。所以现在的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了!”
    回到家里,丈夫把老板的话一字不改说给了玛拉年听。听到丈夫的话后,玛拉年心里似乎有点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只不过她那时候刚来到浔州市,胆子还小,只是刚刚萌发了一点意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后来会成为多大的一名组织偷渡的“蛇头”。
    考虑到玛拉年特殊的身份,厂里担心她经常在外面走动,会可能遭遇警察的盘查,所以在厂里特意给她和丈夫安排了一间公寓,免费住宿。
    这对玛拉年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连房租都省下来了。
    雇佣玛拉年,肯定不会按照熟练工的工资结算,别人一个月五六千,玛拉年只能拿一半,三千左右。但是就是这三千块钱,都已经把玛拉年给乐坏了。这几乎就是自己东南亚家乡里一个公务人员半年的收入呢!自己的家里,一年都挣不了这个钱!
    玛拉年从小听母亲讲中国话,所以对于中国话,她并不陌生,也简单会说一些,在日常与工友的交流中,基本没有多大问题。
    前面说过,玛拉年是个混血儿,又遗传了父亲的容貌,长得个子高挑,身材丰满,一点不像是东南亚国家的少妇,虽然脸上皮肤是黑了点,但是胜在五官端正,身材又好,在厂里基本就是厂花一样的存在,让多少单身的男工友羡慕自己的丈夫,娶了这个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
    时间长了时候,工友们慢慢跟玛拉年熟悉起来了。纸包不住火,大家也都知道了玛拉年的身份。
    “哎,要是我也能娶到像你这么美丽的老婆就好了!”工友们经常跟玛拉年开玩笑。
    这个时候,开始适应中国生活的玛拉年,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了。
    中国这么好,这些工友,虽然在中国算不上富裕的阶层,可是有手有脚的,一年工作下来工资也不少。
    玛拉年算过了,自己加上丈夫,两人一年的工资下来,省吃俭用的,能存下七八万元!那就是自己东南亚老家父母亲一辈子都攒不下的钱!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自己把东南亚老家的姐妹们介绍过来给这些工友,算不算带着她们脱离苦海?
    有一次,玛拉年和丈夫缠绵过后,问丈夫这个问题。
    “应该可以的吧?你看,这些工友有需求,在中国,他们这种身份要娶到像样的老婆,有点困难的。这里的彩礼要求很高呢!在你们国家,又有很多女孩子身世可怜,为了吃顿饱饭嫁给了另外贫穷的家庭,一直如此循环,人生根本看不到希望呢!我觉得可能性很大。问题就在于,可能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这不太行吧?被警察知道了要被遣返的。”
    “如果警察不知道呢?”
    “不知道还行吧!”
    “我知道了。”
    其实玛拉年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想过中国的法律,她又不靠法律吃饭,学那么多的法律干什么呢?她现在一门心思想着的,是如果为工友们介绍家里的女孩子。
    第二天,玛拉年问了一位自己非常信任的工友,这位工友年纪不小了,因为家里穷,一直没有娶上媳妇。
    “有这等好事?你要是给我介绍成了,我给你两万介绍费。”工友有点喜出望外地回答玛拉年,不过工友也有一点担心:“万一要是她以后不跟我了,怎么办?你们那里是外国哎,我总不能跑到那边要人吧?”
    工友从手机上看过很多“仙人跳”的故事,担心被玛拉年做局“仙人跳”。
    “嗨,要是跑了,我给你当媳妇!”玛拉年毕竟已经结婚多年,早已经不是那种羞涩的女孩子了,跟工友们打打嘴炮还是显得老练的。
    其实玛拉年心里可清楚了,要是来到了中国这地方,这些女孩子还会想着回去?不可能的。
    在玛拉年的心里,东海省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浔州市的地位,就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在中国偷渡客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第一年春节,带着一年打工积攒下来的八万元回到家,丈夫和玛拉年受到了家里隆重的欢迎。八万元,即使在中国,也是一笔很大的巨款。
    趁着家里人高兴,玛拉年提出要回娘家探亲。
    反正玛拉年的母亲就是村子里嫁出去的人,都是邻里亲戚的,不担心玛拉年回家后不愿意回来,丈夫一家马上就同意了。
    玛拉年和丈夫收拾好探望的礼物,威风地回到娘家。
    玛拉年的归来惊动了整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
    看到玛拉年身穿一身整齐的衣服,手里大包小包地带着礼物,父亲母亲欢喜得合不拢嘴,亲戚朋友们羡慕得口水直流。
    趁着丈夫与家人们在聊天,玛拉年找了一个跟自己最贴心的好朋友,问道:“哎,你结婚没有?”
    这个好朋友难为情地摇摇头:“没呢!”
    这个好朋友年纪跟玛拉年差不多,大约二十多岁,长得虽然没有玛拉年漂亮,但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花一样的年纪,又哪里有差的理由?
    “愿意跟我去中国吗?”玛拉年问。
    好朋友一听,频频点头,说道:“我愿意的!我马上就愿意!”
    玛拉年说道:“我带你过去,不是带你去挣钱的。我中国有个工友,家里条件一般,比咱们这里要好很多,没有结过婚的,想找个老婆,你愿意不?”
    “你工友?就是有工作的咯?我愿意的!”好朋友马上就答应了。
    这个村子因为与中国边界交界,往来中国还算比较方便的,所以在得到好朋友的应允后,玛拉年迅速操办了这个事情。
    春节过后,工厂要上班了,玛拉年和丈夫偷偷带着这个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厂里。工友们看到玛拉年带回来一个这么漂亮的女孩子,眼睛都直了。
    那位工友更是马上就到银行里取了钱给玛拉年,说这是“劳务费”,另外订婚结婚的钱他会另外想办法的。
    “哎,都是工友,算是我帮你解决问题了,这钱就不用了吧?”第一次一次性拿到这么大一笔钱,玛拉年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她知道工友家里也不是很有钱。
    但是玛拉年不要钱,这位工友心里就不淡定了。这不意味着这个女孩子还不一定是自己的么?
    他不干了,非得逼着玛拉年收下了这笔钱。
    看着工友半是渴望半是恳求的表情,玛拉年就开心地收下了。
    厂里的老板也很开心,毕竟玛拉年又带来了一位工人。
    于是玛拉年在厂里的地位急剧上升,很多单身的工友知道她能介绍女朋友后,都纷纷过来找她了。
    本着好事做到底的心态,玛拉年又回了几趟家,每次回来,都带过来了几个女孩子。
    果然如玛拉年预想的一样,这些女孩子来到中国后,被中国美丽的城市征服了,嫁人后一个个都不想回家了。
    工友们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玛拉年的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娶到了老婆的工友们整天笑眯眯的,招到了工人的老板脸上也笑眯眯的。
    红红火火的,还有玛拉年和丈夫存折上的数字,不知不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两人的存折上的数字竟然高大三十多万了!所以玛拉年的脸上,也是笑眯眯的。
    年底结算工资和奖金的时候,老板多给了玛拉年五万元。
    要放在以前,这事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玛拉年存折里有了三十多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