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八百章:一飞冲天(修改稿,莫要重复订阅)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修改稿,莫要重复订阅,之所以重发,是因为被封禁后修改请求解禁被拒,再次修改提交解禁申请需要两天后。)
    早上,朝阳照耀在一群正在三水市体育场跑步的大学生身上。
    黄馨、王丽华、黄瀚、成文阁、王宇、王慧玲、陆瑶、萧蔷、张倩、王丽、康静、卫红星等等接近一百人,都曾经是实验中学的同学。
    都朝气蓬勃健康向上!
    黄瀚能够肯定,他们一个个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这不是妄言,但凡是实验中学的同学,如果发展得不顺,以黄瀚的财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帮一把。
    中国在高速发展,三水市发展速度仅次于深圳,远远高于沪城这座大城市!
    这牛吹得是不是有些大?
    真正经历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书友就不会这么认为!
    那是因为到了八十年代末,沪城的发展增速反而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些书友又会觉得扯淡,难道沪城的发展还会不如内地省市?
    发展速度是计算总产值增加的百分比,不是总额,这座城市体量大原本底子厚,增幅自然就小了。
    故而在九零年春天,沪城大领导提出开发浦东的构想,得到了总设计师的肯定和支持。
    沪城这才迎来了了大发展的机遇,从此后一飞冲天。
    三水市发展得好,体现在方方面面,第一体现在城市卫生上。
    经过五年努力,三水市城区已经建成了碧水绕老城的景观带,实现了历史和现代融合。
    城区消灭了所有旱厕,每一个冲水公共厕所都有专人管理和打扫。
    三水市财政谈不上宽裕,但是因为经济总量达到隔壁县市的二到四倍,故而财政资金水涨船高。
    体育馆是承担“激情三水晚会”的场所,今年春天,市里为了解决阴雨天演出的大问题,特意进行了装修改造。
    能够容纳八万人的体育馆太大了,不可能改造成为全室内,但是可以改造成坐北朝南的一部分看台可以遮风挡雨。
    那里有重大体育赛事时是主席台的位置,“激情三水晚会”演出时是大舞台所在。
    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太快,八八年抢购潮后就从商品短缺迈入商品过剩的时代。
    那一年有不少工厂因为市场畸形火爆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谁知退潮后简直是一片狼藉。
    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货卖不出去,欠其他厂家的材料款当然没法给,故而三角债的危害愈演愈烈。
    太多八八年之前还声名赫赫的企业刚刚迈入八九年就陷入危机。
    主要原因就是有些领导拍脑袋决策,要求尽可能提高产值,结果是库存如山,发出去的货也卖不动。
    这就是八十年代末的普遍现象,每家集体、国营的工厂都归属于某个局机关管理,企业的自主权不足。
    效益好的单位必须无偿帮扶亏损单位,导致效益好的单位难堪重负,渐渐地走向衰落。
    然有黄瀚开了挂的三水市截然不同,三水市的各大企业同样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
    但是时间点拿捏得恰到好处,是在八七年和八八年上半年。
    八八年下半年就停止了大干快上,转换成以销定产、提升产品质量。
    也是因为黄瀚神奇的布置,让绝大多数听话的三水市企业不仅仅躲过了危机,还把危机当成机遇取得良好效益,增强了实力。
    所以如今的黄瀚已经是三水市的传奇,太多企业领导有了难题都希望能够跟他谈谈。
    宋解放、陈义华等等领导干部一有机会就约黄瀚聚一聚,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谈国际形势、谈发展,什么都谈。
    进入九零年,市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活用品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
    新中国大地上又开始时髦一个词“商战”!
    既然是“战”,就肯定有赢家和输家,这时就到了拼实力的时候。
    三水市的企业积累了资金实力,减产过程中提升了产品质量,绝大多数是赢家。
    以前,雨衣都是家当之一,绝大多数人家没有,如今塑料雨披已经不算啥,三水市就有生产厂家,一件塑料雨披出厂价才三块多钱。
    舞台方向可以遮风挡雨,观众可以穿雨披看演出,意味着演出完全可以全天候进行,当然,遭遇雷暴大雨除外。
    然但凡是雷暴大雨,除非是极端天气现象,基本上不可能长久,下一个小时就不错了,大不了等雨停,一样的可以演出。
    黄瀚鼓励同学们保持联络,还经常性约同学们相聚,他其实用不着这些同学资源。
    但是能够肯定,同学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这么多同学一起跑步,话题太多,从各地小吃能够聊到东欧形势。
    在南通读大学的王丽问萧蔷道:“你们在沪城时,也一起跑步吗?”
    “我们天天早上去虹口公园跑一个小时左右。”
    “那儿是不是有很多地方在搞建筑啊?”
    “还好吧,主要是中山路那一边。
    我们三水市越来越漂亮,如今的沪城破破烂烂的地方多不胜数,总体水平拿我们比差远了。”萧蔷道。
    陆瑶道:“何止是破破烂烂的地方多,关键是有些河流的水又黑又臭,连江水都有了一股怪味儿!”
    话很不好听,但的确是事实,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发展牺牲了环境。
    想当年黄瀚常驻沪城时,逛外滩,微风吹来不是带着淡淡的香,而是一阵阵臭味,苏州河的水已经发黑了。
    这也是黄瀚一直要求三水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原因之一!
    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体育场河、东湾河、北湾河、陵园河等等原本轨迹被填平的小河,现在已经跟新、老通扬河,中干河、周山河等等大河连为一体,成为绕城水系风光带。
    一大早,就能看到河边有不少市民在垂钓。
    刘晓莉接话道:“都一样!我们学校那儿破房子也很多,小河也是又臭又脏,瞧上去根本没我们三水市漂亮。”
    王慧玲道:“我们那儿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数我们三水市好,这都是黄瀚的贡献!”
    哟!这话可不能乱说,黄瀚连忙道:
    “王慧玲,记住了,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因为三水市敢为天下先,因为三水市几十万人民群众出力流汗。
    所以才有了如此美丽的三水城。”
    “其他人不清楚,我们最清楚,不是因为你,哪有这么漂亮的体育场?哪有大观园?
    哪有东岳庙?哪有旧故里、麻石街?哪有修旧如旧的‘荷风阁’?哪有这碧水绕城?”
    王慧玲读大学后再也用不着承受压力,学习轻松愉快。人也活泼了许多。
    以前大家在一起时都是萧蔷、陆瑶、张春梅、钱爱国几个开口,王慧玲基本上不说话。
    萧蔷道:“说得好,绝对都是事实,我还知道‘恩养堂敬老院’也是因为黄瀚。
    还知道‘阳光电饭煲’、‘快哉风电风扇’、‘惠农集团’、‘江河船舶集团’、‘全力空调’、‘华美风’、‘中港实业’等等我们市效益拔尖的单位,都是黄瀚一手创办的。”
    萧蔷为了证明她才是最了解黄瀚的人,也不管是不是,都说成黄瀚的功劳。
    黄瀚流汗了,个人崇拜要不得,他道:
    “这就完全是罔顾事实,我至多是出个金点子,哪能用创办来描述?你们今天怎么了?干嘛回忆这些啊?”
    萧蔷道:“这是我们的家乡啊!而且我们注定是不可能分配回来的,这种机会以后会越来越少!所以看什么都觉得亲切!”
    王宇道:“萧蔷说得太对了,我们都是名牌大学生,必然是留在大城市工作,不可能被分配来三水市。”
    “大学毕业后就工作不可能有暑假了,像这样这么多同学一起跑步的机会,肯定不可能有!”
    王慧玲这句话立刻把欢天喜地的气氛破坏了。
    黄瀚连忙道:“那不一定!你们中有不少是读师范呢!当老师的还能没有寒暑假?”
    陆瑶又开口了依旧不中听,她道:“用不着你解释,这种机会越来越少就是事实,谁也无法改变,巧言令色没用。”
    黄馨不以为然道:“没了这种机会算什么?明天会更好!”
    “对呀!我们都是天之骄子,理所当然明天会更好,成文阁、陆瑶起个头,我们一起唱《明天会更好》。”
    “我不想唱,我肚子饿了,想去吃鱼汤刀面!”陆瑶道。
    “跑了一身汗,你不准备先洗个澡?”萧蔷奇怪道。
    王慧玲道:“我也饿了,我陪你去吧!”
    “我们去麻石街的那一家!黄瀚,你去不去啊?”
    “反正要吃早饭,同学们,愿意一起的都去,我请大家!”
    三水市经济水平真心不错,麻石街上卖早饭的店铺生意都很好,吃完早饭后,陆瑶、成文阁、张倩等等都回去了。
    王慧玲没走,和黄馨、黄颦、黄瀚一起回了家。
    她跟黄颦说好了,今天一起去排练新曲,待会儿洗澡时让黄颦挑选几件嫌小的衣服让她换上。
    夏天,衣服干得快,上午洗干净了换下来的衣服晾上,中午肯定能穿。
    黄颦负责“激情三水晚会”排练,她的性格坚强,做什么都力争做到最好。
    王慧玲颇有名气,不仅仅主动参与,还有新作,她当然热烈欢迎。
    这时黄颦还不知道是黄瀚给了王慧玲《你的眼角流着我的泪》这首歌。
    当她洗完澡来到院子里,听见王慧玲在葡萄架下拉起二胡唱出这首歌时,惊讶无比。
    “这首歌太动听了,是你创作的吗?”
    “我哪有这水平,是你哥哥为我写的!”说这话时,王慧玲幸福荡漾在脸上,黄颦和黄馨相视而笑。
    她们俩都喜欢性子柔柔的王慧玲,只不过……
    唉!怎么说呢!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强,结果谁能知道?
    此时的黄瀚正在跟金老板通电话,目的是约金老板半个月后带人来为王慧玲录制专辑。
    这几年跟金老板合作愉快,出书、出专辑都是采取利润分成的模式。
    黄瀚和黄道舟出了几次歌曲专辑,每一辑销量都在三百万盒以上。
    只不过如今的黄瀚家今非昔比,看不上出专辑赚到的这点钱,今年没合作过。
    接到黄瀚的电话,金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