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七百三十七章:开银行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黄瀚道:“咱们三水市的主要领导除了陈义华陈叔叔,好像一个也不缺。
    很明显应该是有大事要商量,这酒席肯定变味了。”
    宋解放拉着黄瀚坐在他和钱国栋中间,道:
    “你别想太多,今天完全是因为大家拿到了“家园集团”的分红,心里高兴,凑份子乐一乐,不会特意谈事情。”
    黄瀚笑道:“有些事情用不着特意谈,聊着聊着就聊开了。”
    秦昆仑大笑道:“这样不好吗?哈哈……”
    酒席开始,所有人都举杯为过去的八八年贺,对今年充满信心。
    黄瀚暗自腹诽,今年是最最危险的一年,社会主义的锅都差一点被人家砸了,国家想要更好地发展有些难度呢!
    酒过三巡,秦昆仑、宋解放言归正传,他俩跟黄瀚谈起三水市干群的参股热情,谈顺势而为举重若轻。
    他俩把其他常委的提议略微提了提,重点询问黄瀚有没有看好什么项目。
    黄瀚没有藏私,建议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
    惹得一桌子领导瞠目结舌!
    娘的!这黄瀚真能想啊!开银行?有听说过哪个县或者县级市开了银行吗?
    宋解放没理解黄瀚的意思,还以为黄瀚是逗闷子,道:
    “黄瀚,我们难得人这么齐,是真心实意想再搞一个股份制公司,而且准备来个大手笔。
    按照现在单位、个人的参股热情,估计能募集资金不会低于五千万,你别不当回事啊!”
    黄瀚记不清原本轨迹的三水市城市信用合作社是哪一年出现的,大体记得应该是八九十年代交汇的时间段。
    但是可以肯定,这一世,至今为止,三水市没有城市信用合作社。
    这个行当绝对好做,哪能错过?黄瀚不但要让三水市搞起来,自己还要参股。
    原本轨迹的三水市城市信用合作社就成为了城市银行,就是股份制,率先入股的都获得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收益。
    拥有先知光环的黄瀚入股“三水城市银行”,参与制度建立,参与决策,参与人事任免,肯定比历史轨迹发展得更好。
    “难道你们是以为我在说笑?”黄瀚反问道。
    “你难道不是?”
    “肯定不是啊!你们前段时间没注意看报纸吗?
    我记得暑假时人民银行颁布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就上报了,而且是头版头条,满足五十万本金,县级机关为主体的条件,就可以申办‘城市信用合作社’。
    ‘城市信用合作社’其实就是银行,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
    一桌子领导都面面相觑,他们想到了太多可能性,还就真的没有一个人往这方面想。
    钱国栋笑了,道:“我们看来又不虚此行喽!黄瀚总能让人获得意外的收获,我们咋就想不到开银行呢?”
    秦昆仑道:“妙啊?我们市为什么不可以办银行?赚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应该不难啊!”
    黄瀚道:“有些难度呢!我说的是办一家城市银行,三水市自己的银行,名称叫做‘三水城市银行’,不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有可能牌子批不下来。”
    这完全是黄瀚未雨绸缪,‘城市信用合作社’当下已经开始粉墨登场,发展十年左右,只要经营得不错的纷纷改为‘城市商业银行’。
    与此同时,想要新批‘城市信用合作社’或者‘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做不到了。
    由此可见银行的牌照就天然注定具备含金量。
    八九年春天三水市就能办到手银行牌照,肯定领先一步,有黄瀚把关,理所当然率先发展。
    有个十年时间的积累,‘三水城市银行’恐怕都能扩张到整个长三角,成为上市公司也未可知。
    所以黄瀚一开口就是办“三水城市银行”,目的是让秦昆仑、宋解放等等去争取,实在不行弄个信用合作社也能凑合。
    但是只给“城市信用合作社”的牌子有点对不起三水市拥有的“敢为天下先”的荣誉,想来,上面的领导会权衡弊端,给予答复。
    宋解放这几年经常被上级领导和长辈表扬工作干得好,他有信心,道:
    “这不见得,既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银行的功能差不多,一样的按规定缴存准备金,并实行资金负债比例管理。
    有什么不可以批准我们成立‘三水城市银行’。
    我们三水市是‘敢为天下先’的先进集体,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完全可以先让我们试点么。”
    宋解放毕竟是名牌大学生,懂银行的运作流程,说出的话在点子上。
    许慕光最关心是不是赚钱,问道:“办银行盈利能力怎么样?潜力有“家园集团”大吗?”
    黄瀚道:“银行是国家重点管控的,批牌子肯定很难,批个‘城市信用合作社’都不容易。
    如‘家园集团’这种做房地产的股份制公司,约等于是搞得到本钱就能开张。
    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可以预见,用不着几年私人都可以开房地产公司。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社会主义国家,私人是开不了银行的。”
    在座的都是处级以上干部,都是人精,都知道垄断经营的便利,都听得眼睛发亮。
    许慕光道:“银行确实不可能是谁想开,就开得成,有钱也不行。开银行面临的竞争肯定小得多。”
    宋解放道:“那我们得竭尽全力把银行的牌子批下来。”
    秦昆仑道:“咱们所有人都要出大力,把能够用上的资源全部拿出来,力争把“三水城市银行”的牌子拿到手!”
    “咳咳……”
    分管银行的高市长咳嗽起来,秦昆仑笑道:“老高,这会儿又没人抽烟,你想说什么直接开口,咳什么咳?”
    “银行真的赚钱吗?其实未必,把银行的坏账算算能把大家吓死!”
    许慕光疑惑道:“银行的坏账很多吗?”
    “我们市还算好的,其他县市的情况比较糟,有些厂子居然是靠银行贷款给职工发工资,这种贷款当然都是坏账。”
    “问题这么严重啊!我一直以为银行存款利息付得少,贷款利息收得高,低进高出,赚钱跟玩儿似的。”
    钱国栋道:“我也认为银行赚钱容易,没想到他们居然是银样蜡枪头,徒有其表。”
    黄瀚道:“就是因为高市长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所以较起真来,恐怕没几家银行能够盈利。
    不是银行没有盈利能力,而是被坏账拖死了。
    因此我们自己的银行要尽心尽力呵护。
    所有的领导都没有权力命令银行给哪家企业放贷,除非他愿意拿足够贷款数的个人资产进行抵押。
    银行的放贷必须采取资产审核、等级评估制度,执行放贷员责任制。
    如那种借贷款是为了发工资的单位,绝无可能拿到“三水城市银行”的贷款。”
    不太懂银行运作流程的干部也能够明白利息差的百分比,能够意识到银行不赚钱,不应该是内因,很大程度是外因。
    有来自于压力,但是不可否认更大外因是职务腐败导致。
    爱放炮的钱国栋快人快语,道:“如果哪个银行坏账特别多,把行长、信贷科长抓起来审,他们如果手脚干净,我钱字倒过来写。”
    许慕光道:“我这个外行都能通过调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判断借钱出去能不能收得回来。
    我相信只要信贷员、信贷科长、行长认真负责,就不应该出现坏账。”
    高市长熟悉银行的业务,知道弊端所在,点头道:
    “是啊!老许说得对,银行就怕坏账,只要放贷时没有干扰,放贷款的办事员、领导用心,就能避免。”
    黄瀚坏笑道:“我们自己的银行肯定要挑肥肉吃,完全可以精选我们市信誉良好的企业放贷。
    如‘全力企业’、‘惠农集团’、‘华美风’、‘中港实业’、‘三汇集团’、‘百度股份’等等。
    只要他们把企业的资金往来放一半在‘三水城市银行’,放贷规模就很可观了。”
    都不傻,都一点就透,都明白了黄瀚的意图,一个个相视而笑。
    秦昆仑道:“这个我懂,企业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都是得活期利息,银行有多家经营良好的企业,这种资金相加会很可观。
    放贷的利息差能够达到两三倍,银行当然赚得多。”
    马市长见大家都动了心,提醒道:“这都是算了贷得出去收得回来的,做成功了几十笔也经不起一笔死帐拖累。”
    这是实情,银行收不回贷款的例子越来越多,三水市情况要好些,其他地方问题不小。
    赚利息差才千分之几而已,理论上成功放贷四五十笔数额相等的一年期贷款,发生一笔坏账,所有的盈利都不够补窟窿。
    十几个领导交头接耳热议起来,有人认为只要工作人员尽心尽责这就不是问题。
    有人认为常在江边走,哪有不湿鞋,赚点利息差是建立在几十倍本金的基础上,风险还是有的。
    黄瀚笑道:“马市长说得很对,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要做就要把潜在的风险降低到百分之一。
    防范风险的前提当然是一定要有完善的纪律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三水城市银行’可以制定企事业单位信誉名录,绝不给信誉度差的企业或者个人放贷。
    尽可能选如‘全力企业’、‘芳华酒业’这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单位放贷。
    我可以参与制定这样的名录,只要是我圈定的单位都会给个额度。
    在额度内,这些企业无需担保、无需抵押物,‘三水城市银行’要做到工作日内一个小时放贷。”
    黄瀚说出这些话时信心满满,根本不怕承担责任,因为他拥有先知这个大杀器。
    他看好发展前景并且参股的企业,三十年内绝无可能衰落得资不抵债,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给予贷款支持。
    这些企业本来就潜力巨大,再有资金推波助澜,肯定能够锦上添花。
    黄瀚在三水市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当然知道哪些单位最后资不抵债倒闭,哪些单位做大做强了。
    在没有不可告人的压力下,在没有权钱交易的前提下,银行的特性是绝无可能雪中送炭陪着企业冒风险。
    银行的特性是锦上添花,让好企业好上加好。
    这无可厚非,银行是盈利机构,不是慈善组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