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六百六十四章:呸!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请书友们千万记得投票啊!谢谢大家!)
    筹集到了资金的“家园集团”动作不慢,十栋商品房下基础时,“家园集团”的售楼处也开工了。
    售楼处砌三层,在后街的北侧,坐北朝南。
    “家园集团”开发的第一批楼盘就是这里,紧靠后街的地皮当然都是建造二三层且错落有致的临街门面房。
    售楼处的房产不是临时建筑,楼下作为展示区,楼上是“家园集团”的办公室。
    三水县的“抓大放小”在深入,能够妥善安置“以工代干”有利于开展工作。
    为此宋解放登门找王慧和陆惠商量,能不能再接受一些四零五零的“以工代干”。
    群众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王慧和陆惠早就领教了,当下的入手肯定不够。
    她俩高调表态再接受三十二人,一个拆迁小组扩充至八人,今年年底就给成绩突出的两个小组更名为“家园集团拆迁安置办”一科、二科。
    “家园集团”展示沙盘的活儿交给了“自强广告公司”。
    不给不行,因为这时候三水县基本上没人知道“展示沙盘”是个什么玩意儿。
    “自强广告公司”的经理沙红兵也不知道。
    黄瀚指点沙红兵参照小区设计图按照一比一百的比例制作模型。
    沙红兵是个退伍兵,他立刻明白了,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个微缩三维实景地图,跟军用沙盘大同小异。
    第一期的住宅楼、商用楼都没有特殊要求,约等于是黄瀚的设计,跟三年前“自强服务公司”建成的住宅楼略有不同,采取了假一楼的设计而已。
    这里有文章可做,假一楼高度两米二,楼梯设计肯定是北面,一半面积分割成十个五平方米左右的车棚。
    开始售楼时可以高调宣传买商品房赠送车棚。
    南面的五十个平方就可以设计成两个二十万平方米的车库,暂时不卖,留着,作为“家园集团”的资产。
    嘿嘿!两千年以后,大家都知道,老旧小区都在市中心,停车难的现象多么严重。
    那时的车库该有多么值钱。
    通水、通电并且安装独立的水表、电表,在没有车库需求的这几年,用于出租。
    外地商户这么多,不是人人有钱买商品房,过渡期租一间二十五个平方米的房子住,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九月一号,黄瀚高二的生活开始了,黄颦和陆斌读初三,即将面临中考。
    黄颦连续两年保持年级第一名,没有升学压力,还有闲情逸致弹钢琴。
    陆斌今年暑假依旧是在沪城训练。
    他没有虚度光阴,在这一届全国比赛中拿到了第三名。
    今年参加比赛的选手倍增,陆斌这个第三名足以证明了他已经是台球国手。
    陆斌的学习成绩保持中等水平,他的教练说了,完全可以来沪城读高中,沪城愿意接受他的高中不会少!
    看来全国性比赛的第三名还是有用处的,教练应该是想给陆斌转沪城户口,以后作为沪城选手参加比赛!
    黄馨也开学了,家里忽然少了她,黄瀚还不适应了好一阵子。
    重来一回,财富算得上能够唾手可得,无需多虑,唯有亲情难以割舍,黄瀚真的希望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可惜此事古难全,人总是要成长的,所以黄瀚特希望陪着一家人慢慢地过日子,因为自己长大了父母也就老了。
    杜佳果真考上了北大,去首都前还特意来黄瀚家辞行。
    她和黄馨处出了真感情,俩人都泪眼汪汪。
    杜佳脸皮薄,虽然特想和黄瀚聊聊,但是黄瀚身边总是有哼哈二将和萧蔷、王慧玲几个,根本找不着机会,也找不到理由。
    她想给黄瀚留一封信,又怕被其他人看到。
    谁都年轻过,绝大多数人年轻时都会有有关于爱情的遐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眼界的开阔,再加上接触到的异性越来越多。
    能有几人还念念不忘那个隔壁班的女孩?
    也不知道黄瀚这个低两个年级的大男孩还能在杜佳心中装多久?
    黄瀚拥有大叔的心理年龄,哪能看不出来杜佳的纠结?
    王丽华考上了医科大学,她原本轨迹只考上了中专卫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三水县人民医院当护士,后来当护士长,再后来调入卫生局……
    现在的她肯定不会再成为护士,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成为一位名医。
    原本轨迹李梅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她爸爸安排她进了食品厂财务科,最后成为了下岗的四零五零人员。
    现如今截然不同,她考上了苏南省警察学校,是两年制的大中专。
    以她家的人脉,以现在的国家包分配制度,两年后的她肯定是一位女警官。
    由此可见,黄瀚刻意营造的学习氛围,鼓动郭校长“魔鬼十八式”应试教育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
    最起码实验中学高中部考上大学的人数比原本轨迹多了百分之十,考上名校的恐怕还不止多出百分之十,最起码黄馨、王丽华就是净增加值。
    在一起学习几年了,黄瀚学习小组的张春梅、成文阁等等和黄馨、杜佳、李梅、王丽华当然有感情。
    离别在即,将要天各一方,少年们都情绪低落。
    黄瀚笑着对大家道:“我姐姐的学习小组都考上了大学,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要加油,莫要伤感,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活跃一下气氛好不好?”
    前几天,回了一趟家的孔老板特意来徽派宅院找黄瀚聊聊准备再投资开办一家“电子元件厂”的事儿。
    孔老板心情特好,因为台湾方面跟大陆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了,七月份蒋经国发布命令,宣告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解除戒严。
    这意味着出入境管理会大大放松,来往于台湾、大陆容易许多。
    这几年“阳光集团”发展得不错,孔老板的资本翻了两倍,他没准备见好就收,恰恰相反,他还准备加大投入。
    台湾生产电子元件的技术领先大陆,他认为三水县经济开发区的配套已经日渐成熟,因此他准备再投一家电子元件厂。
    黄瀚爱好玩音乐,孔老板每一次回台湾都会给黄瀚带当年发行的磁带,这一次就带了姜育恒的专辑《驿动的心》。
    这首歌太出名了,想当年在单位上开联谊会时,黄瀚就曾经演唱过,那一次有些骚包,还吸引了刚刚分配到单位上的两个小姑娘。
    那时已经是一九九零年,黄瀚是单位上成绩突出的业务员,一年出差天数接近三百天。
    他虽然仅仅二十岁,但是已经工作了四年,脸上没有一丝稚气。
    那时的男青年跟两千年后截然不同,穿双排扣西装,穿奔裤,不少人留胡子。
    黄瀚也留了,不是络腮胡子,他的体毛没有那么发达,留不出来,而是下巴刮得干干净净,上嘴唇有修得整整齐齐的一横。
    那时的审美标准不同,都认为这个样子帅气,有内涵。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倒是有些像黄瀚生活的写照,因此被俩小姑娘瞧上了。
    然没有任何故事发生,因为那时出差意味着收入高,黄瀚为了多挣钱,长年累月在外地。
    今天在将要分别的时候,黄颦弹钢琴、黄瀚吉他弹唱这首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我才发觉……”
    岁月静好,家人无恙,黄瀚特珍惜这相聚的时候,特不忍见到离别,他投入感情唱了,唱出了淡淡的忧伤。
    男同学都红了眼眶,女同学都泪眼婆娑,杜佳已经泪流成河了……
    杜佳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有数次回眸。
    善良的萧蔷根本高兴不起来,她以前还针对过杜佳,但是此时此刻,她却是哭得最凶。
    “你以前不是跟我说过,最不喜欢那个瓷娃娃?”陆瑶奇怪道。
    “我哪有不喜欢她,那时是不喜欢看到她跟黄瀚说话。”
    “是不是只要有女同学跟黄瀚说话,你都不喜欢?”
    “你又想笑话我对不对?”
    “没!我是在想,为了我们的友谊,是不是应该选择不和黄瀚说话!”
    “你再胡说我掐你呀!”
    “哈哈……,急眼了,那肯定是我说对了!”
    “你别跑……”
    小小少年,忧愁来得容易去得快,一会儿功夫,萧蔷就满院子追陆瑶。
    “大哥,这首《驿动的心》八月份才出的,听过的人少得很,你是不是准备在国庆节唱啊?”
    钱爱国有这盒磁带,也是孔老板送的。
    “你是不是喜欢这首歌?”
    “嗯!喜欢!只不过我唱不来。唉!我学首歌真的不容易,到现在《九个太阳》都唱不好。”
    “别啊!你那首《狼》还是唱得蛮有特色的。”
    成文阁道:“我今天觉得特没劲,都不想排练了。”
    “是不是意识到没多久我们也得各奔东西?”
    “嗯!我……我……”成文阁居然悲从中来。
    “得!今天我们不排练,看录像,我给你们放《血战台儿庄》。”
    黄瀚家的电器基本上全了,录放机也是秦淑洁带回来的,《血战台儿庄》是去年上映的战争片,应该是经典之作。
    王宇和刘小明立刻欢呼起来,道:“太好了我喜欢看打鬼子的电影!”
    刘小明依然如故,成天跟着黄瀚的学习小组,排练时他也帮帮忙,根本没有已经升高三,将要面临高考的觉悟。
    萧蔷听到了马上反对道:“我不要看打仗的电影,我们再看一遍《搭错车》好不好?”
    女神一开口,刘小明和王宇立马不吭声了。
    钱爱国道:“搭错车都看两遍了,还是看《血战台儿庄》吧!”
    “我不要看,我也要看《搭错车》。”陆瑶道。
    张春梅道:“这两部电影我们都看过,我建议看我们都没看过的《芙蓉镇》,是刘晓庆主演的。”
    “不看不看,那种电影看了让人堵心,我们今天本来就不痛快。”
    黄瀚力挺张春梅,道:“那种电影有内涵呢!”
    “向前看懂不懂,纠结那时候有意思么?”
    额!又被陆瑶的话堵着了,黄瀚无语。
    成文阁道:“《芙蓉镇》的电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