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六百五十八章:考上了[2]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比。
    黄馨的分数要是放到新疆、青海,肯定超过分数线二百分以上。
    教育公平只能相对的,全国一盘棋,每个省的录取人数是有上限的。
    苏南省的受教育程度高,故而考生的分数线也很高,绝对领先全国。
    这无可厚非,不可能因为某个省分数高,名校就录取更多学生,大明王朝的科举还分南北榜呢!
    为啥?江南的世家大族针对科举进行系统教育。
    朝廷完全以文章取仕,岂不是整个朝堂都被江浙的文人包了?幅员辽阔的北方怎么办?
    因此朱元璋决定分南北榜取仕,为了执行旨意,还杀了几个顽固不化坚持以文章优劣取仕才彰显公平原则的大臣。
    如今的美国正在推行名校按照人种分配招生比例!
    亚裔极度不满,上街游行呼吁教育公平!宣泄不满情绪。
    然并卵!
    究竟什么才是“教育公平”?能有几个人理解?
    全部按照分数来就公平了吗?
    美国知名大学如果这么做了,有可能超过八成的学生都是亚裔,保不准全校有七成学生说中文。
    这是教育公平吗?岂不是变成了人家美国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人才?
    因此黄瀚能够理解苏南省的考生想要被知名高校录取,就必须考出更加高的分数。
    黄馨的理想就是读复旦大学,黄瀚肯定要帮她实现愿望。
    为此他喊上冯新华开一辆“华美风”的黑牌照桑塔拉赶去杭城找秦淑珍。
    黄瀚知道秦家树大根深,因此特意又打电话问了问秦淑洁,问她家能不能找到在复旦大学当领导的熟人。
    秦淑洁问明白了情况后,表示分数线如果差太多,事儿有些棘手,过了分数线就不是个事儿。
    她没时间回国办这件事,建议黄瀚打电话给秦淑珍,并且明说了,这件事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