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六百三十九章:八七版《红楼梦》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五月初,三水县人民群众谈论得最多的不是七八家合资公司相继挂牌,而是六个公共厕所。
    升斗小民都是如此,国家大事不甚了了,县里的决策很少关心,但是身边出现了新玩意儿,肯定会津津乐道。
    六个冲水厕所都在城区繁华地段,都没有花财政资金,都很漂亮。
    然后只要来看过、用过的群众都知道这样的新厕所都是“全力企业”和“华美风”捐建的,一个造价一万多块钱呢。
    设计人当然是黄瀚和三水县建筑设计院一把手罗鹏飞,准确的说是黄瀚画了草图说明意图和用途,罗鹏飞亲手设计。
    每一个厕所占地五十个平方,上下两层,楼下是男女厕所,楼上是管理者的工具间和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
    后世繁华地段的房子该有多贵地球人都知道,以三水县的发展趋势是奔着成为地级市去的。
    黄瀚有信心做到,他认为保守估计到了二零二零年,三水城区常住人口肯定超过一百万,说不定能够达到一百五十万、二百万。
    厕所楼上能够提供住宿,能够有办公室,弄不好管理者会抢着上岗。
    都用不着等到三十几年后,现在的三水县好像还不是环境卫生管理所,管理厕所和倒马桶的属于“清洁管理所”,三水县老百姓习惯性称为“清管所”。
    “清管所”拿着黄瀚起草的厕所管理标准,要求几百清洁工竞争管理这六个冲水厕所时,被追捧了,人人都报名参加角逐……
    大家抢着干的工作岗位最好管理,六个冲水厕所投入使用后,卫生状况成为了全县厕所的标杆。
    “全力企业”、“华美风”收获好评如潮,因为厕所门口醒目位置的墙面上写着捐建企业的名称和企业简介。
    做好事真心不吃亏,广告效应、社会效益、政治资本大丰收,不少企业有了积极性。
    接下来推行旱厕改造容易多了,不少单位高调宣布,愿意为家乡父老做贡献,捐资修建新式厕所。
    这个时代跟后世截然不同,阿猫阿狗都敢罚款。
    冲水厕所不收费,有专人管理。
    如厕的群众必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不文明、乱丢垃圾的被管理者抓住肯定重罚,敢不老实直接扣下,让单位或者家长交罚款领回去教育。
    有时候无需顾忌“人权”的管理反而简单有效。
    人民群众还就习惯了新厕所的新规矩,都自觉遵守规定,一不小心拉外面了,都自己动手打水来冲一冲。
    太多群众宁可多跑一二里也要来冲水厕所如厕,还纷纷调侃,习惯了这里,在旱厕里都拉不出粑粑了。
    相信到了年底,三水县城区会彻底告别旱厕,卫生条件肯定陡然拔高一个档次,比沪城、省城、杭城还要好。
    这真的不是吹牛,首都、沪城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有太多旱厕呢!
    首都的老城区,居民们一大早排队上厕所、倒痰盂、马桶也是一景啊!
    新颖的冲水厕所三水县人民群众才街谈巷议了半个多月,话题转换了,大家又开始议论起西大街的七十二个广告灯箱。
    每一个灯箱都是手工制作,画面都是创意,一个个都可以称为艺术品。
    不仅仅老百姓喜闻乐见,领导们也纷纷上街欣赏,很快市里、省里就有领导带着干部来取经。
    三天后,有关于西大街广告灯箱的报道上了苏南省的晚间新闻。
    不到一个星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再次出现了华灯璀璨的三水县步行街,报道了这些政治正确和商业行为合二为一的广告灯箱。
    孔老板看见了新闻联播里的画面。
    碰巧了,“阳光牌”电饭煲的灯箱在画面中出现了足三秒钟,因为广告画面配有“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宣传口号。
    央视的记者水平肯定高,他们当然知道三水县的“阳光集团”是合资企业,而且是台商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做到了控股。
    “阳光牌”电饭煲的广告和宣传标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同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意义重大!
    孔老板知道新闻联播的时间段,中国的所有电视节目都是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观众有可能上亿。
    他大呼这广告做得太划算了,万分遗憾没法吃下步行街上的全部广告位。
    孔老板还检讨自己,因为当时的他认为广告画面和宣传口号并存有些不伦不类。
    然黄瀚坚持,并且告诉他,国情不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你短时间能够弄明白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总有一天,资本主义崇尚的自由会让他们自食其果。
    弯弯那些政客就是照搬了美国的那一套,当下的经济水平比大陆强多了。
    孔老板被毒害得不轻,当然不服,认为崇尚自由就应该是每个公民孜孜不倦追求的。
    黄瀚告诉他,自由确实是宝贵的,可是一味追求自由,把它看作价值的唯一底线,就成了自由原教旨主义,就会反噬人类文明。
    孔老板当然不会信服,因为要等世界上出现新冠病毒才知道自由主义泛滥会送命的。
    但是他保留意见跟黄瀚来了个求同存异。
    现在看来,无疑是黄瀚做对了,灯箱广告如果没有政治宣传,哪有可能上新闻联播?
    他已经开始佩服黄瀚,认为精明能干且政治敏锐的黄瀚前途不可限量。
    步行街更加亮堂更加出名了,许多来三水县办事的外地人明明可以当天回去,却故意留一宿,目的就是晚上去步行街逛逛瞧瞧璀璨的夜景。
    还有一个好地方也是必去之地。
    《红楼梦》五月份正式开播,春节左右只选播了几集而已,是试播。
    这部堪称经典的电视剧影响力不同凡响,三水县的大观园作为取景地之一顿时名声大噪。
    灯箱广告当然不能在大观园里竖起,会破坏古典美,但是完全可以点亮一盏盏大红灯笼烘托出喜庆啊!
    三水县不仅仅有步行街、大观园可以游玩、观光购物,还有修旧如旧的东岳庙可以游览。
    东岳庙前的小吃夜市每天都人头攒动,因为这里以前就是“华美风”主厂区自发形成的夜市,原本人气就足。
    邀三两个好友,上一盆十三香小龙虾,喝啤酒吹牛逼,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最爱。
    连带着十三香小龙虾也火爆异常,三水县成为了鼻祖,成为了品牌,来学习、取经、偷师的个体户多不胜数。
    苏南省的大排档夜市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太多摊主打出“三水十三香小龙虾”的招牌招揽顾客。
    蹭热播剧《红楼梦》的热度“风牌专卖店”不会客气。
    黄瀚早在两年前就准备好的宣传照片立刻贴进橱窗,那是《红楼梦》剧组主要演员和黄瀚团队的上百张合影。
    不会侵犯肖像权,因为当时黄瀚就买下了这些照片的使用权,只不过那时的主要演员们一文不名。
    黄瀚给的价格远高于时价,宝黛钗们当时都不太好意思拿。
    还是黄瀚说出看好她们的扮演的角色,相信《红楼梦》电视剧会轰动全国,现在给的这个价钱,以后肯定划算疯了,这才使得她们收下版权费。
    是不是很划算,八七年五月见分晓!
    可是秀儿、玉儿、张玉兰、俞勤等等高管有些犹豫了!
    因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两三年前的时装当下早就过时了,也早就不生产了。
    为此秀儿、玉儿特意赶回三水县面见黄瀚讨论这件事。
    六年历练,俩人早非吴下阿蒙,都是精明干练的女强人,都有配车,而且是当下最流行的“皇冠”轿车。
    秀儿在沪城石库门买了一大套民国时期的老房子,玉儿在首都买了一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满清朝的四合院。
    这当然都是黄瀚蛊惑她们下手的,黄瀚不仅仅口头鼓励,还让妈妈悄悄的给了她俩额外的买房补助费,一人三万块。
    “风牌专卖店”职务仅次于张芳芬的高管不能亏待,她们的年收入是三水县普通职工年收入的十倍还多。
    八七年,三水县职工的工资普遍上浮,补助费、奖金、福利等等算下来,一个普通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在八百到一千二百块之间,高于一般县城的标准。
    如“华美风”、“全力企业”、“江河船舶集团”、“快哉风电器厂”等等效益特别好的单位,普通职工的收入是平均水平的一点五倍甚至于双倍。
    黄瀚不搞平均主义,曾经公开说过,是个人都就干的工作,工资注定不可能高。
    想要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必须学习,能够做到别人不能,你能,你的收入就应该至少翻倍!
    工资差距拉大了会不会惹麻烦?
    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当下的工资标准依旧是国家规定。
    “华美风”、“自强服务公司”、“事竟成饭店”等等,工资最低的工种,也能拿到国家规定工资的双倍以上。
    不服有用吗?去劳动局诉苦要被那里的工作人员骂得狗血喷头。
    人家肯定会说:“老子我都没你拿得多,你才读了几年书?干的活儿谁干不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目前黄瀚家的产业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窝里反的糗事。
    职工们有盼头,只要认真工作,提升技术水平,老职工永远都有上升空间。
    因为黄瀚家的产业都处于上升期,每年都会大量招工,需要更多干部和师傅。
    能够当师傅做干部立马就有岗位工资,当月到手的钱就能多至少二十块。
    玉儿负责北方市场,正常情况下常驻首都,她是乘火车到达沪城和秀儿商议后决定回三水县见黄瀚。
    不仅仅是准备只谈广告宣传的事儿,还有好多好多事儿,她们特想听听黄瀚的建议。
    黄瀚又请假了,跟秀儿、玉儿、张芳芬、宋春华谈了两个多小时。
    然后秀儿、玉儿立刻打电话通知手下的经理按照原定计划布置橱窗!
    虽然当时的时装已经过了时,但《红楼梦》电视剧主要演员的这些照片出现在橱窗时,依旧吸引了太多群众议论纷纷。
    为什么总是强调《红楼梦》电视剧?
    这是有原因的,以前有越剧电影《红楼梦》,同时期的八八年还有《红楼梦》电影。
    电影居然拍了八部,纵然有刘晓庆这个当时的王牌演员扮演王熙凤也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