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正文卷第五百七十五章:八六年除夕

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目录
   (连续三百零二天全勤,每天超过四千字,我真的很努力,请书友们投票支持,谢谢!)
    陆瑶认命了,这回怪不着黄瀚,是学校和老师们抓得紧。
    她真的不笨,潜力值巨大,没有电视看,没有读,没地儿也没人陪着玩,唯有做题再做题。
    她就是这样的人,没人逼着,她能够成天躺着看电视。被逼无奈做起事来麻利得让人无法想象。
    所以她的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居然取得了班级第十五名创纪录的好成绩。
    自从上了初中,她就从来没越过二十名的分界线。
    这名次妥妥的挤入尖子生行列,因为初三一班是实验中学初中部的王者,她的成绩放到其他班级,肯定是前十名。
    这完全是因为陆瑶加入学习小组两年半而取得的成果。
    那是由于黄瀚极度重视英语,经常播放教学磁带,甚至于要求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英语对话,因此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每一次英语考试都没有低于九十分的。
    成文阁、张倩、王丽、刘晓莉、钱爱国都是因为英语考了九十五分以上,排名在三十左右,这种成绩考入第二中学绰绰有余,考进实验中学高中部得靠运气。
    王慧玲笨鸟先飞,她擅长死记硬背,英语成绩和陆瑶一样,都是九十八分,只可惜数学、化学、物理差强人意,唯有政治成绩杠杠的,总分排名四十一位。
    张春梅、萧蔷、王宇学得轻松,一个是第二名,一个是第七、一个是第九。
    在期末考试前几天,黄瀚和黄道舟再次去首都参加了排练,一切顺利,临近演出时再合练一次就行了。
    初一上学期陆斌的成绩也取得了进步,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他就跟着“全力企业”的双排座去了沪城。
    夏天就跟教练约好了,不仅仅有陆斌,还有十几个少年会在寒假里集中训练。
    黄瀚没有送他,陆斌也强烈要求自己去,陆惠虽然不放心,但是同意了,陆玉琪依旧在出差估计春节前才能回来。
    陆玉琪已然成为糖烟酒公司最有实权的副经理之一,原因当然是他能够拿到最吃香的畅销货红塔山香烟。
    还因为他主抓的十几个名烟名酒销售网点高调挂出假一罚十的宣传横幅,经过人民群众一年的检验简直是有口皆碑。
    同样是七八个人经营的糖烟酒公司门店,营业额超过其他门店一倍还多,因此他管理的一百职工、干部的奖金都能超过工资,收入全公司领先。
    职工很现实,每个月都有不菲的奖金到手,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好多了,纪律性和服从性大幅提高,管理越来越轻松。
    陆玉琪有大专文凭,现在不仅仅是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还拥有了副科级。
    他家早就装了电话,陆斌跟陆惠、陆瑶说好了,到达沪城后,晚上立刻打电话回家报平安。
    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黄道舟一家子今年不可能在三水县守岁,知道黄瀚父子将要登上春晚的舞台。
    黄哲远没有一丝遗憾,乐呵呵表态,年三十会带着一大家子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孙子表演节目。
    过了元旦只觉得日子过得更加快,八六年的春节在不知不觉中就要来临。
    三水县的经济建设可圈可点,职工的收入水涨船高,腊月里的商业步行街热闹非凡。
    除了粮油,苏南省的其他商品基本上取消了计划,再加上三水县的就业毫无压力,群众的购买力可想而知。
    不仅仅三水县得益于商业步行街优势发展速度惊人,连带着周边县市也获益匪浅,太多中小型企业可以就近销售产品,太多周边的农村人来到三水县打工。
    “全力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中美合资华美风股份有限公司”没有亏待干部、职工,按照两个月档案工资标准发放年终奖、超过一个月工资标准发放福利。
    张芳芬和黄道舟不想儿女分心杂事,叮嘱他们认真学习,现在家里应有尽有,就缺名牌大学生。
    黄瀚也用不着操心公司的运营,他最关心的依旧是爸爸和舅舅的健康,由于黄瀚盯得紧,黄道舟在元月上旬继续陪着张禹根去沪城检查身体。
    结果很好,俩人都没啥大问题,只不过人到中年,要注意饮食,防止三高。
    张芳芬在腊月二十过后就开始组织副食品发福利,发放年终奖,因为她准备腊月二十五陪同黄道舟和儿女们去首都。
    “华美风”、自强服务公司、专卖店、饭店的生意没啥不放心的,有秀儿、玉儿、宋春华、张玉兰、陆惠、俞勤、刘晓娟等等心腹呢!
    黄瀚把这一趟首都之行当做度假,为了来去方便,当然是开着新吉普车去。
    用不着冯新华跟着,大过年的,黄道舟不愿意让一年忙到头的冯新华加班,指示冯新华把车保养好油加满了。
    为了防止意外,计划是不慌不忙花两天时间开到目的地。
    用不着担心路况太糟糕,首都到苏南省的国道绝无可能堵得水泄不通无人问津。
    此时的年味浓厚,过了腊月二十五,出来的卡车少多了,路上反而空旷许多。
    黄道舟有正式驾驶证,有实习证的黄瀚按照规定是可以开车的。
    黄瀚在十几个公安局领导监考下获得通过,拿到了实习证的当天,冯新华就广而告之了。
    黄道舟最关心儿子的安全,他亲自看着黄瀚开了几次车,发现儿子的技术甚至于比自己好,不反对黄瀚开车。
    三水县人戏称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谁更加危险显而易见。
    黄瀚的理论黄道舟听进去了,因为黄瀚经常在家里讲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更加不安全,要求妈妈和黄馨、黄颦骑自行车时尽可能慢点。
    相对而言,开汽车的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死伤的比例最低。
    这当然不是指后世,而是路况差的七八十年代。
    路况差车速自然慢,哪怕是两辆卡车面对面撞了,有卡车头缓冲,驾驶员死伤的概率都很低。
    黄道舟甚至于想给儿子买辆进口轿车,他自己低调,但是不肯儿子陪着,愿意儿子开辆好车。
    反而是黄瀚劝黄道舟别操心这件事,表态自己考上大学后,肯定让秦淑洁从外面弄一辆进口豪车。
    现在有辆新吉普车代步蛮好的!
    三水县毕竟是个小地方,弄辆好车太扎眼,还存在经常被人家借车的大麻烦。
    这年头结婚的新人谁不想能够借到一辆高级轿车结婚?
    仅仅是“华美风”、“全力企业”就有多少准备结婚的恋人?县领导帮家里的晚辈借车,黄道舟、张芳芬好意思不帮忙?
    去沪城上大学截然不同,中国第一大都市哪里是三水县能比?黄瀚家在沪城有房子,再买辆好车肯定不太扎眼。
    虽然是数九寒冬,但是新吉普车的密封效果还过得去,打开暖风门,车里一点点也不冷。
    这回因为年三十都得在外面过,没带上已经上三年级的黄宇。
    车上是黄道舟一家五口,心情好旅途哪有可能寂寞,恰恰相反,简直是一路欢声笑语。
    黄瀚和黄道舟三个小时换一次手,俩人都不累,车快不起来,平均时速四十公里左右。
    完全可以欣赏路途上的风景。
    黄道舟会做人,吉普车上带了许多土特产,在首都的这几天总会跟相关领导表达谢意。
    他毕竟有畅销作家的光环,这个身份比副县长头衔好使多了,电视台的几位领导都给面子。
    黄瀚支持黄道舟跟各大电视台搞好关系,“全力牌”、“风牌”的路还长着呢,一两年内恐怕就得做电视广告。
    如果“全力牌”空调有了一定规模,保不准就得来争央视广告最好的时间段,当“标王”也是有可能的。
    去年的春晚办得不太成功,今年更加重视,谈不上多出彩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黄瀚父子的演绎赢得满堂彩。
    黄瀚甚至于认为《仿佛昨日重现》和《关山酒》应该是八六年春晚最受欢迎的歌曲。
    只可惜这年头没有大数据,也没人统计收视率,但是可以肯定,加上外来人口,三水县的近八十万人有超过七十万看了春晚。
    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条件好了,电视机保有量超过五万台的缘故,还是由于千家万户都知道黄瀚父子将要在春晚登台演唱。
    王慧玲家今年新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整个年三十的她都在期盼春晚开播。
    当看到黄瀚登台时,王慧玲激动得泪光莹莹。
    他的父母很势利,也很现实,在电视机屏幕上见到了风光无限的黄道舟和黄瀚,都黯然神伤。
    差距太大了,女儿的心思他俩和大闺女王爱玲都心知肚明。
    “小玲,这学期黄瀚对你好吗?”王爱玲等黄瀚父子演唱结束后,忍不住问道。
    王慧玲小心脏顿时扑通扑通狂跳,她红着脸道:“好!”
    “怎么个好法?”
    王慧玲的父母此时都竖起耳朵听两个女儿的对话。
    “我不知道,反正就是好。”
    “他对你有没有特别的好呀?”
    “我不知道!”
    “你呀,一问三不知啊!”不仅仅王爱玲一脸失望,她的父母也是如此。
    “我已经很知足了,我都想象不出如果没有黄瀚帮助我、辅导我,我是不是能够跟得上。”
    “也是,你太走运了。”
    “是啊!我一直觉得太幸运。我也常怀感恩的心呢!”
    “嗯!我知道‘师恩桥’的故事,知道黄瀚就是为了感恩发起修建了那座桥。”
    “姐姐,我以后肯定要报答他。”
    “唉!人家什么都不缺,以我家的条件和能力拿什么报答呀!”
    “我不知道,但是我要努力。黄瀚说过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
    “你呀!什么都听黄瀚的,中毒太深了。”
    “难道听黄瀚的不对吗?以前你们都是叮嘱我跟着黄瀚好好学呀?”
    “我说错了,你跟着黄瀚好好学是对的。如果让他对你再特别点就更好了!”
    王慧玲终于懂了姐姐的意思,觉得脸热哄哄的,她已经十八岁,情窦初开,此时不由得浮想联翩,满脑子都是那个人自信的笑容。
    萧蔷同样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见到黄瀚时,她笑得嘎嘎的,“妈妈,黄瀚现在帅不帅?”
    “帅,肯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