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林黛玉》104逆流(六)

一代文豪林黛玉最新章节目录
   以一敌十。
    地上落下了十数倍的敌人的尸体。
    在这个小小的据点,朝廷那群酒囊饭袋,在此丢盔弃甲,近万的队伍楞是不敢再前进一步。
    管这关口,叫“鬼门关”。
    “好笑不好笑,先是谣传咱们有几百人,现在传我们有几千人。我琢磨啊,等过一会,就传咱们有几万人了!”
    说着,这个自由军军服破了一半的青年龇牙咧嘴地笑,虚弱地道:
    “兰花儿,你又唱错了。”
    岑建德——他的艺名叫“岑兰花”。梨园里的票友起的。他不喜欢这名字,俗不可耐。
    这些粗野的、不懂欣赏的穷鬼,从前只在港口扛大包的,知道个屁!
    “闭上你的狗嘴!”
    岑建德翻了一个大白眼。他也粗鲁地——真叫人悲哀,他也学会这些粗话了!
    他也粗鲁地扳着穷鬼的手臂,对着这个折了胳膊还能调侃的骂道:“老子唱给你听,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哪怕全是错词,也是赏你的!”
    等对方沉浸在唱腔里了,随着一声惨叫,他才报复性地恶意一笑:“好了,包好了。”幸好当年潜入梨园学艺,为练功摔下来,不知道脱臼多少次,都是自己悄悄问老人学了,给自己治好的。
    他平生穿金戴银,养在绮罗丛中,少年时代吃过的苦头,全在梨园行当了。
    学到的东西,也全在这苦头里了。
    幸亏。他这么想着,擦去脸上的血,舔了舔,抹在唇上,纯当做抹妆。刚想咿呀一声,却喉咙嘶哑——他这几天下来,给受重伤的战友,唱了太多,已经损害了以往视之若命的嗓子了。
    他便冷哼一声,沙哑着嗓子,问那个同伴,“姓林……林大帅,说要坚守到城东门全部撤离为止,我们打了这么多天了,从几千人,到几百人,现在,就剩这么些了。你说,他们到底走完了没有?”
    他那个庸俗的爹呢,在西线应该也走了吧?
    可是同伴大概太累了,半天没有回答。
    远处忽然火光起。
    “起来摸枪了。”他踢了一踢那半天没有嚎叫的同伴。
    “喂!”他连叫了几声,忽然觉得不对,蹲下一摸索,仔细一看,全身的血都凉到了头顶。
    他的战友,原先笑嘻嘻地说,自己的胳膊脱臼了,要他医治。可是,他伤的更严重的,明明是下腹和腿部,腰上破了一个大口子,肠子都露出来了半截。而身边的粮食、绷带,一点儿也没有动过。
    无论他怎么摇,都一动不动了。
    而这壕沟里,白天就浸了太多的血,血腥味,重到,连岑建德这样闻惯了各种名贵香料,能闻味识人的,都麻木了鼻子,再也闻不到了……
    这个穷鬼……这个……之前是强撑着的吗……
    片刻前,壕沟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还是温热的。活着的。
    他就叫自己给他包扎,死皮赖脸叫自己给他唱戏……
    岑建德对着这具肠穿肚烂的尸体,竟然开始出神。
    半晌,他回过神来,忽然嘲笑地想:恐怕他那老爹,都想不到,他儿子,竟然还能在一堆尸体里若无其事走神的时候。
    他无言地伸出手,合上了那双眼。站了起来。望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长,似乎无穷无尽的山下的朝廷的队伍。
    杀尽了一波,还有一波,耗到了这一关,只剩了他们两个还在守着。
    现在,只剩他一个了。
    而身后,也只有一个广州城。
    我们尽力了。姓林的,接下去看你的了。
    如果你面对朝廷数万大军,却还能安全带着西线的百姓撤离。
    便也不枉,我这些天,叫了你这么多声“林大帅”。
    心神一放,昏昏沉沉的极度疲惫感便上来了。
    他便松松往后一靠在壕沟的墙上,借着清冷的月光,凝视着月下眼前渐渐安静下来的一片清秀河山。无声地蠕动嘴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在夕阳下,接近金红的火焰熊熊燃烧。
    “跟我冲!”
    林若山骑在马上,手中红旗一挥,冲在最显眼处。
    主帅不顾年高,身先士卒,不畏死。
    身后自由军的将士望红旗,如望神指,形成了一柄利剑,更加悍不畏死。
    红旗所指之处,朝廷的兵勇,虽然杀人如麻,却一贯是杀最多的是放下武器,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俘虏,在战场上硬对硬杀的倒是不多。
    见自由军英勇若此,一个尸倒下,另一个立刻踩着同伴的尸冲了上来。被砍断左手,还用右手厮打。
    没了双腿,便拖着肠子,缠住他们的双脚,何以悍勇至此!
    不少老兵刹那似乎回到了当年和短贼最精锐的士兵面对面的恐惧——那不光是来自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敌人的恐惧,更是面对有信念者,和自身只想苟活的恐惧。
    便触之即逃。
    人数是自由军几倍的官军,竟然一时被自由军的气势冲倒,竟不敢再前,纷纷后逃。督战怎么声嘶力竭地杀逃兵也无法阻止兵败如山。
    隔着赤焰,新被征兆入官军队伍的二狗子为之胆寒。
    这些人不是人!
    如果是人,为什么甚至能不顾火油舔起的烈焰,而奋不顾身继续扑过来?
    如果是人,为什么被射成了刺猬,还能再爬起砍他同伴的头?
    听到鸣金收兵的声音,使了吃奶的劲头,总算把脚上那铁一样握着的手腕齐根砍下,二狗子屁滚尿流地奔向大营——近乎溃逃。
    一路踩过无数残破而衣甲裸/露的尸体,有男人的,女人的——广州的工商贼子无论男女,都实在悍勇——二狗子这样见了白胳膊都要意淫的,见了女贼,都只有胆寒的份,起不了半点歪心。
    战场上,像他这样的残兵大约千余人都在不断地涌向后方。
    眼见大队近了,逃脱有望,却从山岗、树林、屋角等处忽然又涌出一股百来的自由军,疾冲而来,突袭包剿,二狗子的狂喜戛然而止——为的男人一声令下,一轮火/枪齐射,他和他剩余的同伴,也变作了尸山里的冷冰冰一员,死不瞑目。
    将朝廷残兵尽剿,广州附近的这处山地险地,总算再次被夺了回来。
    山烧秃了,战场上的火焰也终于燃尽了一切可燃的,渐渐熄灭了。
    自由军却没有半点笑意。
    山风吹来,他们的脸上沾满了焦黑的飞灰,和着血迹。
    这是什么灰,这也许是同伴染血的衣裳化作的飞灰。也许是敌人和亲人交缠在一起的骨灰。
    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兵,年不过十六岁的,捞了一把空中的飞灰。忽然跪地恸哭。
    焦黑的一团团死缠在在一起的黑炭里,分不清谁是谁。
    没有衣冠冢,没有墓碑,他们会被统一运回,一起安葬。
    只有空中飞舞的这些点点灰烬。
    那女孩兀自哀伤,忽然察觉到自己的背后,被人拍了一拍,那是个温润的男人声音:
    “起来,是我们赢了。”
    年轻的女孩子猛然惊醒:“可是!他,他们……”声音渐低,“我们刚在军中成婚一日,他便永远在这里了……”
    那个男人蹲下,拍了拍女孩子的头,像拍自己家的晚辈:
    “他们不是永远在这里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逐字逐句:
    “他们,是永远在这里了。长随我们左右。”说着那声音骤然严厉:“还是说,你怕了?”
    女孩不堪这侮辱,便立即愤怒地抬起头。却看见了这个男人的的脸。
    这是一张曾经远远看过,却早已不再年轻的脸。
    他们,她们的主帅,林若山。
    作为主帅,相比较起自己,林若山却显得更狼狈。
    他曾经儒雅的面容,胡须,与头,被血污纠结在一起,污血从头上流了下来,身上处处是刀痕,箭伤。
    一条腿甚至有些跛——之前冲在最前面,难免被吸引了最多的武力,朝廷的兵匪就对着他的马脚砍,使他不得不从马上滚了下来。
    而女孩作为队伍最年轻的年轻人之一,一直被掩护在后方。
    近处看到他的狼狈,女孩受到了震撼,一时嗫嚅着嘴唇,原来要辩驳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她想到,大帅他,他早已五十多岁了啊。
    可是,他冲的最前面,杀的敌人最多。
    尽全力掩护身后的年轻人。
    面对她的无言,林若山却又再次温和下来——对着自由军这些年轻人,他总是温和的时候多:“这地方危险,朝廷随时能重整旗鼓,再派人来冲锋!我们必须走了。你如果害怕,跟着百姓一起走——”
    “我不害怕。“女孩擦干眼泪,忽然打断了他,“他在这里。您在这里,大家都在这里。”
    林若山道:“那便立刻站起来!我们人数不多了。现在是夺回来了,但是很快,朝廷就会再派军队过来。终归是守不住了。保存力量优先!服从安排,立刻带上城西百姓,趁此处朝廷残军尽被剿灭,野地空旷的时候,先行撤离!你战死的新婚丈夫,流尽了热血,还有东线的战士,更是血战至全军覆没,没有让一个人跨过防线!你难道要让他们的血白流吗?”
    女孩便咬着牙齿站起来,紧紧攥着那捧灰。
    灰是攥不住地,从指缝间流走了。她胡乱地把灰抹在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说了声:“是,大帅!”
    林若山看着她的背影,笑了。背后自由军的战士,虽然疲惫,却气势如虹,继续有条不紊地在强敌面前,进行下一步准备。
    ……
    “大帅!前线一路退守,最近的一道线,已退到了广州城外……”
    自由军的探子紧急来报。
    广州城内,十几日来,已家家有白幡。
    林若山刚刚从前线回来,脸上满是疲倦——他毕竟已经五十多岁,身上的盔甲满是血痕。伸手阻止了探子继续说下去:“我都亲眼看到了。”
    拿起身边最后一道令牌:“叫城内的自由军部众,跟我开拔,前去接应前线退守来的将士。叫船工部,立刻把广州所有的,没有拉出去打仗的船只,全都集中安排起来。剩下的将士,在港口,安排广州城剩下的老弱妇孺,分批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