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物语》第316章感悟

长生物语最新章节目录
   燕别峰上。
    杨逸站在法坛前,小心操控着符箓之力。
    祈雨符的原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先将五行之气都化为水,再以人仙之体作为媒介,沟通天象。
    体内归黄庭,升上风池,天象则风起。
    升上山岳,透出神庐,则云动。
    以雷局作用,升上顶门,吸喝出,则雷鸣。
    升上泥丸,入华池,运神水喷噀,则雨至。
    最后升上绛宫,闪目出,则雨收云散。
    风、云、雷、雨、晴,是为符箓五转,也即是古修讲的天人感应!
    他从开始就搞懂了,紫符先作用于自身,再作用于天象。难怪它的施法条件这么高,没有人仙之力,根本使用不了。
    而此刻,雷声轰轰,乌云密布,自身灵力疯狂抽取,与符箓一道散于天地。只差最后一步,便有大雨降下。
    杨逸不敢怠慢,闭上双目,继续调协力量。
    突然间,他眉头皱起,心神微微晃动,只觉这股力量于中黄之位,从夹脊直上十二重楼,透出顶门,飞向空中。
    而那空中,似有一团无形无状,又懵懵懂懂的虚体形态,转瞬即逝。
    他不及细想,迅速压制心神,灵力催发……
    轰!
    只听雷声大作,乌云攒动,穹顶似裂开了一道缝隙,哗哗哗,终于降下雨来!
    ……
    东南方,边门镇。
    此镇规模很小,共两万多人口,基本上全部都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农业镇。以前还有山有湖,尚可发展旅游业,如今山不成山,湖不成湖,田地更是指望不上。
    基本是凉了。
    钱槐今年七十多岁,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民,膝下无子无女,老伴前年也去了。
    他不会别的,一辈子以种地为生,早前政策倾斜,虽然苦了点,日子还过得去。而这一切在新世界降临之后,就通通变了样。
    国家划了三十来个种植基地,没有洛城地区,资源扶持自然有限。
    何况由于连年干旱,边门镇的收成持续锐减,上头已经放弃这块土地,打算开发升级,归到小城市群中。
    钱槐的地卖了不少钱,还会优先分到一套住房,可他整个人生的心血都在这地里,就像命一样,怎么能轻易割舍?
    明天就要正式建设了,机器设备已经准备好。他蹲在熟悉的田间地头,看着不远处的施工人群,眼神空空,根本没注意凉风袭来。
    “吧嗒!”
    他冷不丁一颤,只觉鼻尖微凉,用手一抹,竟然湿湿的。
    还没等反应过来,又是一滴,两滴……短短的功夫,大雨倾盆。
    “……”
    钱槐先是愣怔,而后缓缓站起身。
    他望着天空,衣衫尽湿,枯瘦的身体在雨中瑟瑟发抖,半响,方从喉咙里挤出一声痛哭:“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啊?为什么不早点来啊?呜呜……”
    ……
    北面,大梨树村。
    这里距市区很近,本是一座农业生态园,设备完善,自成体系。大规模异化爆发后,盛天政府拍板,将这里保留下来,作为本地的一个供给点。
    哦,戴涵的王八窝就养在这里。
    他家祖上两代养鳖,经验技术没得说,当然现在很可怜,就一公一母两只鳖。这会儿,他正蹲在塘边,望着平静的水面出神,琢磨着新配比的一个饲料成分。
    “汩汩!”
    嗯?
    他忽地一愣,只见水纹荡开,两只鳖突然钻了出来,脑袋探出水面,似在渴求什么东西。
    正不解中,又见水面点点涟漪,雨滴落下,转眼间大雨瓢泼。
    “卧槽!还真的下了!”
    戴涵随口就是一句,立马想到是仙人降雨。他急慌慌的跑出棚子,也是兴奋异常,又蹦又跳。
    好容易安静下来,小胖子望着在雨幕中模糊不清的白云山脉,不由攥拳发誓:一定要在这闯出名头来!
    ……
    伊县东西南北,各延伸百公里,刚好囊括了所辖乡镇。甚至到最西边,盛天靠外围的某个城区,也幸运的沾到了一点。
    洛城市气象局,便在此处。
    “云图出来了,覆盖面积测算!”
    “是,结果已出!”
    “雨势持续平稳,没有丝毫减弱!”
    “各乡镇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测算,测算!我需要详细的雨量数据!”
    副局长拿着一摞文件,上面密密麻麻,满是毫无价值的结论,吼道:“雨量,我现在要雨量!”
    所谓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的雨水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通常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许是中央亲自下达指令,让这个副局长急昏了头,一时间居然忘了基本规则。属下不敢提醒,他还要再催,忽地被一只手按住,却是正位局长。
    “老张啊,一把年纪还这么火烧火燎的,数据得慢慢测算,不能急。”
    “可是上头,上头要的紧啊!”
    “要的紧?呵呵,你来……”
    局长把副手带到走廊,啪的推开一扇窗子,笑道:“自己看!”
    “……”
    副局长不明所以,稍稍探过身子,就在露出窗户的那一刹那,耳膜骤然响动,被一阵极为清晰密集,犹如激昂战鼓般的敲击声,瞬间攻占了整个感官。
    “哗哗哗!”
    “吧嗒吧嗒!”
    “砰砰……扑棱棱!”
    外面雨丝如帘,滴落在街道,车棚,房顶,玻璃窗和行人们的身上,如同奏响了一曲美妙乐章。
    无数的人跑上街头,莫名的,激烈的,毫无来由的欢呼着。雨,跟他们无关;雨,也救不了全国旱灾。
    但他们就是想欢呼。
    许是受尽了酷暑摧残,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许是远远超乎了自己的想象力,全身的神经都控制不住的想要跳动;
    许是看到了人类修行的美妙未来,在这憋闷、卑微,如蟑螂般挣扎求生的操蛋世道,求得了一丝安慰。
    人啊,人啊,定可突破桎梏,战胜一切,怎么会被那些肮脏恶心的东西侵占家园,失去亲人,被那些东西压垮?
    “还用测算么?大雨!大雨!”
    这场雨,下了整整有一个多小时。
    数小时之后,气象局的观测也有了结果:覆盖面积笼罩了整个伊县地区,1小时内的降水量达到了标准数值,称得上是大雨。
    由于此前传的沸沸扬扬,抱着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心理,各地都做了防雨措施,并未造成什么困扰。
    广场上的人始终被淋着,没有一哄而散,找个地方躲避,而是在雨中又跳又叫,欢欣若狂。
    待雨过天晴,乌云散去,已是夜幕降临,冷月高悬。暑气很快涌生,一点点吞噬着空气中的凉意,一如从前。
    但人们都知道,不一样了。这场雨就像一颗种子,在他们心里播下,孕育着各自的念想和希望。
    六天讲法,一天收徒,加上之前的酝酿,伊县热闹了整整半个月。而以这场雨为终,天南海北的人,到底要回到天南海北去。
    伊县一夜之间空荡,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留下,继续寻找着自己的那份机遇。
    …………
    内山,静室。
    杨逸催动符箓五转,雨过天晴,那道紫符终于燃烧殆尽,化作飞飞。行天象之法,损耗极大,以人仙之体也有些支撑不住。
    而此时,他正坐在静室中,梳理此次行法的感悟。
    祈雨五转符,就这一道,用完就没了。他虽然知道画符技巧,但其中蕴含的道法原理,一直没有参悟,暂时不可复制。
    不过呢,收获也非常多。
    首先,他摸索出了一点祈雨的规律。所谓祈雨,不是去掌控天象,而是去感应天象。天象也属自然,自然就是道,修士的终极目的,便是天人合一。
    所以没有掌控这回事,你说控制风雨雷电,移山倒海,不是这样的。
    古修讲究天人交感,你的修为够了,本身就会产生某种感应,再凭借这种感应去融合自然,去同调,去沟通,不存在主从关系。
    就像刚才,那符箓的力量先往里走,体内五行之气变化,外界五行之气才跟着变化。符箓与修士都是一种媒介,作为交感的桥梁。
    咦?
    杨逸猛然一震,小楠修雷法,将来是不是也得感应雷霆,再反馈自身,然后越来越威势煌煌,雄居上位,万年镇压……
    咝!不敢想,不敢想。
    其次,就是传说中的神。
    他经过亲身体验,基本可以确定,什么立誓表文、召降神表文以及八宝蜡烛之类,都应是一种营销包装。
    真正有用的是咒,比如他念的祈雨咒:“吾召水神,壁生雨。箕豹起,亢蛟舞……”
    这两句话,就包括了四个神:
    壁水貐,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七宿。
    箕水豹,东方七宿第七宿。
    亢金龙,东方七宿之第二宿。
    角木蛟,东方七宿之首。
    既然能降下雨来,就说明法咒管用,那进而就能证明,世间真的有神么?
    “……”
    杨逸摇摇头,自己施法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神威降临”的存在,那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已经能证明,夏国那些神话传说,大多是体系包装。
    比如张道陵、葛玄、许逊和萨守坚四大天师,他们往往被称作天庭之神,即得道后升入天庭,被委任天官。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是修仙人,或者神仙,或者地仙,飞升后逍遥天地,不知何处去了。
    再如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神仙谱里,出名是比较晚的。
    在宋朝的时候,它才由宋真宗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甚至于它的塑像和画像,都是宋以后才定型,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
    玉帝号称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这更是营销手段了,你看,这里面有佛啊!
    玉帝是道教神,却能掌管佛,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没办法,道家的神话体系太乱,自己都说不清,更别提真假,只苦了这些后人。
    “……”
    杨逸枯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