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物语》第300章交换

长生物语最新章节目录
   伊县的小早市很多,大早市只有一个,就是在西环这片。无论春夏秋冬,最早五点,最晚八点,这三个小时内,数百米长的街道基本水泄不通。
    来自城郊的小买卖人齐聚于此,好像什么商品出现在这里都不奇怪。当然了,这是以前,从去年年中开始,这个早市就越来越萧条。
    白云山可以处理攻击性生物,但对自然性的衰败无能为力:菜地里全是怪草,鱼塘的鱼自相残杀,果园也闹了虫灾,还有猪肉、鸡鸭、豆腐粉条、葱姜蒜等等,连大米和豆油都愈发稀少。
    全国上下都进入了一种资源逐渐紧缺的状态中,就像被钉死的沙漏,里面的沙刷刷下落,你看着看着,急着急着,却毫无办法。
    “咻……”
    刘子铭抽了下鼻涕,戴着很古老的那种手闷子,晃悠着在小街上闲逛。
    由于某位翻天老祖的倾情相助,工期成功缩短了二十天,他们也成功少得了二十天的薪水。一切计划都被打乱,后续的材料还没运来,这边就坐火箭飞了!
    老水只得紧急协调,不能全面开工,于是工人也轮流的有了半天假期。半天不可能回家,刘子铭就寻思买点东西,让老水的货运公司给捎过去。
    而他走了一小段,裹着街道的冷清萧索,忽见一个路边的门市开着,正是粮油店。他蹭进去问:“有大米么?”
    “大米?你看我像大米么?”
    店主是个光头汉子,说话粗声粗气。
    “那有白面么?棒子面也行。”
    “都在那儿呢,自己看!”店主随手一指。
    刘子铭抹了下鼻子,搭眼一瞧,店里可怜的紧,没米没面没豆油,还剩点高粱米在木斗里铺了薄薄一层,另有一些黄豆、红豆之类的。
    货架上更寒碜,连挂面都没了,摆着点花椒大料。不过出奇的是,倒是有很多土豆,还有几袋子古怪的粉。
    “都,都没了,那你吃什么啊?”刘子铭奇怪。
    “你外地来的吧?”
    店主斜了他一眼,道:“我跟你讲,我们现在进货都得拿证,每家都有定量,还不许我们涨价,最多30%!你说这扯不扯,一共就那么点大米,自家留点就没剩啥了,卖那块八毛的怎么活?”
    “呵呵,是是……”
    刘子铭赔笑,又问:“那你下次进货得什么时候?”
    “下月初吧,你要订啊?”
    “对,大米和白面怎么卖?”
    “白面你就别想了,压根没有,大米么,最便宜的散装米,三块二一斤。要是好点的,十斤装,七十块钱一袋。”
    还真不算太贵!
    以前最普通的散装米,大概两块多一斤。刘子铭估摸了一下,问:“那我能买多少?”
    “哟,聪明!”
    店主有点意外,道:“你们也得拿证件,像你这样的老爷们,每人每月最多十八斤。”
    “那我先订十八斤。”
    刘子铭点点头,又瞅了瞅土豆和那几袋粉,问:“土豆怎么卖?”
    “一块钱一斤,那些是土豆全粉,味道差点,但也能吃。”
    “哦,都给我来点。”
    于是乎,刘子铭又买了一袋子土豆和一袋子粉,价格非常便宜。
    没办法,纵然夏国有当代神农开挂,但从培育新型的杂交水稻,到推广上市,需要不短的时间。那过渡期怎么办?就得执行类似战时经济的政府管制,保证每人基本的温饱需求,所有的活动都放在食品的培育开发上。
    夏国人吃大米,吃白面吃了几千年,这东西特难转变。所以大米贵,土豆便宜,就是为了刺激群众改变饮食习惯。
    等神农那边的杂交水稻搞定,等全国的农业基地布局完成,资源也会一点点恢复过来的。
    刘子铭扛着战利品出来,走了一段,又经过一处肉摊。他想起媳妇儿好些天没尝过荤腥了,便凑过去问:“猪肉有么?”
    “有,但估计你买不起。”
    摊主锵锵锵的刮着磨刀器,头都没抬,就开始切一块肥多瘦少,颜色黑红,呈长条状的怪肉。
    刘子铭前面有了经验,索性直接问了:“你这什么便宜?”
    “这个啊!”
    摊主把肉条一甩,约有三斤重,道:“这是老鼠肉,十块钱一斤。诶,不是那种老鼠,是什么黄毛鼠的肉。我吃过,还挺嫩的。
    肉联厂说以后全是这种肉,还有一种什么大兔子的肉。猪牛羊你就别想了,那不是咱们吃得起的。”
    “……”
    刘子铭盯着那东西,纠结半响,终道:“割二斤吧。”
    “好嘞,你这多爽快!前面有个老太太,墨迹半个小时非要买驴肉,我特么上哪儿给她变驴肉去?”
    摊主熟练的切好,道:“不瞒你说啊,我要真有一块驴肉,绝对不卖,就留着压箱底。等过百八十年,以后的孩子或许就不知道啥叫驴了,我这就是传家宝……给您拿好!”
    刘子铭抿着嘴,没吭声,似乎有所触动,接过东西转身离开。
    他的心情随着摊主的几句话,忽然变得有些低落,但以自己的文化水准,却偏偏形容不出。
    他就闷着头,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买了一大袋蘑菇,一大袋据说是白菜变异,通体原谅色的蔬菜。
    东西特沉,早市距工地不近,刘子铭舍不得坐车,就硬扛着走。
    现在钱太毛,物价太贵,以前是一年一年的涨,现在是一天一天的涨,老百姓不懂,但感受最直观。
    这些食品他在盛天都没见过,应该是最近一个月上市的,媳妇儿节省,绝对舍不得买,把东西寄回去,自己赚了钱,然后回家……
    嘿嘿!
    刘子铭不自觉的傻笑两声,寒风吹来,脑袋却全是汗珠,在额头鬓角一滚,迅速挥发干净,留下一层凉飕飕的肉皮儿,直往心里面透。
    他走着走着,恍惚觉得东西越来越沉,腿脚越来越飘,快到公交站的时候,终于往前踉跄几步,扑通摔在了那里。
    “啊!”
    一个小姑娘吓得一叫,旁人也立马围过来,先把他拖到站台上,免得阻挡车辆。
    “怎么回事?还有气么?”
    “我不敢碰啊!”
    “谁会急救啊,不是有什么心肺复苏么?”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有个人眼尖,冷不丁喊了一嗓子:“诶,道长道长!有人晕倒了!”
    大家齐齐瞧去,正是一个年轻道人从马路对面经过。他听到喊声,仿佛足不沾地般,就那么飘了过来。
    到了近前再细瞧,嗬,一身好皮囊!
    众人让开空间,公交车来了也不上,就等着看热闹。只见道人蹲下身,轻把了把脉,道:“我需要一碗水。”
    “呃,这个行么?”
    小姑娘手忙脚乱的翻出一个保温瓶,拔下盖子,勉强是只小杯。
    “呵,可以。”
    道人笑着接过,倒了一点水,然后摸出一张符箓,随手一抖。噗,符箓无火自燃,再往杯子里一按。
    嗤!
    瞬间白烟直冒,水中却没有半点黑灰,还是清亮亮的。
    待符箓烧尽,他将水喂给刘子铭,仅仅几秒钟,对方就悠悠转醒,了解经过后又连连拜谢。
    “你气虚郁结,又受了风寒,一时气滞攻心,休息几天就好。”
    “谢谢道长,谢谢道长!”
    刘子铭的情绪非常激动,近乎要跪地磕头,他怕的不是自己倒下,而是自己一倒下,这个家就散了。
    那道人没多停留,拂衣而去。有几个心思活络的,还想偷偷尾随,结果转了几转,就跟丢了目标。
    …………
    白云山,北麓庄园。
    由于信息公开,无需顾虑,那个张千秋已被赶出山门,回到了洛城。当初他跟李冬、闫涵一同闯山,是最像主角命的一个,结果恰恰相反。
    现在,庄园主要由老水的一票小弟在打理。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根本接待不过来。都是求见山主的,小楠多数不理,当然也有人不死心,索性在白城常住。
    “哐哐!”
    而此刻,有人轻叩门环,正是那位年轻道人。
    “外面是谁?”
    “晁空图来访!”
    “吱呀!”
    大门很快敞开,一人招呼道:“原来是晁道长,快请进!”
    这位算半个朋友,底下人丝毫不敢怠慢,请进内厅奉茶,又连忙禀明山上。
    晁空图在客厅小坐片刻,就听一个头疼的声音响起:“哟哟哟,你怎么来了?咦,你还没到先天啊?”
    !
    晁空图保持微笑,直接越过小糖,冲她后面的小楠行礼道:“邱居士。”
    “倒是稀客,坐!”
    小楠率先坐下,开口就问:“什么事?”
    “听说你们在山下兴建坊市,让修士与普通人自由贸易,道院深感钦佩,也想求个方便。”
    “你们要开店?”小楠瞬间抓住重点。
    “正是。”
    “天柱山也是节点,而且人烟稠密,好像比我们这里更合适。”
    “天柱山毕竟有政府基地,还有灵石矿脉,不便太过公开。我们做个小市场还可以,不比这里,一出手就是大坊市。”
    他说大坊市,还真的没夸张,周长16公里,可以想想这个概念。虽然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结合,那也着实不小了。
    小楠更干脆,翻开一本规划图册,道:“开店可以,这些都是没预定的,你先看看。”
    晁空图一瞧,如棋盘般的建筑布局,已经有一半都标注了记号,意为有主。他没先挑,而是道:“冒昧问一下,预定的都是哪些人?”
    “哈,还能有哪些?全国各地到京城,从京城到江南,数得上字号的家族都有。你来得巧了,这是最后一个名额,剩下的我打算暂时保留。”
    “不知留给谁?”
    “豪族百姓各一半喽。”
    “各一半……恕我直言,以现在的修士数量,这坊市开起来,怕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促就了他们之间的游戏规则。”
    “游戏可以,规则就算了,在这里没人能说规则。何况这件事总要有人做,早做晚做罢了。”
    “佩服!佩服!”
    晁空图拱了拱手,转眼指着一块区域,笑道:“我挑好了,就是此处。”
    哦?
    小楠一瞧,是栋三层楼的独户,面积颇大,这要盖起来,肯定是个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