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物语》第265章秘辛[2]

长生物语最新章节目录
  
    杨逸看着墓碑微微出神,游乐见他不语,小心询问:“杨,杨先生,您发现什么了?”
    “哦,没什么,这是座空坟。”
    他随口应着,不待众人反应,又跟了一句:“不过下面还有一座。”
    嗯?
    白云生一怔,道:“你的意思是,上面是假的,下面是真的?”
    “或许是吧,我想搬出来瞧瞧,可又觉着亵渎先人。”他有点纠结。
    呵!
    白云生一乐,以前没跟对方接触过,这会一交流,哪里像什么大魔王,倒是挺嗯嗯的。他索性没吭声,晾了几秒钟,就听对方道:“算了,还是搬出来吧。”
    说罢,杨逸探出神识,锁住第一层,运起小搬运术。
    坟前立时多了具薄皮棺材,看着不太久远,也就三四十年的光景,外面的漆皮保存尚好。游乐一门心思的拍马屁,自告奋勇的掀开盖子,叫道:“嗬,这味儿……啊空的,是空的!”
    游宇和白云生一瞧,里面除了泥土草屑和小爬虫,果然啥都没有。
    “你们退后!”
    紧跟着,杨逸让三人退避,双手一划。
    砰!
    不知埋地几许深的另一口棺材,瞬间被挖了出来。
    这棺材出奇的大,以前做棺,都是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这口却是浑六六,即上盖六寸厚,两箱帮各六寸厚,底六寸厚。
    材质为柏木和石榴木,极为坚固,毫无伤损。
    白云生等人看不到里面,便问:“这可是真的?”
    “确有一具尸骨,打开便是。”
    杨逸伸手搭在边沿上,柔力一震,棺材板立时错开一道缝隙。他再往旁边一推,哗啷,整个内部就露了出来。
    “……”
    游宇有点害怕,偏过头没敢看,结果缓了片刻,没有想象中的腐臭味道,反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只见那棺椁中躺着一具尸骨,完全没有百余年的痕迹,就像正常人瘦到极致刚刚死去,筋皮可见,妥妥帖帖的黏在骨架上。
    五官清晰深陷,长髯犹在,身穿道袍,仍保留着几分生前神采。双手抱于胸前,捧着一柄痒痒挠……哦不是,玉如意。
    偌大的棺材,除一人一如意,再无他物。
    游宇非常好奇,嗅了嗅那药香,惊叹道:“这应该就是庹道人吧?果然医术高绝,不知配了什么奇药,竟能让尸身百年不损。”
    “若是常人,自可说高明,但他是个道士,对尸身如此看重,还是修行未到。”杨逸却摇摇头。
    话说古修士形神兼修,追求肉身成圣。如果你没修成,那死了就是死了,除非你尸解。
    搞尸身百年不腐神马的,这都是佛教的东西。现在人不懂,比如坐化这个词,这是佛教用语,结果道士死了某些人也叫坐化。
    杨逸如此说,但毕竟是前辈,也由衷拜了几拜,道:“无意冒犯,待此事一了,必将清静厚葬。来日我道所成,若有缘神魂会晤,望相见尽欢。”
    “……”
    白云生瞧了瞧他,佛家讲因果,道家也有类似的,修行人不能瞎许诺,许了诺没办到,你自己的修行就不能超脱,就会生出魔障。
    杨逸此番谈不上许诺,倒也见真情实意。
    而他说罢,先给尸身布下禁制,再右手一展,玉如意就出现在掌中。这如意一尺多长,雪白无暇,温润纯净,通体圆雕。
    正面的柄上刻着四句诗:
    “兵戈千载剧波翻,去住悠游吾自闲。渐知机缘到真际,却将生死断人寰。明沙寒水月窥涧,清露晓烟秋在山。萧瑟风吹两地别,孤云不离乱峰间。”
    而反面也有一个符号,像讳字,又像道纹,笔划繁多,走势诡奇,隐隐含着一股浩瀚无垠之意。
    咝!
    白云生一见这符号,便心中一凛,不过他养气功夫极佳,面上丝毫未显。那边杨逸却愁,啧,最烦的就是这种谜题了,先从字面上理解:
    前两句,大抵说什么混乱争斗,持续了一千年,自己索性不理,悠游自在。好容易算知机缘将至,结果命不久矣。
    后两句,似讲了讲离愁别绪。
    咦?
    杨逸默念着四句诗,忽地脑筋一转,想起藏书楼上的两副对联,直觉它们之间带着某种关联。
    当即,他收好如意,送回棺材,问:“道长可有发现?”
    “惭愧!”白云生摇摇头。
    “我倒觉得与黑神庙有关,不如再上去瞧瞧?”
    “也好。”
    得到对方肯定后,杨逸又转向游氏兄弟,道:“辛苦你们带路,方才听那边枪声大作,估计是军方在清剿鸟群。你们沿途回去,应该无事,哦,我会给你们一些报……”
    “我不要报酬!”
    游乐抢在话落之前,就急急道:“先生,就让我们跟您上去吧。小宇对鱼山非常熟悉,指不定还有用到的地方。”
    “也罢,你们就随我上去,少言少做。”杨逸无所谓。
    “谢谢先生!”
    游乐大喜,拉过游宇颠颠的跟在后面。
    于是乎,四人又从东麓转到正门,明显发现鸟群减少,时见鸟尸,空气中漂浮着不轻不重的血腥味。
    “啊!”
    游宇刚踩到砖地上,就忍不住叫出声,只见从城里来的路口处,齐整整停着六辆装甲车。一排三辆,分作两排,车上武警荷枪实弹,另有几辆轿车混杂,七八个人正在探头观望。
    如此阵势,兄弟俩顿时惊慌失措,手脚僵直。
    “来的倒挺快。”
    杨逸一甩袖子,施施然上前几步。对面早有一位跑过来,道:“杨先生,我是黔省特异分局副局长,初次见面,幸会幸会。”
    “你们在这做什么?”
    “我们刚清理完县区,听说您在鱼山,就过来问问。”
    那副局长顿了顿,道:“杨先生,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刚摸出点头绪,还在查,我现在要上山瞧瞧。”
    “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也想随同。”
    “可以啊,这又不是我的地盘,请便。”
    他相当大方了,说完就进了山门。而副局长斟酌片刻,点了五名手下,又齐齐来到黑神庙。
    早上来时,这里的灵气躁动如果是1,那现在就是4。仿佛随着时间推移,那东西越来越不安份。
    杨逸直奔后院的藏书楼,再看那两副对联:且把鱼山添二酉,好同蟾窟映三潭。日照锦城头,月映藏书楼。
    庹几禅是个爱好风雅的,经常与织金县的文人吟诗作对,自己还弹的一手好古琴。他抱着玉如意入棺,或许它真是稀罕之物,又或许,这老道想给后人一些启示。
    而这两副对子,二酉,应指沅陵县的大酉山和小酉山,相传秦人曾隐学于此,在洞中藏书千卷。所以通常用二酉,来比喻书籍众多。
    这个便罢,后面的蟾窟又是何意?莫非民国时期,就有某位长者存在了?
    噫!
    他不敢再想,皱眉思索,嘀咕道:“日照锦城头,锦城头……锦城是巴蜀省会,离此七百多公里,到底怎么个日照法?”
    白云生也看着对联,顿了片刻,忽道:“锦城我倒晓得,它可能指的是另一处地方。”
    “什么地方?”杨逸忙问。
    “也在蜀中,距织金不远,现在叫游仙县。此地盛产杜鹃,花开似锦,所以有个别称叫锦城。后来新朝建立,因与省会有歧义,专门下文禁止这个称呼。”
    “那为什么叫游仙县?”他又问。
    “……”
    白云生偏过头,却是不答了。
    杨逸不以为意,调戏道:“哎,你对巴蜀很了解啊,在那儿呆过?”
    “……”
    “莫非你是巴蜀人?”
    “……”
    “还是说,你们师门有巴蜀人士?又或者,你们那个门派就是巴蜀迁过来的?”
    “你!”
    白云生骤然一凛,猛地看向对方。
    “别紧张,我随便问问。”
    杨逸笑着摆摆手,他又不傻,小楠虽然语焉不详,但自己也猜出来了。
    仙人洞并非本地道人所建,黔省道教又多受蜀中影响,白云生还精于剑术……诸多因素一结合,自然就引出一个古老且神秘的组织。
    蜀中出什么?
    剑仙啊!
    剑仙之说由来已久,按小楠的划分法,应在古仙时期出现的一种流派。它区别于传统的修炼方法,在当时属于旁门,为许多同道不齿,典籍中也鲜有记载。
    杨逸只大概知晓,剑仙派分南北,北方不详,南以巴蜀为尊。他们的传授原则比较独特,所谓“古来百艺皆为来学,独我剑术乃是往教”。
    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若非缘份深厚,绝难一见。
    啧啧!杨逸特兴奋,觉得自己怀揣的那颗剑()仙(bi)之心又蠢蠢欲动,热血沸腾。当然了,现在不是高潮的时候,还是找宝贝要紧。
    他时而看看对联,时而瞅瞅如意,在后院各种打转。
    “日照……月映……清露晓烟秋在山……”
    “两地别……两地别……乱峰间……”
    嗯?他猛地顿住脚步,头顶有盏灯泡亮起,连忙观察后院地势。这院子修的极为古怪,三面石峰嶙峋,一面主殿,恰似四面围挡把院子圈在中间。
    再往上看,仿若天成一角,白云数朵。
    “锦城头,藏书楼……哈!”
    他念叨两句,忽笑道:“没名字的那位,麻烦问一下气象台,这几天有没有异常气象?”
    “什么?”
    正带着人到处乱捅的副局长一怔,道:“您是问哪个地域啊?夏国这么大呢。”
    “就是织金这一片。”
    “哦,好好!”
    副局长不明所以,老老实实的打了个电话,不多时,回复道:“由于日、月转动周期变化,近日会发生比较明显的日月同辉现象……而最理想的观察地点,就在游仙县到织金一带。”
    “什么时候?”
    “明天凌晨。”
    “杨,杨先生……”
    副局长连声音都在抖,虽然不理解,却没来由的涌出一股激动,好像要见证什么大事发生的样子。
    “听到了,既然如此,我就在这等等吧。届时估计会很危险,你们最好下山避一避。”
    “我们……”
    游宇性子谨慎,方要告辞,游乐一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