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物语》第152章路在何方[2]

长生物语最新章节目录
   ”
    “嗯,从今往后我们不要轻易插手,让他们自己去争斗,我们把握方向就好。”
    “明白!”
    那人应了声,又问:“首长,白云山那边,您还有什么指示?”
    “保持原样,不要轻举妄动。”
    “是!”
    待那人下去,这位独坐室内,闭目沉思。
    现在的形势很简单,也很复杂,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最基本的要素,灵米。
    全国的总储量才515公斤,还要分成三块,一块给权贵阶层,一块给齐云道院,一块给研究基地。
    先说权贵,像自己这种级别的,一次性只给了六十斤。貌似不少,可别忘了,家族不光他一个人,还有那么多子孙后辈呢。
    国家需要权贵集团的拥护,以维持稳定;家族也需要子孙杰出,以保证延续性。
    从古至今,家的存在始终是群体性行为,所以资源在经过一级和二级分配之后,到个人手里的,真就没剩多少。
    大家都盼着晚稻下来,预估产量有500公斤,应该能缓解不少。
    再说道院。
    道院的定义,就是特殊工作人员,主要用于开发资源,还没提升到“战斗”这个层面。没办法,现在的道术层次太低,连子弹都挡不了,以至于政府下意识的忽略掉。
    不过呢,他们还有一个隐藏作用,叫养生;换个概念,叫长寿续命。
    这个东西,比开发资源还勾人心思。那些权贵圈子里,还真有人尝试过,买本通用的道经,搞间屋子,颠颠的就开始静坐。
    可惜执行起来太难,你让这帮二代去修道,一个个有那根骨和悟性么?
    更何况,这东西到底成不成,谁也不知道,齐云道院算是个实验点。
    最后是研究基地。
    政府按照那份灵气地图,在各地试种了很多农作物,结果全部扑街。只有天柱山的几小块地,能结出可怜巴巴的稻米。
    研究人员也在进一步试验,比如用普通的良种,种在有灵气的土壤中;或者用收取的灵米稻种,种在没灵气的土壤中……然后观察,产量和效果会不会发生变化。
    这三个阶层,三种不同的群体,恰恰连成了一条链条:发现新资源——新资源有效用——权贵尝到甜头——培养行业人才——急需更多的资源。
    扩张,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死捱着不开发峨眉山,就是要等道院的成果,将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唉……”
    这位念罢,不禁揉了揉额头,疲倦中还带着点迷茫,因为谁也不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