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开始》正文卷第225章不要掉队[2]

2011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的研究工作就不少,三营的农场和养殖基地都有承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收购的几个农业和制种公司也有相关领域的研究。
    只是不成体系规模,都是小打小闹。
    是时候弄个正规一点的研究中心了。
    兴邦农业不缺建设用地,投资建设物流园时市里就给了好几块地,那个是可以用来盖楼房的,陈耀东一直捂着没动,对盖楼捞钱没什么兴趣。
    后来开发三营,又给了两块配套的建设用地。
    投资农业基建项目,是可以申请配套建设用地的,政策补贴下来等于白送。
    南山平原砸进去上百亿,省里市里都给了相应的配套建设用地。
    陈耀东现在手里握着大把的地,都不知道该盖啥。
    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找上门来想合作,全给他推了。
    盖楼捞钱是不想了。
    房地产就是个大坑。
    投资基础农业,不管怎么说在领导的眼里都是加分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盖楼捞钱是个什么玩意儿,拿农业基础配套用地去盖楼,也不是不行,运作一下是完全可以的。
    可问题是,领导怎么看?
    印象一旦差了,被贴上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标签,再想洗白就难了。
    就如那些房企老板,不管再怎么包装美化,也洗不掉黑心商人的标签。
    到陈耀东这个层次,官方对待不同的商人是什么态度,他可是一清二楚的,对于他这种一心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家和那些盖楼的家伙,领导们的态度那是完全不同的。
    哪天兴邦农业遇到危机,省里市里肯定不会眼看着兴邦农业倒下。
    换了那些房企,你倒你的就是了。
    看谁管你。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烂尾的。
    所以陈耀东坚决不碰房地产,一心只当领导们眼中的理想和激情青年。
    到了他现在的层次,挣多少钱已经成了次要的。
    做出一家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才是唯一的目标。
    郭老头道:“省城那块地我觉的可以盖一个总部,而且省城有人才资源优势,可以设立一个研究中心,把一些研究项目放在省城,比放在景安要好的多。”
    陈耀东道:“把总部盖到省城,市里能愿意?”
    这是个大问题。
    兴邦集团是景安的本土企业,也是从景安走出去的。
    在市领导眼里,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才了,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干了那么多破事也都给你兜着,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结果泥玛长大了给跑了,跑去给别人做贡献了。
    这怎么能行。
    哪怕省城是爷爷也不行。
    所以兴邦集团的总部只能在景安,想跑路绝对没门。
    陈耀东也没想过把兴邦集团总部迁出景安。
    郭老头道:“总部还是在景安,省城可以作为第二总部。”
    陈耀东想了想,道:“第二总部也行,不过我们也应该在景安盖个总部了,不然总是挤在兴邦市场也不是长久之计,门面这玩意有时候代表的面子,不然只在省城盖总部,景安这边却还挤在大市场,市里领导都会怀疑我们是不是要跑路了。”
    郭老头道:“那就一并做规划,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也得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那么多地放着不用也是浪费,你又不打算盖楼捞钱,干脆规划一下给员工盖几个小区,解决一下员工住房问题,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也会更有利。”
    陈耀东琢磨了一下:“那就先做规划吧!”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