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工仔开了外挂》正文卷0277章堂兄开的建材厂

当打工仔开了外挂最新章节目录
   他厂里请了一个业务员,包括他自己有空也会去跑市场。
    但是销量还是不起色。
    在南仁至少有几十家建材厂都在生产同类产品。
    况且市面上还有十几个大品牌在占领市场,他们这种小作坊式的加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不容易被客户接受。
    象林元这种大品牌的涂料代理商,假如他能够帮助推荐。
    他产品的销量一定能得到飞跃的提升。
    林元跟他谈了自己签了一个三十多万平方外墙亮化装修工程的单,需要的量可能比较大。
    “阿东哥,你看可以给个什么价?当然,质量不说要达到什么档次,保色性最其码要达到一到二年吧。不要刷上去才几个月就变白了,那样就不好交差了。”
    对于涂料,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配方在网上随便都能搜到,加工工艺也简单。
    林东暗自计算了一番。
    万平方涂料使用50公斤大桶包装的话,至少也要1000桶。
    底漆折半量使用,也是500桶。
    腻子按每包刮十平方满打满算,至少也要3万包,六百吨的量。
    有些需要重新批刮沙浆的,至少也要上百吨的无沙批灰。
    如此算下来,整个工程材料款算下来差不多一百万。
    一年要是有几个这样的大单,自己建材厂装过得非常滋润。
    “阿元,你这种工程用的材料,我建议你用50公斤那种包装桶,至少在包装上可以省15元一个桶的成本。我们是兄弟,我算个实在的价格给你,底漆的功效主要是抗碱,按照成本价4元/公斤。面漆的话,4元/公斤的,说实话想保色多久,真的很难说,建议你用6元/公斤的,再怎样二三年都不会变色。外墙腻子我给你800元/吨,无沙批灰700元/吨,包你送到工地。”
    林东把价格报给了他。
    林元认为他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
    这个价格他去跟那一个建材厂谈,都一样可以谈得下来。
    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价格几乎都是透明的。
    当然这价格,建材厂也有了合理的打润。
    他现在代理的品牌涂料,22公斤包装,底漆200,面漆260。
    保色质量可达到三五年,但是成本至少提高了三四成。
    整个工程算下来,单涂料成本至少要多十几万。
    林元点头说:“底漆就用50公斤包装的,调4元/公斤的;面漆用那种6元/公斤的。还要调色哦。”
    他把三个选定的颜色发给了他。
    林东欲言又止,林元知道他的意思。
    对他说:“你让调色师傅算一下,调这个颜色要多少钱,加调色费上去就是。”
    我不可能占你这点小便宜的。
    这时负责拆葛家老宅的麻经理打来了电话。
    “林总,整栋葛家老宅地基以上已经全部拆除,连地面那些有用的青石块也装车运走了。现在就剩埋入地下的那些墙脚石了,是否要把它们全部挖出来?”
    因为当初签的拆房协议上,并没有标明要把墙脚基石都挖掉,所以他才打电话问林元。
    想了片刻,林元告诉他:“还是麻烦你叫挖掘机去,把墙脚基石全部挖出来,要多少钱我再另外算给你。”
    他考虑要在原有地皮上起三栋别墅,这些基石也根本用不上。
    现代建筑都是钢筋水泥,原先埋在地基的石块,浇灌地基之前也是要清除掉的。
    “好的,那些墙基石,那个覃总工地需不需要?”麻经理又问。
    “我问他一下。”
    “林总,你再顺便问他一下,需不需要我们去搭建?我们不仅拆古建筑是专业,按原样搭建我们也是专业的哦。”
    林元随即打通了覃胜利的电话:“覃总,葛家古宅那些墙脚基石需不需要?”
    即使铜锣湾仿古建筑要跟古建筑一样,但是地基估计也是先用水泥钢筋浇灌好,再在上面搭建房屋的。
    “那些石头就不要了吧,路程有点远,叫货车拉,开支大。不如就近拉片石就行。”
    覃胜利的回答,也并不意外。
    “覃总,你现在材料有了,搭这些古建筑的施工师傅请好没有?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哦,不是专业的人员,可能容易出错哦。”
    林元估计他可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他们建筑公司就是起房子的。
    认为有图纸,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造起来。
    “林总,还要多谢你提醒哦,这栋仿古建筑只有效果图,没有具体的图纸数据,要把他建起来,确实有难度。可是现在又让我去哪里找搭建仿古建筑的专业施工师傅呢?”
    覃胜利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覃总,其实帮我拆葛家老宅的这帮师傅,他们也是专业的搭建古建筑专业师傅,你可以跟他谈,叫他们搭建也行。”
    “太好了,你让他明天来工地跟我谈。”
    林元随即告诉了麻经理,并且把覃胜利号码发给了他。
    “谢谢林总的推荐。”
    林元对另外一件事感兴趣。
    “后来拆墙壁的过程中,又有没有发现藏宝罐之类的东西?”
    葛家三兄弟还专门请了人去监守在拆房工地。
    主梁上发现了一个宝罐,让三兄弟得到了八根金条,一个清康熙青花瓷龙纹瓶。
    这种老宅按照传统,会在房梁,正堂兆壁墙上,以及墙脚基石处藏金埋宝。
    “在正堂兆壁墙上,挖到八根金条和一个木匣子,外面是一个普通的瓦罐。三兄弟又得了一份意外之财。”
    墙脚基石即使覃胜利工地上不需要,林元也认为还是要挖出来。
    墙脚基石处肯定也有藏宝。
    先把基石堆放在老宅周围,以后需要填埋的话,再看能不能利用上去。
    晚饭时间,杨树鹏开货车带了玉娇和玉真过来。
    杨柳和林玲看见儿子开上车了,也是异常高兴。
    相互寒喧,热闹一番。
    林元跟他了解西乡商务楼玻璃幕墙工地的情况。
    “孙川东今天带了三十多个工人过来,说还有二十多个工人,下个星期去过来。在工地临时工棚都安顿好了,明天开工。还有从玻璃厂进了一车幕墙玻璃,孙老板安排了几个工人在玻璃店按尺寸负责加工。”
    杨树鹏把幕墙工程的具体情况都跟林元做了汇报。
    书阅屋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