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工仔开了外挂》正文卷0187章令人羡慕的高工资

当打工仔开了外挂最新章节目录
   刘艳丽本身就是做销售的,所以她的注意力只精中在上面那些做销售的员工身上。
    “哇,这两个人是做什么工的,一个一万八,一个一万五。”
    “这两个是跑业务的,有些差旅补贴在里面。”
    蒋竹强和梁佳成两人的业迹都不错,特别是蒋竹强把整个广西下属的区域城市几乎跑遍了,生生从另一个大品牌涂料嘴里抢回了可观的份额。
    梁佳成跑家装这一块,成果也是丰硕。
    除了工资外,他打算另外发个红包奖励他们。
    “这位陈小青是谁?工资也是一万出头了。”刘艳丽惊讶地问。
    比如在翡翠城,拿最高工资的是几个金牌销售,一个月至多也是八千多元,没人超过一万的。
    基本工资3000元,再加1%提成。
    拿八千多月工资,也要很拼命了。
    “她就是刚才精品店的店长,上个月销售额350万,整个店销售提成3万5千,店里8个人,她是店长拿4000,店长基本工资6000,所以她有一万多。”
    涂料超市店长刘鹏也是一万出头。
    涂料超市有批发零售,都有整套的销售额奖励。
    除了仓库门卫胡八月拿固定工资外,连搬运工都有计件工作。
    外甥杨树鹏的工资不在工资单上,他按照玻璃工艺店上月所赚的利润给他分成,上个月他至少进帐有三万多元。
    玻璃喷砂工艺师傅覃博奥也有一万五千多元。
    人一个月工资发了林元近40万元。
    “林总,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工资也有这么高?”
    林元开车前往人民路,刘艳丽还在盯着那张工资表。
    “这些是涂料超市的员工,下面是玻璃工艺厂的员工。”
    其实他要发工资的,何止这些。
    工地上的装修师傅,都是按照计件计算工资,但每天至少要预支每人50元钱的伙食费。
    铜锣湾古镇工地一百多号人,英才学校工地60多人,还有贵凌湖景工地70多人,总共230多人。
    每天预支生活费就是一万一千多。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工人每天给他创造的利润至少也在十万八万。
    一月下来也是几百万。
    刘艳丽看完后,无限羡慕地说:“林总,干脆我跳糟到你公司去打工,好不好?”
    “你在翡翠城是金牌销售,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上个月我最高,也才八千五左右。”
    “那也算不错了,我公司销售最高的还不到八千,只有几个店长才一万多。”
    其实翡翠城几个店长,工资才一万多。
    “林总,你公司还缺店长么?”刘艳丽的眼睛里闪烁着无数的星星。
    今日碰见大老板了,赶紧抱抱大腿。
    暖暖床,也是可以的。
    “缺呀,我精品店的陈小青店长,下个月就不干了,小刘有没有合适的闺蜜或者熟悉家具行业销售的朋友,介绍一个过来?”
    林元熟知这种小迷妹的内心想法。
    老板不养闲人,老板跟员工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销售额提高了,老板才有利润。
    不然的话,老板拿什么来给员工发工资。
    “林总,我觉得花一点时间学习,我就可以很快适应你精品店店长的工作了。”
    难得跟大老板坐在同一辆车上,不如好好介绍介绍自己。
    “你以前销售过家具?”
    “没有。”
    “你在家具厂干过?”
    “我是女孩,我怎么会去家具厂干。不过,我有一个闺蜜真的是在家具厂干过的,前年回来生小孩,过年时我还找她玩。”刘艳丽回忆说。
    “她是在家具厂做什么工作的?”
    林元在家具厂干过,知道家具厂各个部门的工作。
    不一般每个部门的员工都能适应店长的工作。
    “我也不清楚她在家具厂做什么工作,我问问她吧。”
    刘艳丽打通了她闺蜜的电话。
    然后她对林元说:“她说,她是专门负责门店销售的。”
    林元非常感兴趣,对刘艳丽说:“把我电话告诉她,问她想不想在南仁干,想的话来我精品店。”
    刘艳丽答应得很勉强。
    林元对她说:“陈总让你负责沉香专柜,其实沉香饰品卖得好的话,一个月卖五六十万都不是问题。若是按照1%销售额提成的话,一个月提成就有五六千,加上你销售玉器的提成,一个月超万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刘艳丽听了后,迅即变换了笑脸。
    送她回到翡翠城,卸完货,跟陈玉玺告辞,正要离开。
    “小林,缅甸玉石公司发来了邀请涵。你明天把护照证件拿过来,我一起去办理签证,这样我们大后天就可以过去。”陈玉玺把他叫住了,对他说。
    林元应诺了。
    刚刚离开翡翠城,就接到了杨树鹏电话。
    “舅,孙川东带了五个人过来,已经到玻璃工艺店了。”
    “好,我现在从人民路过去。”
    林元在玻璃工艺店看见了孙川东。
    “我舅舅回来了。”杨树鹏用家乡话跟孙川东说。
    “孙老板好,我是林元。”林元热情跟他打招呼。
    “你是孙晋辉的堂哥,以前是听他说过,有一个堂哥在广东搞装修工作,想不到这么巧,我们还有机会合作。”
    碰到老乡,自然是用家乡话交谈。
    “晋辉还跟我去广东做过装修的工,干了一年多,就又回去上班了。”
    盘龙矿机修厂的孙晋辉高高瘦瘦的,但孙川东却是结实粗壮。
    他带的五个人全部都是于县人,林元都用家乡话跟他们打招呼。
    几人都带了被子等生活工具。
    人来了,最首要的问题是安排人的住宿问题。
    “要么等下去宾馆开个房吧?”
    林元对杨树鹏说。
    孙川东听见了,直接拒绝:“不用宾馆开房,打工人有块干燥的地板,几块床板可以躺就行,没有那么多讲究。实在不行,直接去工地住也行。”
    林元想了片刻说:“工艺店这边还有一个房间可以住几人,不行的话涂料仓库也可以打地铺。”
    杨树鹏:“打地铺工艺店这里就行,那些工作台拼到一起,睡十个人都没问题。只是吃饭,让大姨多煮几个人的饭菜就行。”
    林元打电话告诉了吴依兰,让她多煮五个人饭菜。
    书阅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