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殡仪馆做化妆师》全部章节第254章悬挂的牌位

我在殡仪馆做化妆师最新章节目录
   我弯身向刘悦然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行细小的文字映入眼帘:永乐八年敕造。
    “好家伙,果真大有来头,这对石狮子居然是皇家敕造。”我不由地长叹一口气。
    “被你说中了,大明的物件,距今应该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我不禁感叹:“没想到小小的朱家村居然这么大的来头。”
    刘悦然猜测道:“大明就是朱家的王朝,朱家村也姓朱,两者应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也不会有这待遇。”
    “没错,我们进去看看吧。”我迈开步子走进家祠。
    刚踏进正门,一抬头看到正中的三间瓦房,居然采用绿色的琉璃瓦覆顶。
    如果家祠是在明朝建造的,且能用绿色琉璃瓦。
    这就证明了它的地位非常高。
    明清两朝对于颜色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明黄色,只能皇家使用,不仅仅是服饰器具,哪怕建筑也要遵循,所以故宫一律采用黄色的琉璃瓦覆顶。
    绿色比黄色低一个等级,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通常只有王爷亲王才够资格。
    另外就是庙宇建筑,在家祠中就能用的,还真是头回见。
    “看到了吗?琉璃瓦!”我指着眼前的屋脊。
    刘悦然也被这一幕给惊到了,看了好一会儿才往里面走。
    我承认自己低估了这座不大的家祠,它的配置十分完善且级别很高。
    中间的主路由青砖铺就,上面雕刻着各种花纹。
    两旁种满了松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从粗细程度来看,应该是在建造家祠的时候就存在了。
    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一个不大的池塘,几条红艳艳的锦鲤在里面来回游动。
    刘悦然有些疑惑,问道:“谁在喂养它们?总不会是没人管吧?”
    其实,这也正是我思考的问题。
    眼前的水塘是一滩死水,不存在什么营养。
    锦鲤能活到现在,必然有人悉心照料。
    “先不管它,去正厅看看。”我绕过水塘,直奔家祠的正厅。
    正厅是家祠最重要的地方,只要去里面看看,就知道供奉的哪路神仙了。
    我加快步子向正厅移动,快到门口的时候。
    一股淡淡地异香飘来。
    “什么味道?”刘悦然深吸一口气。
    我顺势把她拉到旁边,叮嘱道:“别往里走了,当心有诈,这味道有点怪,把鼻子堵上,搞不好是迷魂香。”
    “迷魂香?”刘悦然张大了嘴巴。
    我问:“有手绢吗?”
    刘悦然无奈地摇摇头。
    我有些着急,正准备扯烂外套给她做口罩,不料刘悦然从屁股兜里掏出一包卫生巾。
    “我有这个,效果比口罩还好。”
    我哭笑不得,对她竖起大拇指,又说:“对啦,往里面加点尿效果会更好。我现在存量很足,要不……”
    没等我把话说完,刘悦然对着我胸口来了一拳。
    “管好你自己吧。”
    我微微一笑,转身向正厅走,刘悦然却拉住了我。
    “你光说我呢,自己怎么不戴口罩,要不要分你一个。”
    说话间,刘悦然又从屁股兜里掏出包卫生巾。
    但被我果断拒绝了。
    我告诉自己就算是活活毒死,也不会把这玩意糊在嘴上。
    如果被别人知道这事,还不得笑掉大牙。
    “不用了,我有泰山诀护体。”
    刘悦然把拆开的卫生巾丢到地上,骂道:“你个混蛋玩意,怎么不早说,我也会背泰山诀。”
    嗡嗡……
    我手腕上的七彩手链再次发出震动。
    “好了,咱俩人为一包卫生巾掰扯太多了,你还是老实堵上鼻子吧,泰山诀对于你而言,不知道是不是管用。”
    我捡起地上的卫生巾,用力塞进刘悦然手中。
    接着我侧身进入了家祠的正厅。
    瞬间被里面的景象给惊到了。
    正厅的中央供奉着一位贴金塑像,不是佛祖,也不是菩萨,更不是三清大帝。
    好像是位书生,一手拿着卷书,一手捋着胡须,面容清秀,不怒自威。
    “难道他是朱家村的先人?”我轻声疑惑道。
    此时,奇异地香味更浓烈了。
    我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看去,一口青花大缸映入眼帘,口径足足有半米多。
    大缸上横着一副铁架子,而架子上又有一根筷子粗细的灯芯,散发着金黄色的火苗。
    “那是什么?”刘悦然问道。
    我想了想,说:“难道是长明灯!”
    “长明灯不是在古墓才有吗?怎么会出现在家祠?”刘悦然把卫生巾捂着口鼻处,样子十分滑稽。
    她所问的问题,也正是我所考虑的。
    这个地方是家祠,按道理说用不到长明灯。
    因为长明灯主要用来祭奠亡灵,绝不能乱用。
    我在正厅内踱步,思索事情的原委。
    刘悦然则跑去查看长明灯,这对于她来说,实在太新鲜了。
    “长明灯真的千年不灭吗?听说秦王地宫里有很多长明灯,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我随口回应道:“据说长明灯的燃料由鲸鱼体内的油脂提炼而成,那种油可以长时间不干枯,因为它的表面形成一层密封膜。”
    “好神奇,中间的灯捻子也是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吧?不然这么多年过去,肯定烧成灰烬了。”刘悦然继续问道。
    由于她嘴上捂着卫生巾,导致说起话来支支吾吾。
    我指着灯芯解释道:“没错,长明灯的捻子也不简单,是用麻绳加入秘料撮合出来,如果没猜错的话,灯捻子会自动调解长度。”
    “逗我呢?人工智能吗?”刘悦然指着灯芯喊道。
    我一把将她嘴上的卫生巾扯掉,调侃道:“可以不用捂着了,长明灯所散发的味道应该无害。”
    刘悦然喘着粗气,惊讶道:“刚才你看到了吗?灯芯好像动了。”
    我十分淡定地说:“那是因为灯捻子在缸里盘着呢,每当烧掉一截就会自动弹出,具体是什么原理,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古人的智慧丝毫不逊于我们。”
    刘悦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掏出手机对着长明灯拍照。
    咔嚓……
    手机闪光灯亮了。
    也就在这一刹那,我借着闪光灯的强光看到头顶有很多亡灵牌位。
    密密麻麻,层层环绕,目测有数百个之多。
    刘悦然也跟着抬头:“天啊,第一次见把灵牌供在房顶上,有什么寓意吗?”
    “灵位在天,八九有冤。”我掐指算道。
    “这些人都是冤死的吗?”
    “不好说,快找找有没有朱四楞的牌位。”我仰着头四处张望。
    刘悦然伸着手指,仰着脑袋对牌位逐一清点。
    “朱友慈、朱之文、朱汉亭……”
    我提醒道:“美女,咱们能不出声吗?让我头脑清晰点。”
    因为我在琢磨牌位跟朱家村的关系,他们应该都是村里人。
    但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非要供奉在房顶,究竟谁干的这事?
    刘悦然狠狠地白我一眼,继续清点牌位。
    我打开手机电筒仔细查看周围的陈设,除了那位书生塑像坐在台上,其余的都是牌位。
    突然,刘悦然大喊一声:“快看,朱白氏的牌位!”
    我迅速抬头,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
    果真看到一个牌位上写着“朱白氏”的三个字。
    我陷入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朱白氏老奶奶还活着啊,怎么就把牌位立起来了?这也太不吉利了。
    不过转念一想,她平时都睡在棺材里,还管什么吉利不吉利。
    “我怎么觉得这不是家祠,而是墓地呢!”刘悦然喃喃自语道。
    我仰望着房顶的牌位,急得直挠头。
    突然,一阵风从门外吹来,牌位像风铃般左摇右晃,发出砰砰的响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