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王到资本王者》正文卷第三百八十四章神马白衣骑士,老子不鸟你

债王到资本王者最新章节目录
   所谓无利不起早,高盛财团凭什么帮助英资财团收购亨通置业,没有利益会干吗?
    高盛财团想要在南港占有一席之地,尤其看好汇银控股。
    恰在此时,英资财团找上门来,一番讨价还价双方一拍即合。
    这种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高盛财团才答应帮助英资财团收购亨通置业。
    而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也答应对方,在恰当的时机,对高盛财团定向配股,使其成为公司股东。
    作为世界级大鳄,这点事情根本不算什么多难的事情。
    了解一下亨通地产财团的背景资料,在高盛财团眼里,这种小虾米伸伸手就能捏死,仅凭高盛财团的牌子也能把对方吓傻。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高盛财团才加盟英资财团,共同举牌亨通置业公司。
    但是,后来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亨通地产财团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弱小,反收购战打出一记漂亮的反杀。
    英资财团与高盛财团这个庞大的联合体共同收购亨通置业行动,竟然意外失败了。
    乔治是什么感觉?
    我勒个去了,都有了撞墙的念头。
    不能不说,这其中乔治有很大责任。
    这也难怪,像高盛财团这种世界级资本大鳄,会把亨通地产财团放在眼里吗?
    轻敌,乔治犯了一个小小错误。
    在亨通地产财团一方第一次举牌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事件发生之后,在乔治看来,那是唬人的,只是一种围魏救赵的策略。
    其实,不光是乔治这样想,也包括沈弼、威廉都是这样想的。
    甚至南港富豪层那些大佬们不都这样认为嘛。
    但是,当亨通地产财团一方在第二次出手之后,乔治收起了轻视之心。
    亨通地产财团能一次性举牌一家公司百分之十五股份,气势非常凶猛。
    仅有一次的话,或许可以鄙视。
    但是,这种手法再一次展示出来,凤凰投资公司和龙凤投资公司一次性举牌百分之十股份,由不得乔治不重视亨通地产财团。
    这种快速烧钱的行为,若没有一点实力,谁玩得起?
    收购亨通置业失败,高盛财团与英资财团所达成的协议也就失去了意义,前面的约定也就失效了。
    不能进入汇银控股,高盛财团多少有点不甘心。
    而高盛财团手里持有百分之九亨通置业份额,却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这么高的价位与实际价值根本不符。
    这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冤死了。
    亨通置业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项目,对此,高盛财团兴趣不大。
    倒是对汇银控股兴趣颇浓,其次才是台古集团。
    在台古集团被亨通地产财团收购之后,英资财团收购亨通置业公司成为泡影,而沈弼、威廉都顾不上亨通置业公司,纷纷转身回防,剩下高盛一家独木难支。
    好不客气地说,高盛财团掉坑里去了。
    吃了大亏的高盛财团会甘心吗?
    当然不甘心!
    此时,亨通地产财团与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争夺控制权相战正酣,高盛财团隐在一旁虎视眈眈。
    上一次举牌,亨通地产财团一方与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控股方持股相同,让高盛财团看到了机会。
    乔治毫不犹豫入场吸纳筹码,等待时机。
    这种收购战是资金的较量,说到家就是烧钱行为。
    到了这般价格,说价值,那是扯淡。
    汇银控股十多元的股票,到如今炒到了八九十元,岂不是博傻?
    博傻行为走到最后,不是某一方资金链断裂,就是双方两败俱伤。
    作为华尔街大鳄,这种事情乔治见的多了。
    关键一点还在于,对立两家持股比例相差不大,这才是高盛财团的机会。
    当然,最好的机会是双方股权比例相等。
    比如,亨通地产财团上一次举牌,与汇银控股持平。
    但是,时间来不及,高盛财团刚有了想法,手里暂时没有汇银控股的股票,吸纳筹码需要时间。
    其二,价格还不是很高,汇银控股与亨通地产财团双方烧钱行为,还没有到最激烈的时刻。
    所以,乔治需要等待一个天价。
    当汇银控股收盘价进入九十元之上,在乔治看来,收购战难以继续僵持下去,必定有一方绷不住了。
    此时高盛财团出手,正当其时。
    在这一点上,乔治的判断还算准确。
    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内部产生了分歧,烧钱行为难以持续。
    按照正常思维,难道亨通地产财团就能承受得住吗?
    接下来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能不能继续增持汇银控股股票,百元的价格,真的很难说。
    至于亨通地产财团一方,乔治认为百元之上的价位,估计也到了强弩之末。
    乔治果断出手,举牌汇银控股百分之二股份。
    为什么没有举牌台古集团?
    首先,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持股比例,远远大于台古集团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从一开始亨通地产财团已经占了上风。
    所以,乔治感觉在台古集团这只股票上,希望不是很大。
    其二,乔治对汇银控股更感兴趣。
    高盛财团侧重于金融,而汇银控股是一家大型银行,金融属性决定了倾向性。
    按照乔治的判断,无论是亨通地产财团一方还是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一方,在股价进入九十元之上,尤其是在消息面继续发布之后,其股价会进一步飙升,成本已经难以承受。
    今日有可能进入百元之上,无论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还是亨通地产财团,想继续从二级市场上搜集筹码,已经不具备操作性。
    算一算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烧了多少钱?
    在算一算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所持有的这么多股份,又花了多少钱?
    不说别人,就连乔治这个在资本市场上身经百战的老手,都惊叹不已。
    木有这样烧钱滴!
    这就是乔治的理由,此时出手,无论是汇银控股一方还是亨通地产财团一方,都已经力竭。
    而高盛财团这个新角色才会左右形势,能够掌握更大话语权。
    百分之二的股份,相对于汇银控股、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所持股份百分之三十几的比例,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却是左右局势的关键所在,高盛财团就是白衣骑士。
    在价格高企,厮杀双方都精疲力竭之时,高盛倾向于谁,谁就有可能胜出。
    此时,若高盛财团加入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一方,则持股数量要比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持平,或者多出那么一点比例。
    只是乔治没有预判到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没有继续增持股份而已。
    否则,亨通地产财团一方将是失败者。
    高盛财团有恩于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是不是应该有所回报?
    更何况在这之前双方还有一份协议,高盛财团的最终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无论是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还是亨通地产财团一方,谁把高盛财团拉到自己阵营,谁就是胜利者,高盛财团就可以坐地起价。
    当然,最保险的是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来求高盛财团加入他们一方。
    高盛财团所持百分之二股份,加上亨通地产财团一方所持份额,远远超越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撼动的地步。
    这就是乔治的整个算计,举牌之后,他只需等待汇银控股或者亨通地产财团一方主动找他。
    不错,在高盛财团发布公告之后不久,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已经联系乔治。
    此时,乔治既没有答应汇银控股的求助,也没有驳回他们的诉求。
    所谓坐地起价,至少有人争吧。
    现在只有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一方,没有竞争者也就没有所谓最大利益化。
    乔治不急于回答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是因为他在等待亨通地产财团一方相求,两家相争激烈,乔治才开出自己的要价。
    谁给出的条件好,那就答应谁,为高盛财团寻求最大利益。
    沈度会来找乔治求助吗?
    高盛财团再度出手,惊爆南港资本市场。
    至于高盛财团举牌汇银控股百分之二股份,意欲何为,资本市场人云亦云,各种猜测。
    有人说,这是英资财团前期行为的延续。
    有人说,这是汇银控股与高盛财团结成新的联盟,共同抵御亨通地产财团收购汇银控股。
    也有人说,这是高盛财团不忿在亨通置业上的失败,意欲阻碍亨通地产财团收购汇银控股。
    不错,高盛财团自然不甘心在亨通置业上的失败。
    花费巨额资金买入的亨通置业百分之九股票,形如鸡肋。
    高盛财团倒是想卖掉这些股份,可惜想出手却不能卖,因为这些股份都被冻结了。
    好吧,等到结束冻结期,卖出去不就得了?
    话说的轻松,现在亨通置业多少价格?
    真若等到解冻之日,或许亨通置业又会跌到三五元钱的价位。
    你妹,那不是血本无归嘛。
    无疑,高盛财团对亨通地产财团有了看法,有足够的敌意。
    但是,商业上的事情,最讲究利益,哪怕是对手。
    如果沈度来恳求高盛财团站在亨通地产财团一边,或许高盛财团手里的亨通置业百分之九股份就有了出路,转让给亨通地产财团嘛。
    亦或是,亨通地产财团成为汇银控股的新主人,是不是可以延续他与沈弼所达成的协议。
    敢不答应吗?
    那行,我站在汇银控股一边。
    乔治觉着他这种想法木有一点问题,亨通地产财团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要说新冒芽的亨通地产财团,资本市场上想跟高盛财团沾边的人,多着去了。
    南港富豪圈除了惊叹亨通地产财团实力强大,不仅成功击退英资财团收购亨通置业,连强大的高盛财团都不是对手,竟然还有能力同时收购两家规模不小的公司,崛起的速度非常惊人。
    同时,也对目前诡异的局势感到迷茫。
    此次高盛财团举牌汇银控股,到底意欲何为?
    在南港富豪眼里,高盛财团毫无疑问是强大的。
    但是,高盛财团在亨通置业上失利,无疑降低了在南港富豪们心中的影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