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王到资本王者》正文卷第三百七十一章脑子有病

债王到资本王者最新章节目录
   收购大战如火如荼,战况已经到了纵深阶段。
    全南港大凡对资本市场有点认识,或者本身就是资本市场中的一员,无不密切关注这场收购大战。
    当然也少不了品头论足,时不时与朋友、熟人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形势差不多已经明朗。
    作为主动攻击一方,英资财团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同时还兼备资金雄厚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他们把北美高盛财团拉进战团,形成强大的阵营。
    反观亨通地产财团一方,亨通置业公司即将被抢走才奋起反击,丧失了先机。
    他们是新生力量,还是比较稚嫩。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收购大战,资金消耗比较严重。
    或许,英资财团恰恰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从目前双方举牌情况分析,优劣立判。
    到目前为止,亨通地产财团持有汇银控股、台古集团各百分之十五的份额,仅为控股一方一半多一点份额。
    反观汇银控股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百分之二十九股份,台古集团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百分之二十八股份。
    从收购战进程来看,这只股票基本没戏。
    即便现在加码举牌数量,也难在短时间无法超越英资财团一方持股比例。
    再看英资财团一方,今日所持亨通置业股份恰好追平亨通地产财团所持份额。
    按照他们举牌的进度,不出意外明天将夺取控制权。
    可以断言,即便亨通地产财团果断采取措施来挽救败局,也有些来不及了。
    对于亨通地产财团这种骚操作,南港不少人在吐槽,亨通地产财团不去增持亨通置业公司股票,反而做这样的无用功,脑子秀逗了。
    不说台古集团,想追平汇银控股也要差百分之十四的份额,三家公司举牌,那也要用三天时间,这还是假设对手没有反击的情况下。
    明摆着的事情,怎么就看不见呢?
    撇开南港那些吃瓜群众的瞎操心。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尽管亨通置业股票价格很高了,但这挡不住投资者入市买入的积极性。
    到了尾市放量了,亨通置业现在的股价都八十元了,已经进入上一次行情套牢重灾区,不出意外有套牢盘在出局。
    上一波行情中,那些不幸被套牢的投资者被套怕了。
    这么高的价位,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一天解套。
    他们的忧虑,或许别人没有体验,不知道个中滋味。
    他们害怕什么?
    行情不是在继续深入嘛。
    呵呵,上一次不也这样嘛。
    还有当初的英伦投资控股,行情说变就变。
    都在指望突破一百元呐,谁知道说变脸就变脸,连给你思考的机会都没有。
    价位涨高了,危险性也在增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行情的终点在什么位置。
    所以说,不要把期望值定的太高,那样很危险。
    八十元价位往上,就是个危险区域。
    越往上越危险,历史套牢盘随时可以涌出。
    所以,相对保守的人会选择提前卖出。
    这些解套了的投资者,有些是略有盈利,有些甚至刚刚持平。
    别人卖不卖我不管,先落袋为安最安全。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能说他们的决定不正确。
    真若是变盘,那时候想卖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变盘时刻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卖股票,凭什么就你能成交?
    所以打提前量卖出股票也不失为明智选择。
    是不是真的明智,也要被事实证明才行。
    有多少投资者在牛市刚刚起步时变现出局,事实证明那只是泰山脚下的小山岗而已,错失了大好赚钱机会。
    有套牢盘出局,为英资财团吸筹提供了方便,明天还要举牌嘛。
    对英资财团来说,亨通置业公司唾手可及,没有什么悬念,至于汇银控股、台古集团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拿下亨通置业公司之后,大概率讲,亨通地产财团也就死心了。
    沈度不知道沈弼的信心从哪里来,也无需操心,他正在听取乔依娜汇报公司情况。
    “老板,咱们的产品定价太低,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全部脱销,生产基地加班加点都赶不上趟。我建议稍稍提点价格,这么大的利润全都白白丢掉,实在可惜。”
    为了对付爱立信,沈度制定了低价倾销战略,国内市场几乎不赚钱,国外产品价格翻倍。
    即便是翻倍,价格也要比爱立信低得多。
    低价战略确实让爱立信产品严重滞销,爱立信内部也研究过,即便降价销售似乎也不解决问题。
    仿照北方制造集团产品在国外的价格,爱立信产品还是赔钱。
    究其原因还在于爱立信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而北方制造集团有着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爱立信一方坚信,北方制造集团这种低价战略不可持续。
    既然自己一方受成本制约,降价空间不大,那么,不如坐等北方制造集团玩虚脱。
    北方制造集团所生产的电脑自带视窗94系统,沈度所制定的价格,仿照了他当年组装电脑价格,定价在两千到三千元不等。
    品牌机啊,你丫的卖这种价格,岂不是寸早不生吗?
    也就是说,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商可以赚钱,而后的生产商、中间商统统没有利润可赚。
    至于什么联想、华硕统统没有生存空间。
    沈度不想在国内赚大钱,但也不会亏本,微利而已。
    联想等其他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恐怕就受不了了,资金投入进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赚回来本钱?
    一不小心全打水漂了。
    至于国外产品,更是没有立足之地。
    总体上沈度还是赚钱,从南港卖到全世界的产品,统统在内陆价格基础上翻番。
    而且总的策略是国内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产品销售到国外。
    这个时期国内百姓钱不多,没必要推出太多的产品。
    市场慢慢培育,生产线还在继续扩大,一切都不是问题。
    卖到国外的电脑价格比内陆价翻番,看上去很高,其实也不过是ibm、英特尔卖价的六七成而已,
    大家都是同样的产品,价格差距这么大,消费者凭什么买高价电脑?
    北方制造集团的产品迅速脱销,相对应的是其它品牌严重滞销。
    尤其是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北方制造集团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至于北美市场则铺货少一些,价格略高一些。
    所以,北美市场影响没有欧洲那么大,只是沈度的牵制手段而已。
    无论是ibm还是英特尔,你们必须降价,否则,嘿嘿
    美国人的尿性,沈度知道一点,不要逼得太紧,温水煮青蛙。
    第一步嘛,先把他们利润拉下来。
    “短期赚钱很重要,但是,市场占有率更重要。你卖一件产品赚一百元,我卖十件产品也赚一百元,你的产品不会持续,而我的产品却大受欢迎,久而久之这个市场上也只有我能生存下来。眼光放远一点,再说了,我缺钱吗?乔副总裁,你要掌握一个原则,大凡我们所介入的产品,统统都是白菜价,要让别人没有活路。”
    沈度心里所想,当然不会说给乔依娜听。
    扯美国人的后退,那也只是自己内心所想,赤裸裸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好吧,不能说没有道理,市场占有率永远是主题,那就加快扩充生产线,买的多同样赚钱。再就是加快上游关键零部件自给率,降低成本。”
    不得不说沈度雇佣乔依娜赚大了,毕竟当初公司刚成立,一般高端管理人才不会搭理他。
    更别说现在还是插座之一,而且还是唯一舶来品。
    虽说不是正品,时不时也会见缝插针。
    “这就对了嘛,先把晶圆制造这一块开起来,加快芯片制造进度,把几个高端技术补齐了,防止别人掐我们的脖子。”
    现在只是刚开始,等到对手感觉到压力,估计就要有动作。
    在米国资本力量很强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政治。
    当然,有可能是自己吓唬自己。
    只不过按照沈度谨慎德行,提前预防也是必然。
    “这些事情已经在做了,那些收购的小公司或许项目单一,规模不大,但汇总起来也差不多覆盖上游高端领域半个行业,只不过有些项目还要等一等基地建设进度。”
    这都是早已计划好的事情。
    收购大公司有其优势,公司技术力量充沛,专利技术多,但是,沈度不想弄出太大动静引人关注。
    所以,深度投资公司专门对小公司下手。
    小公司劣势在于,或项目单一或规模有限,技术储备不多。
    但是,多收购几家不也一样嘛。
    数家公司顶上一家大公司,技术储备叠加起来也不少。
    关键在于,没有人关注那些小企业。
    “这我就放心了,低端产品内陆不缺,怕就怕高端领域被人掐脖子。从别人嘴里抢饭吃,自己就要有被打压的觉悟,这都是有先例的,不说你也知道。咱们起步晚,只能用笨办法用钱砸,留着钱也没有多大用处,现在钱还算结实,过些年各国争相印钞票,千亿资金看上去很多,干不了多少事情。”
    沈度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被乔依娜捕捉到了。
    “你的意思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沈度冷笑不已,这还用说嘛。
    “这是美国人的一贯手法,宽松货币而后收缩货币,反复运作收割全世界。大家都要生存,你印钞票我也不能闲着,你来我往这世上的钞票越来越多,反正美元已经与黄金脱钩,印钞票几乎没有约束力。”
    这种简单道理,乔依娜不可能不明白,只是自己忙得滴溜转而没有多想罢了。
    “按照这种说法,闲着收购一些企业看上去花钱多,其实蛮划算的。深度投资公司从零开始,没有技术积累,总之是要收购现成的企业。晚收购不如早收购,等到钱毛了,深度投资公司的扩张期也过去了。”
    乔依娜的话,表明她已经完全理解让沈度意图。
    沈度只会说,亲自干没有那本事。
    乔依娜就不一样了,只要她领会了沈度意图,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