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770章超级光脑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塑料的种类其实很多,也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是现代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类型,百姓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和各种塑料制品打交道。
    所以这是一个具备非常广泛用途的材料类别,他旗下的华夏国际石化公司就是塑料材料的巨头之一,在全球塑料材料领域占据的份额还是非常大的。
    至于基石材料公司,倒是没有塑料领域的材料,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没有太高技术含量,利润率低的产品,是不屑于去做的。
    如果他真的打断推出一系列和塑料性质差不多的材料用来取代塑料材料的话,那么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的业务将会进一步的萎缩。
    本来他们的石油燃料业务就被砍了一刀,现在他们的塑料业务又要被砍一刀,可以说,这家公司是他旗下最命运多舛的企业了。
    而且这些劫难还不是来自于其他竞争对手,而是被自己老板新奇的想法给整到如此地步,说起来真的是一把泪。
    如果从维持旗下业务稳定的角度来说,赵一这么折腾纯粹是瞎搞,估计很多老板都不会这么干,但是他觉得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塑料制品肯定是有其优良的特性,在工业和日常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清理是不可能的,但是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略的存在。
    而且目前塑料制品虽然是华夏国际石化公司重要的业务,但是他们并没有一统江湖,在全球塑料市场的份额并不是特别的高。
    因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除非是特种塑料产品,虽然技术高,利润率也高,但是市场规模其实并不大。
    如果由摇光环境治理公司来生产几乎替代全部塑料的各种环保材料,那就等于是几乎将所有原本属于塑料的市场个吃下了。
    作为老板,这么做带来的好处要远远比维持原来的塑料市场要大得多,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这个都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至于华夏国际石化公司,只能委屈自己,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塑料业务出售,让其不至于亏本,至于业务萎缩如何找补,就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了。
    也许他们在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下,能够迸发出无穷的创新能力,从石油工业里面,寻找到新的业务,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他自己,都是没有想过拿出新的技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业务适合华夏国际石化公司,就连他们的肥料业务,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并且做出成绩的。
    虽然技术方面赵一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寻找市场方面,他也不是万能的,这需要企业自己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察觉到新的业务方向。
    就算是找不到新业务方向,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我国对石油的依赖,这一点很重要。
    石油进口不同于其他的矿产进口,其他的矿产其实回收工作做得好,可以循环利用,现在看似进口量很大,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凭借总体存量就可以实现内部循环。
    而石油大部分衍生产品都是一次性的,想要循环利用难度很高,这也是为什么说石油相关的产品,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大的原因。
    从来没有听说过钢铁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这种金属材料很容易回收,经过废料冶炼,重新进入到工业领域,这是石油衍生产品无法比拟的。
    想清楚这些之后,他对魏东来说道:“既然你们的环保材料获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那么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也许还有更多的惊喜。
    回去之后,你们可以列出所有可能需要环保材料替代的材料领域,将清单给我看,我有空会研发出来相关的环保材料。”
    魏东来听到他这话,脸上顿时出现了笑容,老板这是要给自己寻找更多的财源,这对长期处于亏损的摇光环境治理公司来说,非常的很重要。
    至于老板有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些材料的研发,魏东来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毕竟老板的神话奇迹到目前还没有被打破过,信誉自然是非常的坚挺。
    随后,赵一详细的听取了他们关于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黄土高原以及最近才开始的黄河治理工程,以及已经开始一段时间的海水淡化项目。
    所有的项目都在按照计划节点在走,目前各项工作都非常的顺利,不过他们又向天枢机械公司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花费了1000亿元。
    按照官方对黄河治理工程的要求,他们其实不用那么着急,但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内部的时间节点来说,就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
    加上黄土高原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两项加起来,对机械设备需求突然就增加了很多,员工人数也比之前要增加不少。
    好在去年玄天科技公司赚了不少钱,加上塔里木盆地的耗资降低不少,不需要赵一拆东墙补西墙,直接从玄天科技公司这边支出一笔费用就可以。
    至于从银行贷款,摇光环境治理公司还不敢那么做,主要是他们的业务亏损太大了,如果使用银行贷款的话,那亏损程度会更大。
    银行倒是不担心他们还不上钱,虽然作为企业独立个体来说,摇光环境治理公司是无力承担巨大的还款能力,资产产出目前也无法弄到太多的贷款。
    但是摇光环境治理公司不属于独立的法人,是个人独资企业,本质上和路边开的饭馆没有太大的区别,作为公司老板,具有无限连带责任的。
    也就是说,就算摇光环境治理公司还不上钱,想要倒闭也是不行的,欠银行的钱,还是需要作为老板的赵一来补齐,想要破产逃避责任是不可能的。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干,前面也说过,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巨大的风险,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么做是最好的安排,只要做到风险可控,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以他庞大的资产规模,就算是某个公司出现了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不会一下子就将自己整垮。
    因为他的产业几乎遍布全国个各行各业,只要我国的经济规模还在,他旗下的资产规模就不会降低,这是他敢这么干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刚才说的塑料材料替代问题,虽然华夏国际石化公司会蒙受巨大损失,但是摇光环境治理公司能够获得比他们亏损更多的利益,总体上还是利益大于亏损。
    而作为独资企业,这种拆东墙补西墙就要容易的多,因为本质上都是属于自己的个人产业,不属于公司产业,资金调度就要方便的多。
    在和积木软件公司开会的时候,赵一比较关心他们的智能城市大脑项目的进展情况,这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如果不如意的话,积木软件公司这么多年的努力有点得不偿失。
    为了能够让智能城市大脑尽快得到应用,现在的运营方案就是中国房屋公司来承担智能城市大脑的运营,至于收费方式也是非常的复杂。
    涉及到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费用,则是由中国房屋公司向政府部门收取,涉及到商业领域,则是向商业企业收取费用,居民领域的付费业务也是直接向居民收取。
    由于收费途径非常的复杂,涉及的工作非常的庞大,积木软件公司是很难做得到,因为他们充其量是一家软件公司,员工规模就那么大。
    所以这件事情,还是得中国房屋公司来做,因为他们本身就需要维持庞大的物业运营团队,针对商业企业和居民收费,要容易很多。
    至于政府收费项目,就更加简单了,中国房屋公司和当地政府直接谈就可以,至于会不会扯皮,这个肯定是有可能的,谁都想免费获得别人的服务。
    但是中国房屋公司的租户里面,有一项费用是向当地政府缴纳的社会公共服务费,而这项费用也是中国房屋公司一并收取,然后转给政府财政部门。
    这就相当于有一笔数额不小的钱是需要经过中国房屋公司的手,如果想要赖账或者是扯皮,这笔钱也有的扯了。
    而积木软件公司则是收取智能城市大脑的项目费用和后续服务费用,剩下的就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赚的少了点,但是却要省心的多。
    当然,中国房屋公司愿意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情,肯定是有利可图的,如果让他们义务来做这件事情,他们也不愿意干,这些都是有成本的。
    除了收费上的困难之外,还有搭建整个智慧城市,都离不开中国房屋公司的深度参与,很多智能硬件的采购方就是中国房屋公司。
    可以说,想要真正的实现智慧城市,中国房屋公司是绕不过去的坎,积木软件公司目前的策略,对他们自身来说是最有利的,不然他们自己是很难玩得转。
    目前他们的智能城市大脑正处于大规模测试阶段,涉及的城市人口高达5000多万人,如果这个测试结果比较完美的话,下一步就会进入到正式运营阶段。
    测试阶段积木软件公司是收不到钱的,因为测试阶段也不会向服务对象收费,作为中间商的中国房屋公司自然也不愿意自己掏钱来支付费用。
    只有等到正式运营之后,能够收取到费用,中国房屋公司才会将之前建设费用给付清,同时还会持续支付积木软件公司服务费用。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积木软件公司承受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因为智能城市大脑的硬件成本就非常高,毕竟是需要满足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的运转。
    这需要的算力非常的大,而且为了城市信息的安全性,还不能够使用星汉科技公司的云计算平台,需要和一般商业平台做切割。
    为了保证智慧城市大脑全天候稳定运行,积木软件公司自己研发出来了一种新的算力架构,和北极星公司的超级智能计算机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他们目前算力的成本来算,基本上达到了每人1000元的程度,这就意味着服务5000万人口,需要硬件算力高达500亿元。
    这对于他旗下其他公司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积木软件公司来说,这笔费用就非常的庞大了,他们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全部被榨干了。
    他们本来就在研发智能城市大脑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费用,赚的钱其实并不多,现在全部投入到这里面,对他们来说压力非常大。
    对于他们的算力成本,赵一觉得还是偏高了,虽然可以通过好多年慢慢的赚回来,但是对于城市运转来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