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664章军事大发展[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企业,其实一直在研发攻坚当中,逐步解决制造当中的难题。
    其中基石材料公司的实在是太给力了,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来符合要求的航母材料,才让研发周期如此短。
    建造航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不仅仅只是外面的壳子材料,还有内部各种零部件的材料,有时候也需要根据航母吨位不同,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核动力材料以及内部输电材料等等,如果是较小吨位,可能使用较为常规的材料,就能够达到目的,毕竟需要的动力能力并不需要特别的强。
    但是吨位提高到了20万吨,之前的常规材料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满足输出总功率的要求,需要进行特殊材料的研发,才能够满足要求。
    可以说,能够设计制造出来如此先进的航空母舰,基石材料公司应该立首功,随着基石材料公司各项材料的突破,后面的环节才能够得以进行下去。
    可以说,我国军事装备能够大发展,基石材料公司的功劳占据至少一半,因为先进的军事装备,必然需要用到先进的材料。
    基石材料公司不仅仅需要抗下几乎所有的军事装备先进材料的研发,而且还要同时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材料研发。
    所以基石材料公司是他旗下企业里面最为忙碌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规模已经高达15万人,几乎每年毕业的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都被他们搜罗一空。
    也是我国研发人员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旗下研究所数量高达上百家,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材料领域。
    不管是从研发人员规模,还是创造出来的产业规模,都是世界最大的材料研发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材料巨头。
    其实这些造舰计划,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是非常大胆的,打破了常规海军军事装备发展步骤,敢于进行新的尝试,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步伐亦步亦趋。
    当然,这样的大胆创新,其实也会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不过他们拥有全套模拟系统,能够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考虑非常多的因素,将风险减低到最低限度。
    只是如此大胆的计划,怕军方接受不了,或者是由于造价太高,怕军方不愿意掏这笔钱,所以他们不得不降低自身的利润率。
    按理说,像12万吨级的航母,卖出100亿元一艘,绝对不算是高价,但是为了让军方不觉得价格太高,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卖出80亿元的价格。
    而像20万吨级别的航母,按照市场价格,绝对是需要200亿元以上,但是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卖出了180亿元的价格。
    对于这种行为,赵一都是不置可否,虽然这么做确实压缩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利润,但是总体上对我国国防军事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他本身就对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没有太大的利益诉求,只求他们能够凭借自己,安安稳稳的发展下去,不需要他另外注资就可以。
    所以针对他们的让利行为,赵一既没支持,也没反对,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策略来,只要不影响他们的下一代军事装备的研发就可以。
    因为这些军事装备都非常的复杂,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是压缩了自己那一部分的利润,对于提供零部件和材料的企业来说,利润基本上是正常的。
    而提供这些零部件和材料的企业,绝大部分还是他旗下的企业,少部分是国有军事研发单位提供的,总体上还是有比较可观的利润。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所处的位置,基本上是军事装备概念的研究、设计、集成和制造,很多零部件、材料、组件等等,都是进行外包研发的。
    如果整个系统都是他们自己完成,以他们的人员规模,根本就做不下来,到现在,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研发人员规模也才只有5万多人。
    而他们需要进行的军事装备研发任务却是非常的多,涉及到海陆空方方面面,以他们的人员规模,只能进行有限的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剩下的大部分是用于设计。
    不过为了配合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建造计划,很多配套企业和机构,都纷纷将自己的配套生产企业建立或者干脆搬到南昌。
    这让南昌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军事工业重镇,仅军事工业产值规模就达到了每年2000亿元的规模,未来随着国防预算的增加,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除了军事装备研发制造之外,另外一项任务,就是进行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这项工作为他们创造了不菲的收入。
    像前面提到过的智能眼镜民用化,这一块没有让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来弄,而是直接让玄天科技公司在做。
    但是像单兵战衣,里面涉及到许多技术,都是值得进行民用化研究的,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为此推出了好多相关的民用化技术,在高端服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的民用化技术,他们会选择自己制造出售,有的则是直接进行技术授权,收取专利费,例如单兵战衣的民用化技术,就是授权出去的。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例如战机飞行员使用的全息头盔,则是被开发成为各种游戏辅助装备,甚至还进行了玩具授权,消费市场还不错。
    所以很多时候,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在出售军事装备的时候,进行很多让利行为,但是通过军事技术转化,能够为他们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甚至有许多企业为了承接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民用化技术,干脆就在南昌建立相关的企业,从而集聚了数量不少的民用工业企业。
    对于他们这种多元化经营,赵一也是默认了的,因为单纯的依靠军事装备,其实就限制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发展。
    因为每年国防预算都是有数的,需要支付官兵的薪水、日常生活和训练消耗、军事装备维护等等,剩下的才会用于新装备的购买。
    只有让其放开手脚,不局限于军事装备领域,才能够有更多的可能性,就像他们现在成立的民用技术部门,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他们的民用技术部门,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00亿元,规模虽然和他旗下的其他企业没法比,但是在外面,也是非常不错的表现。
    除此之外,就是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将自己的外贸型军事装备,尽量卖到更多的国家,拿下更多的军事装备订单。
    只是作为新晋军事工业巨头,各方面虽然表现很好,但是军事采购不仅仅单纯的看军事装备先进程度,更多的还要考虑政治因素。
    所以去年全年,他们的外贸收入只有150亿元,虽然和其他军事工业巨头相比,无法占据头名的位置,但是也算是榜上有名,算是不错的表现。
    影响军事装备销售的,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实战表现,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出售军事装备的国家,一般都是政治相对稳定的国家。
    目前还没有开放给交战双方出售军事装备的许可,这就导致短期内,无法将他们的军事装备投入实战,也就无法有更加具体的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YLK这个地方,作为我们的桥头堡,如果未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也没有太大的损失,毕竟还能够赚取很多经济利益。
    如果未来这边真的有很大变化,那么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军事装备将有机会和鹰酱的先进军事装备一较高低。
    这样既可以让自己的军事装备参与战争实践,得到更多实战化数据,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对我国未来的军事装备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同时又可以让我们的军事装备成为焦点,至于会不会是被虐的那一方,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还是非常自信的,认为自己这边绝对比敌对方更加出彩。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