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654章搞定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林启怀和秦素两人的惊讶被赵一看在眼里,他倒是觉得不足为奇,反而是在一旁的林和霞看到父母的样子,内心有点不满。
    还是女生外向,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而且他们也不需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更是对这些东西不在乎了。
    虽然这个承诺算是口头上的,什么时候执行也不清楚,赵一并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但是她还是不想让赵一这么做,因为没有必要。
    首先她自己手里的钱足够她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大额财富对她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一天还不是三餐,睡觉的地方还不是一张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其次就是担心他们之间的感情变成一种交易,虽然他们的感情是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但是里面有何尝没有利益的纠葛。
    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林和霞不想因为这些资产问题而导致自己这边更加弱势,虽然她相信赵一的人品,但是在她自己心里过不了这个坎。
    最重要的是,如果她父母以及家族的人都相信这承诺,反而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今后总有人会怂恿她让他执行这承诺,以便于家族里的人能够分享到利益。
    她家族里面的人虽然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是要说过上奢侈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有资源的就从政,没资源的就弄个闲差做做,从商的人仅有她的弟弟一个人打算如此干。
    这倒不是说他们没有从商的资源,而是现在国内其实对这一块管的比较严格,赵一的很多建议其实在政府层面默默的在接受和执行,对国内政治生态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不依靠政治资源来从事商业活动,那么想要和商界老油条同台竞技,他们不一定就能够竞争得过,有些商业知识也是需要积累的,并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够成为商界大亨。
    而且目前国内的商界两巨头,一个就是赵一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另一个就是以国资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产业群,第三者虽然有一些,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繁荣。
    前面也说过,这些民营企业,要么就是资本不足,要么就是技术落后,甚至在管理上也不一定就很先进,所以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大潮中,都是起起落落,能够剩下来的就不多。
    而且现在能够做大的民营企业并不算很多,大部分还是一些中小企业为主,可是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以及就业岗位的相对充足。
    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也是迅速提升,想要依靠压榨劳动力来实现资本积累越来越困难,这也是造成他们很难进一步扩大经营的根本原因。
    他们想要从中小企业进化到大型企业,还需要在自身管理上、技术上以及人才培养上面,都需要做出改变和创新,不然要么勉强维持原状,要么就不复存在。
    对于这个现象,赵一其实早有预料,前世国内的民营资本就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积累自己的原始资本,逐渐从家庭小作坊做成大型企业。
    但是他并没有觉得这种情况有什么可惜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大浪淘沙,让具备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而不是遍布全国数之不尽的家庭作坊式工厂。
    这些家庭作坊可能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没有什么贡献,可能他们还会贡献一些外汇收入。
    但是这些对赵一看来都是建立在高强度劳动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甚至剥削程度比起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还要更甚。
    虽然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祖国的梦想,摆脱百年屈辱的历史,重新成为全球最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但是能够不建立在高强度劳动剥削基础之上以及资本剥削基础之上的复兴,又何必去满足一些人的富豪梦而采取哪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呢。
    虽然这个想法在别人看来,就好像只能允许他赵一自己成为超级富豪,不允许其他人成为超级富豪一样,有点不得人心。
    但是他可以自豪的说,他能够成为超级富豪,绝对不是建立在剥削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实实在在依靠自己的脑力劳动来创造出来偌大的局面。
    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依靠劳动剥削来完成的资本积累,其实就是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将大部分人的财富集拢到少部分人的手里。
    如果这些先富起来的人,能够好好利用积累起来的财富,用于发展科学技术,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从而将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也不是不可以,那样对提高国民发展待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就相当于利用前期的辛苦工作,来换来后期的相对轻松和富足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先苦后甜是肯定的。
    虽然也有相当一些企业家没有忘记这个使命感,但是绝大部分资本家,其实已经彻底成为彻头彻尾的资本家了,没想着发展国内,反而千方百计的想要转移资产,给别国做贡献去了。
    这也是他看不起国内资本家,除了剥削国内普通民众之外,在外面就就像是一群温顺的羊,不仅不能让国内实现经济发展的跃迁,反而让国内的民众越过越觉得不如父辈。
    虽然父辈的物质生活并没有那么丰富,但是那是那个年代物资贫乏,就算手里有钱,也不一定就能够购买的了,需要凭票购买。
    而他们的儿子女儿们长大之后,虽然不需要凭票购买了,但是发现除了能够混个温饱,其他的却离他们越来越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房子,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
    当然,赵一也知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住在北上广深,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却可以通过产业平衡政策,让绝大部分民众在自己的家乡就可以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还是资本集中在一小部分手里,这些资本不用于做有意义的事情,反而拼命炒高资产价格,从而在资本层面进一步剥削普通民众。
    也有人说,为什么别人能够富起来,而你们却不能,这就涉及到资源的问题,看看那些富起来的人,哪个背后本身就没有资源,让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去创业,其实和自杀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不仅仅只是说他们的知识层次问题,而是手无寸铁的的普通百姓,如何竞争得过手握资源的人群,这就是现实,而且从资源总量上来说,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成为富翁。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赵一才会拼命的发展自己,而不是去成就一小撮人的富裕,如果那样的话,和三哥又有什么区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不仅仅在发展自己,还给出了许多政策建议,让政府不停的完善国内经济发展政策和律法,从根本上解决无序发展以及钻空子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企管理,同时也避免有人做国企这个粮仓里面的硕鼠,赵一才会让自己旗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全程参与到国企改革当中去。
    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规范国企管理,积极的投资这些国企,引进新的生产和管理理念和流程,上线具备更加严格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日常化。
    现在这些国企正在逐渐完成智能管理系统的部署,别说是上线这些管理系统的企业了,就是国资委也能够在线实时了解下面各个国企的经营状况。
    这样对国企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更加规范,虽然不敢说完全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但是绝对拥有巨大的作用,这一点还是能够保证的。
    所以林和霞家虽然是官宦之家,但是想要在商业上面取得成就,并不算容易,因为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是那些本就比较弱的中小企业,而是他们两大巨头。
    也许他们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商业活动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想要成长为大型以及巨头企业,那就是痴心妄想。
    所以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资产,对于林和霞家族来说,拥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只要他们能够从中分的一小杯羹,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大补。
    林和霞和他朝夕相处如此之久,他的理想虽然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并没有对外说过此事,但是从他的行为当中,也有切身的感受。
    而且久而久之,林和霞也受到了他的影响,考虑问题并不是完全的商业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更多普通人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你有这个心就可以了,这个资产我可是不要,给了我也没有什么作用。”林和霞抱着赵一的胳膊,笑着说道。
    看到赵一还想说什么,林和霞直接在他的胳膊上面隐秘的掐了一下,让其不要再说这些,让赵一的话到了喉咙又咽了下去。
    林启怀和秦素两人看到他们俩的表现,原本严肃的脸色,瞬间也缓和下来了,毕竟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能够理解他们希望长时间在一起的心情。
    “你的心意我了解了,至于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这笔资产给林和霞并没有任何好处,只会为我们徒增烦恼。”林启怀说道。
    任谁见到如此庞大的资产,都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心动,但是仔细考虑了一番,林启怀还是决定不接这个为好,所以干脆就拒绝了。
    一方面他不想要因为这些资产让自己的女儿难做,虽然这些是给自己的女儿,但是大家族里面,有时候是身不由己,除非彻底和家族断绝往来。
    另一方面则是财不配位,必遭灾殃,林和霞虽然这些年成长了不少,但是掌控如此大的财富,不一定就能够驾驭的了。
    这不仅仅只是管理这些财富,还需要有能力保护好这些财富,不然的话,面对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烦恼,这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启怀说得对,我们又不是缺吃少穿,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坐在一旁的秦素听到老公如此说,也跟着附和道。
    赵一听到林启怀和秦素如此说,想要再次劝说一番,毕竟他们不接受,总不能自己顺势就答应下来,这样就显得没有诚意。
    不过还没有等他开口,坐在他旁边的林和霞率先开口道:“你呀,就听我爸妈的吧,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今后就不要再说了。”
    听到女儿如此维护赵一,林启怀心里并不是滋味,只是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