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647章遇袭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其实这种走过场并不是要看出大问题,如果真的有大问题,这样看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一切了。
    既然如此还要这么做,主要还是刷存在感,这边林和霞也是不常来,既然来了,就要到处走走看看,表示对这边的事情非常重视。
    如果真的要查问题,肯定是从总部派遣人员过来暗访,甚至为了避免单个暗访人员被收买,会派遣好几批。
    所以两人今天走了一天,其实并没有特别的仔细,都属于走马观花,倒是让澳门房屋公司比较紧张,生怕林和霞有哪些方面不满意。
    别看他们在澳门可以呼风唤雨,其实说到底也就是澳门池子浅,拿到外面去,其实澳门房屋公司的体量也算不上多大。
    就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在香港的好几家企业,不管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都远远超过澳门房屋公司,这一点澳门这边的工作人员还是非常明白的。
    所以对林和霞来澳门的次数如此稀少,他们也是毫不意外,这次也是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希望能够将自己这边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毕竟谁都想要在上级领导面前露脸,这样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印象分,如果有点理想的话,还想要跳出澳门这个池子,去更广阔的天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更何况刚刚宣布执行轮换制度,虽然平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总部那边都能够实时了解这边的情况,一般来说功劳是无法抹杀的。
    但是在功劳差不多的情况下,关系亲近的人,或者入了总裁法眼的人,肯定有更多的机会,这一点不管如何公平都是存在的,再严格的制度也不可能连这点操作空间都没有。
    如果不是林和霞吩咐他们不需要过度担心,这次来真的只是看看,不然的话,他们真的要鞍前马后,虽然有点狗腿子的味道,但是至少表了忠心。
    就像这次,他们的车队已经行驶了一段距离,这些工作人员才开始上自己的车,打道回府,这也算是做给别人看的。
    “今天跑了一天,也累了吧?”
    赵一和林和霞一起坐在后排,看到林和霞脸上有一丝倦容,关心的问道,这一天真的是马不停蹄,基本上没有休息一下。
    不然凭借一天的时间,那能够看完如此多的地方,就算是走马观花,也需要走许多的路程,疲累是难免的。
    “是有点,不过看到这边的情况表现的都非常出色,澳门房屋公司的业务基本上也算是走上正轨,很多项目都处于盈利状态,终于不需要总部那边投入大量的资金了。”
    “这边就这么大点地方,不管开发还是运营,难度都不是特别大,之前他们只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式。
    这次我们也看了不短的时间了,澳门繁荣稳定的基础算是打牢靠了,未来只需要按照现在的路线执行下去,经济持续繁荣基本上也没有问题了。”赵一说道。
    “嗯,只是香港那边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起澳门,还是慢了些,特别是在人均收入上面,将来差距肯定会进一步拉大。”林和霞说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香港的人口是这边的20倍左右,加上香港本身地理位置的限制,想要更进一步,难度还是挺大的。
    特别是内地经济持续繁荣,经济更加开放,香港作为桥头堡的作用会越来越弱,贸易中转业务也会也来越少,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香港想要发展,还是需要着重于服务业和金融业,兼顾贸易中转业务,不过在人均上面将来还是无法和这边相比的。”赵一说道。
    其实人均多少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居民幸福感的高低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能够单纯的以人均gdp来判断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
    前世香港人均确实不算低,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压力很大,生活的很憋屈,类似的情况还有内地一些城市。
    这里面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住房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他特别注重房地产这一块,不希望这一块完全市场化,让小民也能够生活的有尊严。
    当然,仅仅是这样并不完全化解这个问题,毕竟相比起压力来,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能够获得相比起其他地方高得多的薪水,还是有大量的人口涌入一线城市。
    所以他还特意强调了经济平衡,尽量让省市的经济相对平衡,允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能够特别大,这一点非常重要。
    像前世那样将产业扎堆设置在一线城市,只是繁荣了当地经济,大部分土著相对受益,其他大部分打工人,得失之间很难算得清。
    别看他在京都的产业规模非常庞大,如果京都人口太多,生存压力太大的话,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一些产业撤出京都。
    反正对他来说,区位优势固然重要,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他旗下的产业除了一部分确实严重依赖于贸易优势,但是大部分还是凭借着硬实力获得了市场的。
    这些产品根本就不愁市场短缺,不管是到哪里,都不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繁星软件公司。
    不管这家企业搬到哪里,他们的市场也不会因此萎缩,这就是他这么做的底气所在,城市因为他的企业而繁荣,而不是他的企业因城市而繁荣。
    其实他在京都的产业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这么做,例如繁星软件公司以自动驾驶业务为核心的子公司,就不在京都,而是放到了西安。
    而恒通通信公司的智能手机业务也不是放在京都,而是放在了安徽,这些都是有意识如此做,每一个省都需要给予优势产业。
    让这些省份凭借着他旗下的优势产业积累一定的财政实力,才能够更好的为当地打好基础,从而具备产业发展的能力。
    就算是贵州目前的交通条件很差,星汉科技公司还是在那边建立了大量的数据中心,他旗下的企业的数据备份和云数据存储,都是放在那边。
    像河南省,具备人口优势以及地理优势,发展制造业是非常合适的,将华信精密制造公司总部放在河南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虽然现在看来华信精密制造公司还相对弱小,但是对解决劳动力就业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开出的薪资也不低。
    更重要的是,未来还会有大量的制造业务转移到华信精密制造公司,让其负责产品制造,业务只会越来也多。
    其他的暂且不说,玄天科技公司旗下刚刚成立的创新工坊,在中级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短短十几天的功夫,就为其提供创新性设计1万多件。
    这些产品的制造,都是由华信精密制造公司负责制造,然后由商通贸易公司负责销售和宣传,而创新工坊这边则是出品牌和设计,各司其职。
    这样分工也符合创新工坊的定位,不需要招募大量的制造业人员和销售渠道人员,只需要招募设计人员以及市场调查人员就可以,员工人数大幅度减少。
    不过林和霞能够认真的思考香港的前途,说明她已经将香港视作她的基本盘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考虑。
    就像赵一,为了能够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能够让全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而不是让一小部分资本家获得,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只有在乎这些,才会思考这些地区的未来,不然以资本的流动性,此地不宜留自有宜留处,虽然可能有所损失,但是依然可以混的风生水起。
    其实赵一也认真思考过关于香港未来的问题,只是虽然有许多办法,但是都不适合用在香港这个地方,除非这边彻底纳入到内地管辖,不然他绝对不会过多的参与。
    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已经是他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了,而且也不是以高新技术等方式进行支持,还是基于传统的业务。
    唯一的不同就是加快香港产业走出去,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益支持香港本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例如香港电讯公司、香港时光院线公司。
    这次刚来,赵一也建议让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涉足更多的领域,不局限于现在的业务范畴,除了让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之外,又何尝不是为了香港的未来考虑。
    以我国这些资本家的表现,窝里横倒是一把好手,一到外面就是一个怂包,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除了炒高资产价格,其他作用也不会很多。
    所以他对于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涉足更多的业务并没有心理压力,甚至抢夺其他人的市场也没有特别的感觉。
    就在赵一和林和霞坐在车上讨论香港的问题,突然发现车子出现激烈的晃动,然后爆炸声传了进来。
    吓的林和霞直接就趴在他的胸口,如此明显的爆炸,显然是冲着他们来的,好在他的座驾实在是太厉害了,除了晃动几下之外,就没有任何事情。
    随后外面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让本来夜色渐浓的街头,变得彻底混乱起来,很多无辜的市民和游客只能抱头鼠窜。
    而他的安保人员为了避免在街头上发生激烈的枪战,没有第一时间下车和对方展开激烈的战斗,而是选择待在车上,凭借车辆本身出色的防护力,抵挡第一波攻击。
    这样虽然不解气,但是却可以让对方将主要目标放在他们的车辆上面,避免在街头乱扫射,伤及无辜。
    当然,如此做法,也是对自己乘坐车辆的防护力非常自信,相信对方凭借普通的炸弹和枪支,是无法攻破他们乘坐的车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方对着车辆进行激烈的扫射后,发现几乎没有任何效果,炸弹也无法破开赵一乘坐的车辆。
    这让他们预感到计划可能要失败了,也不再做无用功,直接选择趁着渐浓的夜色撤退,希望能够躲过赶来的执法人员的追查。
    由于他的座驾实在是太特殊了,和周围的安保人员的车辆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这次的火力主要还是针对他的座驾。
    林和霞只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阵仗,出现一丝慌乱,后来看到赵一淡定的脸庞以及汽车内部毫发无损的状态,情绪也就很快稳定了下来。
    虽然听到外面的枪声逐渐稀疏,但是不管是他还是安保人员都没有第一时间下车追击,他是不想犯这个险,毕竟身边还有林和霞在。
    而安保人员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护他的安全,对敌人的追击属于次要任务,在不确定他的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轻举妄动。
    而且就算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