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546章建造超级光子计算机[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有余而补不足”,这个理念赵一还是信的。
    也正是有着如此的顾虑,他到目前在人类能力提升上面的技术开发都非常的谨慎,如果硬要说的话,智力药剂和身体免疫增强药剂勉强算是。
    只是这种程度的改变并不大,他才比较放心的将这种技术放出来,但是更高级的技术,他的胆子就要小得多,至少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是不会拿出来的。
    常怀敬畏之心,这是赵一前世就秉持的理念,虽然他现在手里有了金手指,并且凭借着金手指创下了如今偌大的局面。
    但是前世的谨小慎微的习惯还在,并没有因为金手指带给他无所不能的感觉而自大,反而比前世表现的还要谨慎得多。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开始的,越是重大的影响事件,越是不容易在最初看出来,直到转折点的到来,想要在亡羊补牢,就难如登天。
    只有一直秉持着谨小慎微的心,才能够走好每一步路,而每一步路都走好的情况下,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是最差的,遇到的难题,也有可以解决的方案。
    按照工作安排,赵一自己亲自做的工作,就是对初级人工智能进行升级改造,这个工作是无法假手他人,只能是他自己干。
    至于超级光子计算机,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情并不多,他只需要将框架搭建好,所有研发制造流程设计好,然后交给高端机器人来完成就可以了。
    要知道想要建设一台超级光子计算机,并且填满整个私人实验室地下二层,需要的计算单元至少也是上十万个。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无法请外面的人来帮忙,毕竟牵扯到的技术机密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天工精密仪器公司都没有整体性的技术。
    他们在协助赵一研发光子芯片的过程中,只是对光子芯片上的各种零部件微型化技术研究的比较好,能够帮助他制造这些光子芯片所需要的零部件产品。
    至于光子芯片的整体设计技术以及新的逻辑方式,赵一都是没有告诉他的,甚至光子芯片的成片制造技术,也是通过实验室的设备完成的。
    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赵一要敝帚自珍,而是因为目前社会上对光子计算机的需求并不大,还没有必须要商业化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科学研发都需要一个过程,虽然结果是最重要的,但是过程当中的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往往决定后续科学文明发展是否稳固。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并不弱,在国际竞争当中已经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而且也没有到必须得变革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和之前那样,急于求成,时间是在我们这边,完全可以让这些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慢慢的进行研究。
    现在赵一并不担心我国的经济和工业问题,因为这两方面,我国现在都处于领先位置,只要各个领域按部就班的运作下去,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真正让他感觉到忧心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国内民众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赵一现在的社会地位很高,很难亲身经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但是前世他虽然是知识分子,上过大学,但是他的很多朋友其实知识层次并不高,从他们的身上,他能够感受到许多的无奈和挣扎。
    这里面不仅仅只是经济物质上的挣扎,还有来自于知识欠缺造成的思想混乱和痛苦,而且越是有自己想法的人,越是不想摆脱底层思想禁锢的人,生活和工作越痛苦。
    因为冒头的人往往显得格格不入,要么意志坚定走自己的路,要么就会随波逐流,彻底丧失了原来的初心,接受现实生活的安排。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唯有将整体社会知识层次给提上来,但是这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想要一蹴而就,并且想当然,是不可能做成的。
    前世虽然也有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时间线拉得很长,经历了两三代人,才慢慢的改变了这种状况,而这个年代,很大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让中国教育公司开展扫盲运动,并且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了能够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甚至还推出了补贴奖励措施。
    按照常理,免费教你东西,就已经是善举了,万万没有还需要额外掏一笔钱做奖励的道理,只是赵一的目的不一样,才有了不一样的行事方式。
    赵一让中国教育公司开展扫盲运动不只是一个形式,而是希望确确实实的能够扭转当前的局面,改变目前国内底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知识层次。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得认字,如果连字都不认识的话,学更高层次的知识就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额外出一笔钱作为激励奖励,在他看来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想要达成他的目的,难度是很大的。
    毕竟农村的地区过的生活就是耕种,和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认识字的,家里有一个人能够识字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再加上工作压力大,本身就累的精疲力尽,哪有什么心思去学习认字,要知道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逆向过程,只要是逆向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
    而想要减少他们的痛苦,只能是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去年中国教育公司的奖励费用就超过了10亿元,取得了非常不多的成绩。
    今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激励花费的资金会更加庞大,但是赵一觉得,激励金额越高,他越高兴,因为表示有更多的人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不过今年有所改变的是,扫盲运动主要战场转移到了城市,因为现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了城市工作。
    不过这些对于中国教育公司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一是他们在城市里面也有足够的学校设施,能够容纳足够的人员同时学习。
    二是目前政府对于扫盲运动是非常的重视,甚至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避免有人出来干扰扫盲运动的进行。
    在农村地区还好,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城市里面,企业主可能为了让员工多工作一些时间,从而阻止旗下员工去学习。
    等到扫盲运动让全国的识字率达到95%以上,才算是基本完成任务,最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达到100%。
    不过只要达到了95%以上,那么就可以撤掉现在的线下扫盲运动,采取线上扫盲教育工作,直到国内的可统计识字率达到100%,才会结束这项运动。
    只要识字率上升之后,就可以开展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提升国内整体知识水平,而不仅仅只是能够识字。
    到了下一个阶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到时候还会不会采取免费的,甚至是激励的措施,目前还没有下定决心。
    按照赵一个人的意愿来说,当然是进行激励更好了,那样的话,百姓的学习劲头才足,不然的话,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度很大。
    只是中国教育公司本身就维持着庞大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每年的资金消耗非常的庞大,特别是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中,硬件投资规模更加庞大。
    别看我国的经济这两年发展的速度更快,总体规模更加庞大,用于福利资金支出规模也到了一万亿元,分配到教育领域的资金,也到了5000亿元左右。
    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加速,为将来城市人口增加做好准备,需要在各个城市建设大量的高标准新教学设施,仅仅这一项投资,就比之前的投资规模还要大。
    而且教育经费的增加,也就伴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消耗更多的教育经费,所以别说是能够剩下钱了,就是不亏损很大就已经是万幸了。
    目前还没有到思考第二个阶段具体措施的时候,所以还不知道到时候应该怎么办,但是事情一定要办好,却是他不变的目标。
    因为如果不在这方面做好工作的话,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经济继续发展,未来还有可能会有其他更糟糕的问题出现。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