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515章两院院士[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那边的人也知道如果提前沟通,可能还是会被他拒绝,这次就打算来个先斩后奏,将所有流程都走完后,再通知他,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他们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有外国学者访问的时候,总有外国学者想要见一见他,这让科学院非常的尴尬,甚至都不好意思说,他目前还不是科学院的院士。
    如果是一个两个的国外学者这么说,他们还好一些,都以很难联系得到他为由给拒绝了,历史上数学怪人不是没有,这个说法也能够说得通。
    只是次数多了之后,外面不免有些流言蜚语,这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让科学院非常的尴尬。
    现在他已经25岁了,虽然还是足够年轻,但是还以年轻为由拒绝就说不过去了,加上这次也有来自高层的授意,不得不纳入到两院的工作日程当中。
    只是他出现在内部公示名单当中,引起的反响却是非常的强烈,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早就应该在名单当中了,还一直好奇为什么一直没有增选为院士。
    而那些不了解的人,一看名单,竟然有这么年轻的人增选院士,就带着好奇的目光往下看,看到他的成就栏里面,菲尔兹奖获得者,至少数学成就完全是够格的。
    其实科学院公布的成就当中,不仅仅只是数学成就,还包括材料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成就等,只是这些成就语焉不详,大家也没有太大的印象。
    其实列举的这些成就,他完全是可以承担得起的,虽然以他的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少,但是交流基本没有,他的名字就和网络作者笔名一样,就是个符号。
    就拿材料学上的成就,基石材料公司目前成为全球最大的材料供应商,他们有现在成就的基础,就是他提供的计算材料学理论。
    化学成就相比起其他成就就不那么显眼了,但是国内的重大科研项目当中,他提供的化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不少,只是比较零散而已。
    生物学上的成就就更加厉害了,可以说,我国的基因科学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也不过分,目前青农生物实验室还在消化他给的生物理论和技术。
    只是他太低调了,以至于许多人引用了他的论文,也不清楚他是谁。
    所以国内就算是研究生物学领域的人,对赵一的印象也不大,甚至有些人完全没有印象,还不如青农生物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的名气大。
    青农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员借助他提供的生物理论和技术,已经在国内顶级期刊上面发表了很多重量级的论文,获得的关注度非常的高,甚至还有一些被称作国内生物科学泰山北斗。
    只是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些人的生物学天赋虽然不错,但是和赵一比起来,还是差得远,只是他对这些虚名并不热衷,还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成就让给研究非常出色的科研人员。
    青农生物实验室目前是国内生物研究领域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实验室,水平不仅仅是国内领先,就是在国外的生物技术相比,也是领先一大截。
    只是青农生物实验室的科学论文只在国内学术期刊上面发表,至于国外的研究人员会不会订阅观看,他们是不关心的。
    但是青农生物实验室在国际上注册的专利技术却是不少,特别是在植物研究领域,已经是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其他机构连他们的背影都看不到。
    其实国内的科学界对他的生物技术水平,之前也是知之甚少,大家都知道青农生物实验室能够在生物领域发展这么快,肯定是有他的功劳在里面,不然跨越式发展就不好解释了。
    但是想要详细的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就不是很多,因为里面的管理非常的严格,很多技术和资料都是处于绝对保密的。
    只是之前他给邓稼先先生换躯,彻底暴露了他在生物学上的技术实力了,也是通过这次事件,让国内的高层对他在生物学上的技术能力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会在他的成就里面,加上生物学的原因了,只是他的生物学成就不好往外讲,所以描述的并不详细。
    后面他的生平介绍,就更加简单了,但是从这简单的生平介绍里面,透露出来的就是天纵之资的感觉了。
    本科数学只是念了一年就拿到了毕业证,研究生生物学专业也是花了一年就读出来了,后面的介绍就有点没头没脑了,只说目前就职于青农生物实验室。
    相比起科学院的遮遮掩掩和语焉不详,工程院那边就简单粗暴多了,直接在成就一栏写上我国超高速铁路系统奠基人,项目总工程师,主导我国超高速铁路的发展。
    只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京津高速铁路,据说七月份左右就会建设完成,到时候我国的超高速铁路将会迎来大发展。
    在此之前,我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高铁技术储备的,只是在学术界知道国家成立了高铁项目组,至于里面的进展如何,当时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按照业内人士的猜测,我国想要在高铁技术上面达到日德的水平,至少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在一起比较顺利的情况下。
    结果事实打了他们的脸,我国的高铁项目组自成立起到完成全套技术,只花费了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技术指标要高出日德高铁技术一大截。
    在我国京津高铁建设的时候,国家各大媒体可是花费了巨大的资源来宣传,因为高铁项目相比起其他成就来说,比较直观,宣传效果会更好。
    其他的成就说起各种参数,没有多少科学知识的百姓是很难弄懂这些参数代表的意义,但是高铁就不一样了,速度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回事,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如果还不知道具体的概念的话,就和飞机的速度做对比,一般飞机的速度也才800多公里每小时,地上的火车跑的速度差不多赶上飞机的速度了。
    作为国内这么重要的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如果这都没有入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那其他人更没有资格当选为工程院院士了。
    当然,两院里面并不是所有的院士都不认识他,还是有相当多的院士在工作中和他接触过的,只是平时他不怎么聊技术而已。
    例如航天领域就有好多院士,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帮忙,他们是接触过赵一的,只是赵一每次视察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都是以老板的身份视察。
    这就让一些院士觉得赵一就是一个商人,对于他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就算知道他有些航天技术知识,但是到底有多深厚,也没有直观的了解。
    至于通过内部员工了解,那难度也非常的大,在赵一旗下的企业当中,就有禁止对外说出技术来源,如果触犯了规定导致严重的后果,将会受到相关的惩罚。
    就这样,赵一夹在增选名单当中,在本人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一路通过了各种环节,成为两院正式的院士了。
    他还是在亲手接到两院院士的正式通知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两院院士,让他对此是苦笑不已。
    其实他之前就打算开始出山了,如果两院那边和自己提前商量,他也不会拒绝,有两院院士头衔在,有些事情就要方便得多。
    院士头衔涉及的不仅仅只是科学荣誉问题,还有背后的科研资源,只是赵一本人是不需要这些资源的,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力,他手里的资源都足够了。
    所以他虽然成为两院院士,但其实也就是多了个头衔,其他的都没有变,他还是该自己干嘛就干嘛,对他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