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481章关于一位乞丐的故事[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么这次智能手机研发生产,他准备交给三家公司的原因,这样就有竞争,才能够将价格降低下来,各个环节才能够进一步进行优化。
    考虑到未来在智能手机生产的时候,华为技术公司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恒通通信公司之前的手机生产业务也不一定就能够满足要求。
    所以赵一一直想要成立的代工业务就被他提上了日程,准备将恒通通信公司的手机生产业务剥离出来,组建一家专门的代工生产企业。
    至于北极星公司自有的生产业务,赵一没有打算动,因为他们的消费者业务非常的广泛,保留自己的制造业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不存在人员没事干的情况。
    不过如果生产业务紧张的话,倒是可以将一部分生产任务交给这家代工企业来进行,这样可以满足短期增产带来的成本上升。
    想到这里,赵一就给人力资源公司发送了相关的招聘信息,要求寻找的负责人必须是资深生产管理经验,同时也需要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然后又给恒通通信公司发送了一份邮件,让他们提前将自己的手机生产业务理清楚,等到这边准备好之后,剥离的时候也方便很多。
    等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赵一终于放松下来,进入到自己的实验是当中,开始他的机器人研究计划。
    按照他的规划,这次的机器人研究纯粹是兴趣使然,因为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使用高端机器人的场景并不多,还不如多雇佣工人来的划算。
    至于什么扫地机器人这样的,在赵一看来根本就算不上机器人,只能算是一个扫地机器而已,名字上还配不上“人”字。
    这次他研发的目标,肉眼看不出来,和真人无异的类人机器人,难度非常的高,如果真的研发出来的话,可以安排一部分充实到自己的安保队伍里面。
    至于其他的仿生机器人,则是次要目标,如果类人机器人都能够研发出来,很多技术就可以使用到其他仿生机器人身上,实现难度就要低很多。
    在赵一在实验室忙碌的时候,林和霞打来一个电话,告诉他湾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派人到新城医院询问入院治疗的事宜。
    如果不是香港市民身份的话,是很难进入到这家医院进行治疗,所以想要悄悄的入院治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林和霞知道这件事情,因为孙运璇的身份关系,必须要上报审批后才能给答复,而这家医院的管理上,香港保护伞控股公司有一定的权限。
    如果是一般的政治人物,下面的分管领导就可以自己做出权衡,但是这件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就上报到林和霞这边了。
    要知道现在两岸可是完全敌对关系,而新城医院对外公开的可是中国医疗公司的分院,很多事情不得不考虑深远,这不就打电话来询问赵一的意见吗。
    “虽然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但是就当做普通的病人对待就可以,再加上他本不在这家医院服务的对象内,属于破例,所以收费上面提高50%,相信他应该不差这点钱。”赵一说道。
    听到赵一的话后,林和霞也是一愣,她开始以为为了表示友好,赵一很可能会免除他的医疗费用,同时还会给予特殊待遇。
    结果不仅没有免除费用、给予特殊待遇,甚至因为破例治疗,将治疗费用提高了50%,这完全超出了她对此事的处理认知。
    “这样做好吗?”林和霞问道。
    “是你自己想的复杂了,这就是一件正常的商业往来,打破了惯例多收费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你我该想的,也不是这点善意就能够决定的事情,要知道,很多事情最终还是利益问题。
    就算是要表达善意,也应该是相互的,热脸贴着冷屁股的事情是做不得的,不然人家不但不会领情,还觉得是理所当然。
    一旦我们付出的善意消失了,反而不会激起感激之恩,反而会更加仇恨我们,这和一个乞丐的故事非常相似。”赵一说道。
    “哦,说来听听。”林和霞感兴趣的问道。
    “就是一个人,每天去工作的路上,都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在乞讨,于是生出恻隐之心,每天都会施舍1元钱。
    如此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某一天,这位好心人士突然不给这个乞丐施舍了,结果反而引起了乞丐的质问。
    乞丐问道:‘为什么你今天不给我钱了,你的良心不痛吗?’
    好心人士答道:‘因为我结婚了,手上的钱都需要操办婚事,也要为后来的生育做准备,拿不出更多的钱出来施舍了。’
    结果你猜乞丐是什么反应?”赵一问道。
    “应该是祝贺吧,毕竟这位好心人施舍了这么长时间,人家喜事在即,理应祝贺一下。”林和霞说道。
    “这你可猜错了,只见乞丐质问道:‘你怎么可以娶妻生子呢,那我应该怎么办?’,于是乞丐挥起拳头打了好心人士。”赵一说道。
    林和霞听到故事竟然是这样一个结局,顿时陷入了沉默,偶尔的单方面施舍,也许会带来短暂的感恩之情。
    长期的单方面施舍,就会变成理所当然,只会为后来的仇恨滋生买下伏笔,这是一件普遍的道理,长期感恩的只是少数,多数人的表现会恰恰相反。
    前世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件事实,本来是我们惠及他们的政策,却被他们当成理所当然,不仅出口给我们的农产品质量是最差的,而且对我们的各种商业行为下禁令。
    更可气的是,我们警告了10次的凤梨存在质量问题,竟然被无视了,结果我们禁止之后,竟然不反省自己,反而是我们的不是。
    其他的事例比比皆是,在这里就不详细的说了。
    听到赵一讲述的这个故事之后,林和霞对于他的处理方式就不再质疑了,完全按照他的方式来处理。
    随后赵一和林和霞说了一会儿体己的话,两人越说越上瘾,聊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赵一让她如果没有紧急事情处理,就早点回来参加年会。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