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465章始终有人惦记[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要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家也明白了大型企业的好处。
    虽然在就业上面,大型企业可能会比不过同体量的小型企业来的多,因为这些小型企业会有非常多重复的职业岗位。
    但是大型企业也有大型企业的优势,首先就是抗风险性较强,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不会动不动遇到点困难就破产倒闭,对于稳定经济和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大型企业在研发上面的投资意愿更加强烈,这几年国家技术实力的提升,远远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技术提升,而这些变化,都是他旗下企业带来的。
    而这种技术全面提升,对于国家其他相关产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国企改革当中,技术上面的问题不是主要问题了,反而是资金和管理上的问题比较突出。
    再次就是大型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非常强,特别是在别人的传统领域,具有竞争之力,这个问题从这些年的国际贸易量就可以看得出来。
    小企业想要参与国际竞争或者是国际贸易,主要方法就是自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想要往上爬是千难万难,相应的也就是做个苦力活。
    前世为什么国内的工人做的比其他国家的工人还卖力,加班时间也更长,但是获得的收入却是无法明显的提升,就是因为这些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属于利润最薄弱的环节。
    后来也不是没有企业想要翻身,从代工发展到拥有自主品牌,但是即使是这样,自主品牌的档次也很低,最典型的就是服装行业,都是中低端品牌,高端品牌基本上没有。
    但是和这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华龙服饰公司,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线,将加工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有诸多自己的服饰品牌,从低端到奢侈品牌,应有尽有。
    就是因为大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不是小企业能够媲美的,不管是从生产经营管理上,还是从销售渠道上都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大型企业和国外顶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两者属于旗鼓相当,甚至还比对方要强,那么大概率是可以干掉竞争对手的。
    华龙服饰公司这些年来,就干掉了很多竞争对手了,奢侈品牌领域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快消服饰品牌领域,基本上已经将竞争对手血洗了一遍。
    其他的暂且不提,就是前世优衣库、ZARA、等,就全部被华龙服饰公司干掉了,而且品牌也被华龙服饰公司给收购了。
    不然凭什么华龙服饰公司的全球份额能够占到65%以上了,这里面都是有一个个竞争对手的尸骨在里面,见证着新王者登基的脚步。
    如果只是进行代加工,就算是华龙服饰给全世界代工,也无法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样,总体净利润率保持在4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第一服饰巨头,没有之一。
    这种情况只有发生在大型企业身上,虽然华龙服饰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还是默默无闻的新人,但是论资本和技术,已经是世界巨头,又和全世界竞争对手扳手腕的实力。
    这种情况,在赵一旗下的企业是比比皆是,在化学、电子、软件、半导体等领域,我们能够后来居上,都是全赖大型企业领头竞争的功劳。
    未来他旗下的企业,还会在食品、粮食、造船、军工等领域,和全世界的竞争对手展开角逐,这些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够坐到桌子上来赌博,小企业连上桌的可能性都没有。
    如果没有赵一旗下的企业,国内的企业还会像原来一样,从产业链的低端慢慢的爬,这过程需要几十年,其中充满多少艰辛,只有经营者自己知道。
    政府部门早就意识到了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不会阻止赵一的行为,甚至还希望他能够创建更多的这种大型企业。
    当然,想要获得政府的无条件支持,除了自己必须拥有实力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和政府保持一致,所幸这些年来,赵一做的还不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毅然决然的承包了国内的国家福利,虽然政府财政出了大头,但是按照当时的计算,他需要补贴的资金规模同样不小。
    不说后续运营的资金投入,就是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就花费了好几千亿元,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如果不是抱着诚心实意,没人会花费这么多钱。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获得的可预见性收益要远远小于投入,但是他就是这么做了,而且还在竭尽所能的做好,并且结果也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要知道在这件事情上面,赵一可是没有提任何过分的条件,就是中国医药公司的免税期也是政府自己提出来的,因为他们确实怕这个无底洞会拖垮他的产业。
    从这件事情上面,政府高层就知道赵一的人品如何了,也知道他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自甘承担的使命感如何了。
    最后就涉及到风险问题了,他虽然看起来实力非常的庞大,但是政府并不过分担心,因为他只是一个人而已。
    而且赵一也明白自己的情况,自己也不怎么拉帮结派,只要不牵扯他的利益,他基本上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非常的自觉。
    本来赵一还想说说股市相关的话题,例如怎么建立更健全的股市相关制度,怎么建立注册制,而不是现在的审核制上市规则。
    但是想想,他就作罢了,因为如果真的采用注册制的话,那股市上的企业真的会泥沙俱下,虽然这样也有利于真正做事业的企业融资,但是更多的还是投机客而已。
    如果真的放开了的话,很可能骗子公司反而容易上市,而那些真正的企业,反而上市更加困难,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非常多不可描述的事情。
    还是慢慢来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步子迈大了,可不是仅仅扯到蛋的问题,说不定还会给整车裂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