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461章参与国际医疗保险新方法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赵一虽然没有明着说出自己的意见,但是通过这一番分析之后,他的态度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老人也就不再在这件事情上说什么了,这个话题就此略过。
    虽然没有从赵一这边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并不掩饰他对赵一的喜爱,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开创了人类生命科学的壮举,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只是可惜的是,这个成果只能是在小圈子里面传播,如果将这个成果刊登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上,带来的效果就是地震级别的,可以给我国带来大量的声望。
    可是赵一这个人对于声望并不渴望,不然的话,凭借他手里出来的科学成果,绝对能够成为当代科学巨匠,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赵一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意,等到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东西都是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而且这几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没有刻意去宣传,但是带来的影响力却是与日俱增。
    之前还可能会因为民间交流不足,造成文明之间的隔阂,话语权被一小撮人掌握着,但是自从中国医疗公司接待来华患者之后,情况获得了很大的改观。
    目前西方国家强调国家的中坚力量是中产阶级,而能够来华治疗疾病的,也恰恰是中产阶级以上,每年上千万的数量,带来的交流效果比起任何媒体的话语更加具有效果。
    再加上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的紧密配合,能够治疗全球医疗巨头都搞不定的疾病,这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在生物医药和医疗技术上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这个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可不是凭借一两家媒体就能够抹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都会盛传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的美名。
    而且中国医疗公司虽然收费也比较贵,但是比起那些昧着良心的医药巨头,要好得多,他至少能够将病人的疾病给治好,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有意思的是,本来赵一旗下的平安保险不打算介入到国外医疗保险行业,怕引起国外保险巨头的针对,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中国医疗公司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在他们所在的国家,极力的宣传中国医疗公司的真实情况,让中国医疗公司逐渐有神化的迹象。
    其他的小病还好,可以不用来华治疗,但是对于重大疾病,大部分人已经盲目信任中国医疗公司,只是中国医疗公司的治疗费用实在是太贵了,普通人很难承受得起。
    就算是一个中产阶级,虽然东拼西凑还是能够拿出治疗费用,但是也会因此欠下高额的债务,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显的下降。
    所以他们就希望有一种保险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保险的内容就是到中国医疗公司治疗重大疾病保险,这样就可以将风险分摊到更多人的头上,让治疗费用下降到可以承受的地步。
    其实国外的医疗巨头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他们也成立了相关的保险项目组,然后派人过来和中国医疗公司谈判。
    按照以往的惯例,保险公司和医疗公司的合作,保险公司是存在着优势地位的,因为医疗机构很多,但是保险公司往往就是那么几家巨头。
    所以保险公司对医疗机构有很大的议价权,国际保险巨头派过来的代表就是带着这种心态来跟中国医疗公司谈判的,结果没谈几句,就谈崩了。
    这些保险巨头还以为中国医疗公司和其他普通的医疗机构一样,普通的医疗机构的技术是高度同质化的,技术差异很少,保险公司可以有很多的选择项。
    但是中国医疗公司的技术水平高出同行一大截,不提中国医药公司的特效药,就是他们本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也是高出同行很多。
    这还是在他们人手不足,成立时间尚短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医生掌握赵一给的治疗方案,业务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凭借中国医疗公司自己,还是无法独自支撑起目前偌大的名声,中国医药公司的贡献占据着一大半。
    之前中国医药公司还想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将自己的特效药买遍全球,现在这种想法就要淡多了,申请的特效药都是市面上已有同型药,但是它的药效更好。
    至于全新的特效药品,中国医药公司也就不打算申请各国销售许可了,而是只供应中国医疗公司,这样不仅自己赚了钱,而且中国医疗公司也能够连带受益。
    更重要的是,每年有庞大的来华患者,既能够增加我国的旅游人次,提高旅游收入,又能够起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消解文化偏见,打破国外传统媒体的话语统治权。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弱,来华患者带来的话语影响力会越来越强,这对于我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和这些保险公司巨头谈崩了,对于中国医疗公司的影响并不大,不过却让中国平安保险看到了其中的利益,然后请示赵一,要不要参与进来。
    之前赵一还想要将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扩展到海外,所以为了不得罪保险巨头,才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不要动这块奶酪,以免影响他的计划。
    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并不需要特意进入他们的市场,依然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那么还要这么顾及那些保险巨头的利益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了,保险巨头虽然势力庞大,但是又不是无所不能,除了利益关系外,他完全不需要怎么在乎他们的看法。
    这次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打算涉足海外重疾医疗保险业务,正当其时,一是可以扩大他们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二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来华患者的治疗费用,让普通人也能够承担得起治疗费用,那么前来治疗的人数肯定会再次创新高,给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
    三是保险公司和中国医疗公司的合作,就不存在谁压榨谁的问题,三家企业都是同一个老板,只需要按照正常的商业合作走就行。
    而且由于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暂时不用交税,这种合作反而是对赵一有利的,能够节约很多的税费。
    当然,他也不会去刻意避税,这种行为被人知道了,虽然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面子上总归是过不去的,到了他这个地步,面子比起金钱要来得重要得多。
    平安保险公司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毕竟福利基金的资金都交给他们打理,影响力想不大都难,已经是国内第一保险巨头。
    虽然规模在赵一看来也就那样,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并不影响它成为行业一哥,他们推出的相关保险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业务扩展速度非常快。
    但是除了国门,平安保险公司的影响力就非常的薄弱了,比起国际保险巨头的根基要弱得多,这对于他们开展海外业务非常的不利。
    再加上中国医疗公司刚刚拒绝了其他的国际保险巨头,这个时候平安保险公司想要开展国际业务,遇到的阻碍肯定会更多,甚至会遇到政府行政上的阻拦。
    为了破除这个阻碍,平安保险公司暂时不进入到他们的国内开展业务,而是选择汇丰银行作为保险金的缴纳银行。
    投保人只需要在汇丰银行开设银行账户,然后通过向这个银行账户汇款,再使用汇丰银行账户向平安保险公司投保。
    虽然听起来麻烦了很多,但是所有的业务办理并不难,汇丰银行和平安保险公司会提供一站式服务,投保人只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打个电话就可以进行办理。
    这么做,既可以避开当地政府的监管和阻拦,又可以削弱国际保险巨头的影响力,同时还能给汇丰银行带来大批的客户。
    至于这些银行账户的资金规模不大,数量众多,给汇丰银行带来管理成本,如果是以前,是有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带来的成本上升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汇丰银行已经上线了最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聆讯科技公司提供的智能客服服务,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是非常的少,上升的成本也就可以忽略了。
    而且这些投保的人里面,都是小有家资的,现在可能会因初次接触,不太信任汇丰银行,但是随着业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对汇丰银行的信任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
    到时候,这些人就会给汇丰银行带来巨大的业务,在这件事情上面,汇丰银行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有巨大的好处。
    解决了规避监管的问题后,就需要考虑投保面的问题了,大家都知道,想要保险费降下来,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投保人。
    因为投保人越多,那么平摊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所以仅仅是给来华患者办理保险,并不能够有效的降低保险费用,做不到普适性。
    所以平安保险公司采用了动态保费制度,就是说不采用固定保费,而是根据投保人数量多少,采用浮动的投保费。
    投保人投保的时候,平安保险公司会根据当前总投保人数量,实时计算投保费用,投保人只需要按照当前投保费用付款就行。
    随着投保人越来越多,投保人的投保费会越来越低,那么之前投保的人交的高额投保费,就会在年底的时候,将多交的保费返还给投保人的银行账户里面。
    这么做看上去会降低保险公司的利润,其实不然,一是这种浮动保费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
    二是可以迅速的扩大投保人数量,虽然单个利润可能会降低,但是由于总量扩大了,汇聚起来的总利润不仅不会减少,反而是增加了。
    三是这么做可以获得用户的信任,之前保险公司的做法被很多用户认为是贪得无厌,如果不是需要保险公司降低风险,他们对保险公司可是没有什么好感。
    平安保险公司采用浮动保费的方式,能够让投保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也觉得保险公司的利润控制在合理线水平,因为这么做确确实实的降低了投保人的负担。
    四是具有高度扩散性,如果是常规保险销售,保险公司需要派出大量的保险业务员去推销,这里面的成本其实非常大的,而且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感官。
    但是采用这种浮动保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