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446章宅家忙不停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这次出去转了一圈,花了20来天的时间,本来还想亲自去武汉看看雅黛公司的情况,毕竟他们这段时间取得成绩非常亮眼,自己有必要亲自去看一下,表达对他们努力的肯定。
    只是这圈转下来,自己给自己领了这么多任务,也就没有时间在去一趟武汉了,再加上马上要开始一项重大手术,必须要让自己沉静下来。
    所以就提前回到了京都,一回来,他就前往青农生物实验室,查看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同时查看了各个公司领取的任务完成的情况。
    发现所有的部件想要全部到位,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将手上的事情出理完。
    于是第二天开始,赵一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干活,首先就是要编写一款智能编程工具。
    像前世常用的联想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就是需要自动检测程序的完整性,同时对于BUG的检测也需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其实程序员编程,真正用在写代码的时间其实占比并不多,反而是查找问题,修改BUG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效率就至少提高了一倍,剩下的就是怎么处理编程的问题,赵一打算将他在初级人工智能上面使用的一些技术和算法拿过来使用。
    也就是说,今后程序员只需要负责算法和架构部分,对于编程部分,有他编写的嵌入式智能程序模块自动完成。
    虽然无法达到初级人工智能程序的那种程度,因为初级人工智能程序编程过程,赵一基本上是不用自己出手的。
    但是他制作的智能程序模块还达不到完全自动编程的程度,属于半自动编程模式,但是自动生成的代码质量也很高,编程人员只需要稍微修正就达到可用的程度。
    仅仅这一项,就让编程工具在此基础上提高了10倍的效率也不止,不过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对于计算机的要求也变高了。
    因为这种级别的智能程序,想要速度快,同时还需要提高准确率,就必须要提供大量计算力支持,以目前的PC水平,带动起来非常的困难。
    但是使用服务器运行,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特别是现在越来越习惯了使用笔记本编写程序,这种改变对于编程人员来说,相当的难受。
    所以还需要向北极星公司定制一款高性能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普通的逻辑芯片带起来难度也很大,普通GPU提供的算力也可能不达标。
    好在北极星公司之前就研发了智能超级计算机,使用的芯片是智能芯片,这能够有效的降低智能程序对算力的消耗。
    所以想要使用这款编程工具,他旗下的各个企业都需要向北极星公司定制智能个人计算机,不然带起来很费劲,使用起来更是憋屈。
    花了两天时间将智能编程工具弄好之后,赵一就马不停蹄的改进由繁星软件公司研发的跨平台新语言。
    一是需要将这款跨平台新语言进一步完善,二是需要改进这款跨平台语言,让它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性。
    拥有智能性的语言,其他的暂且不说,至少后期维护上要省却很大的力气,很多问题都非常容易查出来,可以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
    很多程序在编写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一到正式部署环境,就会出现各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会花费运维人员大量的时间来查问题。
    所以赵一给这款跨平台的新语言,添加一定的智能,除了进一步降低编程成本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后期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当然,跨平台语言固有的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赵一也希望进一步的改善,之前繁星软件使用的底层语言是C语言。
    这就注定了这款跨平台的新语言,在效率上面不可能高过C语言,毕竟底层还通过了许多的封装,损耗了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赵一直接摒弃了C语言编写的虚拟机,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这样就可以将建立在这上面的跨平台语言的效率提高一大截。
    但是这么做的话,今后想要更新虚拟机,就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的了,毕竟这种技术太底层了,会的人本就少,精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赵一还专门编写了一套编写虚拟机的工具包,通过这个工具包编写虚拟机,就要简单很多,不需要直接编写机器码和汇编。
    他可以通过工具包语言,编写普通程序员可以看得懂的代码,然后这些代码在通过工具包自带的编译器编译成为底层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但是将来还会出现各种芯片,每个芯片的指令集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不能够做到适应性,每出一款指令集芯片,都需要重新编写对应的虚拟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一在虚拟机工具包中添加智能检测程序,直接就可以从芯片里面提取出来指令集,并且可以通过自检的模式,分析出来指令集的各个指令的用途。
    有了这个智能模块之后,今后出现了新的芯片,通过这个工具包也可以很快的编写出来与之适配的虚拟机,让这个跨平台语言更加具有生命力。
    等将这些东西都弄完之后,赵一亲自编写了一段程序来测试这款跨平台新语言的执行效率,结果发现,比起C语言的执行效率还要高出一大截。
    这就是底层大量使用机器语言带来的好处,就是汇编语言使用的占比都不是很多,之所以不全部使用机器语言,是因为有些指令用汇编更简单一些,而性能损耗并不多。
    除了提高虚拟机的性能之外,还需要对跨平台语言本身的编译器做优化,让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里面的指令更接近机器语言,这样和优化后的虚拟机更加相得益彰。
    就是这么一套下来,让这款跨平台的语言相比起C语言的执行效率总体上提高了一倍以上,完全可以作为今后主流开发语言来使用。
    说心里话,虽然执行效率提高了这么多,但是依然要受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限制,这是让赵一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
    忙完跨平台语言之后,就要开始编写一些基于这款语言的相关组件,例如大数据分析组件、人工智能组件等等。
    由于这些东西他已经烂熟于心,算法编写的是非常的快,架构设计也是丝毫没有难度,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编写了几十款组件。
    然后就是架构技术交流平台,这方面的难度更小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然后就将自己编写的这些组件给上传上去了。
    随后,赵一开始编写更高效的智能游戏引擎,也不打算采用其他语言了,直接就使用这款跨平台语言来编写这款智能游戏引擎。
    使用这款智能游戏引擎编写出来的游戏,将来也会具有跨平台属性,这么做的好处非常多,今后不需要再针对主机和PC编写不同的代码了,只要在操作习惯上加以区别就可以了。
    由于需要将智能游戏引擎的开发效率提高50倍,赵一查看了之前的版本后,决定还是全部推倒重建,正好可以使用这款新语言。
    所以花费赵一的时间瞬间就延长了,整整花费了他一个礼拜的时间,才将这款智能游戏引擎给完成了。
    赵一还亲自只做了一个样板,测试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等指标,这个过程不能够使用初级人工智能来编程,所以花费了他一天的时间。
    看着眼前的游戏程序,赵一觉得如果使用之前的智能游戏引擎来制作,可能需要两个月的工作时间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要求是达到了的。
    更重要的是,使用新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非常高,也不需要了解那么复杂的底层逻辑,学习一年的新手,就可以很好的上手编写较为复杂的程序了。
    再加上他之前编写的大量组件,让开发工作不再是要求那么高了,对于目前严重缺人手的各个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
    当然,如果想要学会造轮子,那就要求比较高了,需要学习大量的计算机底层逻辑,不然根本就不会造轮子。
    不过这些更深的东西,也不需要太多人会,这个工作让给更具天分的人来做就行,一般的程序员,根本就不需要了解这么清楚。
    至于需要普通的程序员对这款新语言编写的程序在优化,赵一觉得是他们想多了,因为他已经将这个做到极致了,普通的程序员还想再动手脚,反而会适得其反。
    只要普通的程序员按照新语言的规范来编写程序,再加上智能模块的辅助,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性能上面也不会有什么损耗。
    不过今后想要成为大拿,仅仅会编程是不行的,因为编程工作大部分会有智能模块来承担了,反而对于算法和架构的要求比较高,今后想要拿更高工资,就必须往这方面努力。
    也就是说,今后编程不再是体力活,而是成为真正的脑力活动了,程序员的高低不再体现在编程方面,而是体现在他们对于算法和架构的理解及创新上面。
    这样就扩大了招募程序员的范围了,今后不再特别强调软件行业出身了,像数学、物理等偏理科专业的学生,进入软件行业的门槛就会低很多。
    所以赵一需要调整高校的软件专业课程,加大算法和架构的相关课程,同时还需要增加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增加更多理论方面的教学。
    等到机器能够代替人工的时候,再强调动手能力其实就显得落后了,反而是不怎么被人看得起的理论,今后会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将天问大学的软件相关专业的课程调出来看了一眼,就开始修改课纲和相关课程的内容,由他口述,初级人工智能帮助他录入,效率稍微有些提高。
    等忙完这些之后,他直接将这些新的课程和内容发给了天问大学那边,同时也给了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天问信息技术大学一份。
    然后起草了一份文件,交给了教育部,至于其他学校会不会跟着改变,他是无法干预的,他只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反正该说的他都说了。
    他内心是希望全国的学校在软件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面跟着做出改变,因为国内的软件用工大户就是他旗下的企业。
    这些学校的软件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会进入到他旗下的企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