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389章千帆船运的发展规划(求订阅!)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孙和招呼赵一坐下之后,并让秘书上了两杯茶,他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过来一叠文件,然后坐到赵一对面,将文件递给了赵一。
    赵一将文件拿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由于文件并不厚,所以没一会儿,赵一就给看完了,将文件递还给孙和。
    “从文件里面看,公司的情况并不乐观,具体情况你说说吧,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赵一严肃的说道。
    “由于我们成立时间太短,许多事情都只是刚刚起步,不管是公司的运作模式还是相关的商业合作,都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接洽,只是达成了一个意向。
    我们目前旗下的船位总吨数为600万吨,主要是从华夏国际石化公司接过来的20艘30万吨级别的大型油轮,主要是负责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的石油运输业务。
    至于其他船只,我们已经向海燕船舶公司下达了订单,目前都还在建造之中,想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估计需要到今年年底了。
    根据我们的计划,船队初步形成1000万吨油轮船,20万个标准集装箱船,500万吨矿砂船和4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
    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我们才能够初步满足兄弟公司的海运货运需求,而按照海燕船舶公司的计划,这些船只最早也要到今年底,最迟要到明年初才可以交付给我们。”
    赵一听到这里,插了一嘴,说道:“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我刚从海燕船舶公司那边过来,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他们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力气了。
    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困难,想要突破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想要立即解决这个困难是做不到的。”
    孙和明白赵一的意思,他说道:“我们也知道这是实际情况,海燕船舶公司那边已经尽了最大的力气。
    所以会根据可预见的船队规模和船只入列的情况,来规划我们和兄弟公司之间的运输安排,争取能够有序的进行运输任务转移和交接。
    为了保证这个船只移交到我们手里就能够立即运作起来,我们做了一下的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充实我们的人员规模,我们公司目前刚刚运作起来没有多久,各个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匮乏,特别是和远洋运输相关的人才,我国更是匮乏。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出口贸易并不多,远洋运输人才肯定不会很多,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出口贸易倒是增加了,但是我们的远洋运输都是委托给了国际第三方巨头来进行。
    所以这些年我国虽然在这方面的人才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数量和我国的总体贸易规模来说,就完全不匹配了。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寻找到足够多的现成专业人才,必须要经过我们自己培养,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人才可用。
    所以我们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从外面挖人,而香港之前一直是东亚贸易中转中心,那边这方面的人才相对比较丰富。
    因此我们目前已经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在香港帮助我们招募这方面的人才,包括远洋物流运输管理人才和远洋船舶上相关专业人才。
    第二个就是建立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还是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那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们自己的远洋运输人才的缺口始终是存在的,虽然香港等地为我们坚决了燃眉之急,但是他们之前的贸易规模相比起我们来,就要小得多了。
    也就是说仅仅依赖于外部人才的引进,只能够解决燃眉之急,而不能够从长远来解决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困乏问题。
    而我们公司又立志于做成全国最大,乃至世界排名前列的远洋运输企业,就必须要解决这个人才匮乏的痛点。
    因此建立我们自己的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目前采用的传帮带的模式,就是聘请外面的人才进来后,我们都会在人的身边安排至少两个人进行学习。
    除了关键岗位对人才技能要求比较高外,像普通的水手等职位,只需要跟着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很好的胜任这样的工作。
    第三个就是建立我们的业务开拓团队,虽然目前我们主要接到的业务都是兄弟公司那边转过来的,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是这些业务支撑公司走下去。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业务开拓团队,将我们的业务范围从兄弟公司这边扩大到外部,逐渐让外部业务的占比得以提高到一定的比例。
    第四个就是组建我们自己的港口开发及运营子公司,只是我们公司运作时间尚短,想要将这一块做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这家子公司才刚刚成立,还没有正式运作起来。
    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运营人才也是比较短缺,我们打算先从外面聘请相关的人才进入公司,将公司运作起来,然后慢慢的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
    第五个就是积极加入和组织成立相关的海运协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的寻求加入到国际海运协会,争取成为里面的成员之一,这对于我们开展海上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我们目前运作起来的时间尚短,但是我们拥有的船只吨位却是已经不少,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对于加入这个组织,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不过这只是加入到别人成立的组织,是要遵守别人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难免在利益激烈冲突的时候,我们的利益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我们也需要积极组织建立我们自己的相关海事组织,不过这些都是我们的长期规划,想要短期内就具有独自组织建立这样的具有影响力的协会,还力有未逮。
    不过我们还是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步骤来进行,我们第一步就是寻求成立国内的海运协会,这个方面的工作比较好做,也是最有可能做成功的。
    第二步就是和东亚及东南亚等国,成立东亚海运协会,如果我们的实力能够在短期内增强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成立亚洲海运协会。
    等第二步完成之后,那么我们的海运实力也就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积极的组织成立国际海运协会,将全世界的海运企业组织起来,协调相关事务。”
    赵一听到孙和对于千帆船运公司的规划,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这份规划表示认可,虽然里面也有一些瑕疵,但是相对是比较完善的。
    他说道:“你说的这些,我表示认可,思考的问题也比较完善,只是里面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加以改进。”
    听到赵一的话,孙和也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希望能够听听老板的见解,他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他自己和公司员工思考了很久才定下来,自认为还是具有很高的操作性。
    “那还有请赵总不吝赐教了。”孙和对赵一说道。
    “赐教倒是谈不上,你们的这些规划都很不错,如果都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千帆船运公司也就能够在世界海运领域立足了。
    不过里面有些问题还是可以进行优化的,例如里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你们主要采用的是传帮带的模式,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而是不一定能够达成你们的目标。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你应该听说过吧,你们目前聘请进来的大部分人才都是外部的,这些人已经深谙市场竞争规则了,你们聘请过来肯定也是花费了高薪的。
    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高薪,不希望自己的岗位轻易被别人取代,虽然不一定会忤逆公司的决定,但是是不是真心的教,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你们将自己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部寄托在这个方面是不切实际的,这不符合人性,即使答应了公司的要求,他们也会留一手的。
    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额外的外部资源来支持,和相关专业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我们出一定的培养费用,让他们帮助我们培养人才。
    远洋货轮一般定员在19~24人,除船长之外,高级船员8人,普通船员10人,厨师2人。
    高级船员包括船长、轮机长(老轨)、大管轮(二轨)、二管轮(三轨)、三管轮(四轨)、大副、二副、三副、电机员,普通船员包括机工、水手等。
    像里面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例如需要丰富的航海理论知识,我们可以委托给国内的海事学校进行合作培养,再让公司里面的老员工传帮带,就非常容易培养出来了。
    里面的机器维修等工种,你们可以和海燕船舶公司进行合作培养,船只都是他们造的,这方面的人才和他们合作培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可能你还不清楚,中国教育公司正在计划推广终身教育计划,虽然还在秘密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和课程内容定制工作,还没有面世,但是我非常看好这个项目。
    这个计划里面既包含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知识教学培养内容,同时也会涉及到最高可达研究生水平的专业知识培养内容。
    你们公司所涉及的海运相关领域的知识,他们也是有这方面的教育资源的,你们可以提前和中国教育公司联系,让他们优先制作这方面的内容。
    然后你们可以根据招聘进来的员工知识水平,给他们购买相关的培训课程,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
    至于效果如何,你应该家里有小孩吧,回家问问孩子,中国教育公司提供的智能教师的课程教的怎么样就明白了,绝对比一般的教师要厉害得多。
    而且这些智能教师还具备了高深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在学生懈怠或者是状态不佳的时候,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起来,对学习也不会抵触。
    至于专业知识,你们也不用担心,中国教育公司的智能教师本身就开发了对应高等教育的内容,只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高考,还没有大规模招聘学生,教师数量还算充足。
    不过预计到下半年高考扩招的学生大规模入学,目前的高校教师数量应该是不足的,智能教师就会应用到各个高校教学当中,相关的改造工作已经在进行当中。
    所以不管是从知识专业度还是从教学专业度来说,中国教育公司正在计划推出的终身教育计划都是有足够保障的,是一项不错的再教育资源。”
    孙和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