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384章发展火力系统的必要性(求订阅!)[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素的制约。
    虽然他自信自己的军事装备在技术上面非常领先,但是想要达到实战效果最大化,最终还是要受到火力装备的很大影响。
    道理很简单,你的飞机速度再快,发现敌人再早,但是导弹不给力,也是白搭,最多就是能够尽早的撤退逃跑,其他事情什么也干不了。
    “这还真是一个不得不尽快解决的问题,不然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军事装备的发挥。”赵一点着头说道。
    “我也这么认为,只是想要拿到火力装备的研发制造资质,难度非常大,这些敏感领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还是一个禁区。”姚子良说道。
    这个倒是事实,像这些战斗机,如果不装备上火力系统,那么也就是和普通的飞机没多大的区别,不会对国防安全构成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赵一当初不需要申请相关资质,就可以让自己旗下的企业独自研究的原因了,就是现在成立的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在资质申请上面也卡的不严。
    如果不是这家企业今后专门用来生产军事装备的,都不需要进行相关资质申请,和普通的工业企业没有多大的不同,最多也就是先进技术和产品不能够自由买卖而已,需要审核。
    “那你们有没有将这些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让他们要么准许我们自主生产相关的火力装备,要么就让他们提供相关的火力装备,不能就这么耽搁下去。”赵一问道。
    “报告已经打上去了,目前还没有回应,可能是时间太短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姚子良回答道。
    听到姚子良的话,赵一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内心感觉到一阵无奈,虽然在军事装备设计的时候,就在火控系统设计上进行了开放式的设计。
    但是并不是说随便拿过来一件火力装备,安装上后,就可以立即使用,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调试,才能够让火力装备发挥更大的效果。
    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实实在在时间的,而目前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最缺的就是时间了,因为他们不仅仅只是军用飞机项目,还有陆地装备和海军装备要研发生产。
    其实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根本就不缺火力装备技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发射火箭就像是点烟花一样,而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的共通性非常大,可以说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你们自己研究的火力装备进行的怎么样?”赵一又问道。
    “我们自己研究火力装备时间尚短,想要短时间内拿出领先的成品还需要一些时间,如果是目前的技术水平的装备,设计出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姚子良回答道。
    姚子良最后一句话是相当的不客气,但是说的却是事实,作为民营军事企业,如果拿出来的技术不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军方凭什么要采购你的,肯定是优先采购国企的了。
    而他们之所以要研究火力装备,主要也是意识到自己如果只是卖飞机坦克军舰,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即使卖的再贵,收益也是相当有限。
    大家都知道,只有耗材才是最赚钱的,就像打印机并不是很贵,但是长期使用的话,墨盒的消费开支才是占据大头的。
    所以想要实现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涉足火力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带来良性循环。
    因为他们研发的飞机、坦克、陆战车和海军装备,在研发投入上面是最大的,在技术难度上也是最高的,但是获得的利润就不见得是最多的了。
    这严重的背离了高投入高产出的商业逻辑,现在由于大部分技术都是赵一提供的,研发成本还没有高到无法承受,但是未来呢,一款高技术水平的战斗机,研发资金投入就是海量的。
    如果采购数量不足的话,单价肯定会很高,而单价卖的太高,又导致采购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到时候不说亏本的问题,至少也只是微利而已。
    所以凡是能够赚钱的项目,华夏军事工业公司都要尝试去研究、去争取,不然的话,他们还真有可能长时间处于微利运营了,想要再投入研发下一代装备,就没有太多钱继续投入了。
    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即使他们研发的装备再先进,国内采购的数量也不会很多,也就是说,市场规模短期内不会很大。
    除非这些能够大规模出口,但是现在国际军火市场相对固定,两大阵营的国家是不太可能采购我们的军事装备。
    而剩下的国家,在采购我们军事装备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下那两极的态度,特别是关系密切的,即使是采购了,量也不会很多。
    甚至是国家能不能允许出口还是一个问题,越是先进的军事装备,出口受到的管制也会越严格。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