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359章自动驾驶技术(求订阅!!)[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国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潜力,特别是1985年进行的国企改革,让这种需求更加旺盛。
    不过去年国企改革刚刚开始,还没有到需求总爆发的时候,今年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市场需求就会让精密企业公司吃的盆板钵满。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今年精密仪器公司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且精密仪器公司还完全不愁无生意可做,都是其他企业上门求购他们的设备。
    相比起精密仪器公司的牛气冲天,天行半导体公司就显得弱势很多了,虽然在外界看来,他们依然强势无比,毕竟他们统治了全球逻辑芯片市场的70%。
    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剩下的就是被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司瓜分了,而且其中的大头也是擎天半导体公司占据着。
    在整个1985年里面,天行半导体公司创造了1500亿元的营业收入,不仅没有因为擎天半导体入场竞争而减少,反而还增加了200亿元的营业额。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这既是市场对于天行半导体公司的认可,许多人习惯性的购买他们的产品,同时也是市场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但是在会议上面,林爱国依然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只是他们也不知道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在会议上面虽然没有像廖兴凯那样直接向老板问计,但是表情和语气却是表露无遗。
    好在赵一正准备和他说关于智能驾驶的事情,繁星软件公司想要尽快拿出来成品系统,就离不开天行半导体公司的支持,这也给天行半导体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其实天行半导体公司也可以在智能芯片领域扩展业务,但是还是需要开放人工智能才行,只有人工智能才需要大量的智能芯片来训练。
    只是目前赵一还没有打算开放人工智能,自己旗下的企业很多还在摸索阶段,没有太多的成熟产品流向市场,也就没有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然,赵一亲自编写的智能系统和软件不算在内,毕竟这些技术更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面。
    更重要的是,外界还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等到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
    等到研发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依然跟不上赵一旗下的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后,那么就会逼迫繁星软件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公开。
    不过这也只是赵一的个人猜测,但是不管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反正他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另一家和天工精密仪器公司一样牛气冲天的企业,就是基石材料公司了。
    由于这家公司拥有非常多先进的材料产品,让其他公司是上门求着合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会往外卖。
    而且基石材料公司的营业收入方面,赵一也是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够满足自己旗下企业的材料需求就达到了最基本的任务要求了。
    至于扩大营业收入,是处于次要考虑的位置,而且往外卖的材料,也基本上不是特别先进的材料,即使是这样,比起市场上现有的材料水平,还是高出一大截。
    在1985年里面,基石材料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000亿元,比起前一年的3000亿元,提高了不少。
    这里面最大的贡献就是神龙汽车公司、星空动力公司和星际快车公司了,其他就是天工精密仪器公司的订单量大增。
    神龙汽车公司的最新顶级汽车销售大获成功,而里面的许多顶级材料则是来自于基石材料公司,这为基石材料公司的营业增长贡献了不少的占比。
    星际快车公司由于在1985年飞机订单量大增,对基石材料公司的订单需求也是大增,为基石材料公司贡献了不错的营业收入。
    也就是说,基石材料公司的营业收入大幅增加,还是因为自己的兄弟公司的业务扩展带来的好处,更说明基石材料公司往外卖材料的收入是非常低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家公司也为基石材料公司奉献了不错的收入,那就是海燕船舶公司了,今年海燕船舶公司为华夏石油化工公司制造了20艘30万吨级别的油轮。
    现在由于华夏石油化工公司的化肥业务非常的好,让他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也在持续走高,海燕船舶公司正在开始为他们建设LNG船只。
    到时候作为主要材料供应商,基石材料公司的业绩也会迎来较大的涨幅,毕竟这些船只所有的材料不仅量大,而且利润也相当丰厚。
    当然,在1986年里面,最让基石材料公司期待的,就是中国房屋公司的城市化建设了,以及国家的大规模基建项目。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许多的常用材料,还涉及到他们的特种菌种和特殊油漆的销售,这一块业务今后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营业收入。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