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324章交织的国内改革[2]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工,需要根据已退休年限,通过计算,将剩下的养老保险补缴齐全。
    其实这项工作不仅是中国养老公司需要做,其实中国医疗公司也是需要做这一项工作的,而且两者之间的工作流程和对象基本一致,所以两家公司是合并做这一项工作的。
    说实话,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能够完全足额的补足这一块资金缺口,但是国企的股份毕竟是属于政府的,那么最终还是需要政府来补足这一块资金缺口了。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有余钱来补足资金缺口,那么就牵扯到国企改革了,不能够足额补足资金的国企,大部分都是已经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
    政府如果继续让这些企业以现在的状况存在,不仅自己要出一大份养老医疗资金,同时还需要继续为这些企业经营补血,就是再富裕的政府,都很难扛得住。
    所以这次国企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涉及到这样的企业,要么合并重组,要么引入外来资本,改革企业经营方式,这些都是他们的办法。
    不过在国企改革当中,赵一旗下的永安会计师事务所、民生银行、投资公司等都有不错的业务,这不难理解,想要改革,重要清点企业的资产状况,而这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老本行。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会给企业定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也就是说,他们还参与到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中去,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而民生银行就是贷款了,这没有什么可说的,作为国内现在资金最雄厚的银行,政府都希望他们出面拯救这些企业。
    而赵一旗下的投资公司,则是对自己认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没有竞争力,其中一些国企只需要改变经营思路,很快就可以盘活。
    这样的企业,投资公司是非常愿意投资的,民生银行也是非常愿意贷款的。
    但是更多的企业,还是按照整合的思路来,国家从赵一的企业经营情况看到,有时候,规模化运营确实是一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手段。
    所以中央政府有意将一些行业零散的企业整合起来,形成特大型央企,这样不仅可以让地方政府甩掉包袱,而且也能够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央将国内的大型造船企业都整合在一块,形成了一家大型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这里面就整合了整个国内国资船舶制造和造船重工企业。
    现在国内的船舶制造领域,只有两个玩家了,一个是赵一旗下的海燕船舶公司,另一家就是国资委旗下的中国船舶集团了。
    但是这样的简单整合,并不能够提高整体竞争力,最多算是一帮乌合之众,所以还需要对整合后的企业进行改造,提高他们的技术研发水平,更换更先进的设备等等。
    这些都需要资金的参与,除了一部分资金是有政府注资外,剩下的则是走投资公司的投资和银行的贷款了。
    这也是之前四大国有银行想要赵一投资的原因之一了,他们自身的资本不足,又不想让民生银行专美于前,只能想赵一融资了。
    当然,国资委引入赵一的资金参与进来,不仅仅是因为赵一财大气粗,这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光是这一条,还不足以让赵一成为核心利益合作方。
    他们真正觊觎的还是赵一手里掌握的技术,这才是这些整合后的大型国企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是他们参与到国内和国外竞争的重要基础。
    还是拿中国船舶集团来举例子,之前海燕船舶公司没成立前,国内的造船业都是一个样子,也就没有明显的竞争情况发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海燕船舶公司这只鲶鱼,如果他们再不改革,国内的市场都要保不住了,更何况是国际市场。
    而海燕船舶公司的优秀表现,也引起他们的眼馋了,海燕船舶公司一上来就是30万吨级别的大型油轮,这个造船技术,是目前国内各大造船厂不具备的。
    而海燕船舶公司不仅在30万吨级别的油轮上面已经有成型的技术,同时他们还在建造LNG(液化天然气船)船只,这个技术含量更加高,属于商业船只的皇冠了。
    虽然还没有完成建造,但是他们并不敢小觑海燕船舶公司,因为它是属于创造无数辉煌成绩的赵一旗下的企业,这一条就足够了。
    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确切的消息来源,对海燕船舶公司的技术水平非常清楚,而这些技术就是他们急切需要的。
    赵一也知道他们知道海燕船舶公司的具体情况,他当初选择姜建招当总裁,就是存着这份心思,这不就开花结果了嘛。
    所以他们除了吸引赵一的资金外,还想要引进这些造船技术,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抹平和海燕船舶公司的技术差距,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国际船舶制造的竞争当中。
    对此,赵一并不反感,在很多实体领域,赵一并不想吃独食,只是之前没有办法,只能自己顾自己的,他想要顾别人,别人还不一定领情。
    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危险,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够主动找赵一来帮忙。
    而赵一自己,也希望给自己旗下的企业寻找竞争对手,不能让他们太安逸了,不能让他们太过依赖自己,不然自己的悠闲日子根本就不会有了。
    同时赵一也深信老大老二竞争,就会把老三和之后的企业给干掉,前世的加多宝和王老吉激烈竞争,和其正就消失了,是一个道理。
    用在船舶制造行业,赵一的海燕船舶公司是当然不让的老大了,而将老二的位置让给中国船舶集团,那么他们两者在国际国内相互竞争,就会干死其他国家的船舶制造业。
    那样就会将世界的船舶制造业全部归于我国了,最后还是国家受益,后面最大的受益方他也有一份。
    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国内现在是各种利益交织的时期,也是改革最激烈的时期,只要渡过了这个时期,国内的情况将会大不相同了。
    这也是赵一之前进行一系列动作的效果了,他只是在国内的诸多问题当中,找出一个最有用的线头,然后轻轻一扯,就轻松将一团乱麻的线团,给拉成直线了。
    这是下棋者的素养,没有从众多千头万绪当中找出引子,是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目标的。
    听完中国养老公司总裁唐少平的汇报,赵一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环境当中,还能够赶上计划进度,这说明唐少平确实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同时也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
    想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强力的手腕,还需要长袖善舞,能够给各方都提供一个解决的办法,不然就只能陷入扯皮当中了。
    而国内这样的企业数量绝对不少,所以任务非常繁重,而赵一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如果换做别人来,估计还没有理出来一个头绪。
    所以赵一这句话绝对不是抬举他,而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换做赵一来,都不一定能够做的比他更好,甚至还不如他,毕竟赵一习惯务虚,务实的能力并不强。
    而且中国养老公司不仅仅完成了他那一份的工作,同时也将中国医疗公司的那份工作也接了过去。
    这大大减轻了中国医疗公司的工作量,让中国医疗公司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他们的本质工作上面来。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养老公司的工作量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需要完成的任务项比较少,但是仅一个任务,就需要花费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