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正文卷15、‘种树’

我的重返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午后,太阳公公伸完懒腰,终于冒出了头。
    深秋的京城气温下降了不少,不似羊城依旧在三十多度。
    微风轻轻扫过,有些许凉爽。
    看着刘惜捧着杯茶喝完,方年招呼了一声,当先起身。
    原也在羊城的刘惜比方年、陆薇语还晚一些离开羊城,却比方年两人早到半天。
    上午,五资本成立揭幕仪式上,刘惜也正式以创始合伙人的身份亮了相。
    虽是不苟言笑,但不失应有气质。
    不一会儿,方年带着刘惜坐上L5去往西长安街。
    车上,方年说明了情况:“这些天需要你一直待在京城,我会跟你去走动走动,需要你展现出你所有的能力。”
    “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课题、困难、刁难、辩论等等。”
    “得拿出比你去过的所有商务场合更精神的面貌来应对。”
    着黑色西服,平淡而沉着的刘惜严肃点头:“明白。”
    虽然此前方年并未提及,但刘惜也不意外。
    总会一丝不苟的答应并去完成。
    从刘惜加入前沿这差不多四年以来,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席商务场合都很完美。
    无非是话比常人少一些,不懂如何长袖善舞,也没有方年那种个人魅力。
    但在商业场合上,刘惜其实从来都没有平时的微缩态。
    所以,方年真的不是一拍脑袋,然后决定由刘惜来接任前沿董事长一职,而是有深入观察再经过深思熟虑的。
    刘惜在正常商业行为上,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缺点。
    如果有前沿董事长身份加持,大家只会认为这是刘惜的特色!
    身份的妙用就是如此简单。
    而关秋荷、吴伏城、白粥、温叶、谷雨、谭柳包括陆薇语等人的缺点则过于明显……
    方年要带刘惜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政研。
    一个方年轻车熟路,但不是很能喜欢起来的地方,因为总会有罕见的辩论发生。
    倒不至于恶脸相向,只是免不了会有过于尖锐的相对观点。
    很快长驱直入的驶入一个大院,停在了其中一栋楼前。
    下车后,方年带着刘惜走进大楼,轻车熟路的先去到主任办公室,跟里面的大佬打了个招呼:“王主任好。”
    一见方年,王护泞眼前一亮:“方总,你可算来了,我……”
    方年紧忙打断:“您误会了,今天不是来找您的,就是带个搭档来走动走动,跟您打声招呼。”
    王护泞看看刘惜,又望向方年:“这阵子能常来吗?平书可是下了大任务,说是你提出来的一些想法。”
    方年赶紧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事情您不说我也会来说明白的。”
    往祖上数好几代都是农民的方年对于想要解决贫困现象的理想是深耕于骨子里的。
    跟商业理想一样,是必定要达成的东西。
    当然不至于跟平书那么尖锐一提就扔一边。
    再说当康系也好,前沿系也罢,都有在一些领域探索了些可行性方案,光是这,方年也得来说明白。
    “……”
    带刘惜见过王大主任后,方年跟刘惜去了其它的办公室走动,整体上逗留了一小时左右。
    离开大楼,刘惜罕见的说了句:“很难。”
    额角仍可见些许汗渍。
    这对刘惜来说也是很罕见的考验。
    方年微微一笑:“这才刚刚开始,更难的还在后面,回去后找陆总要一份文件,里面有一些简略的东西你熟悉熟悉。”
    刘惜轻轻点头应下。
    她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但不太明白方年为什么要带她来这里。
    不过这些对刘惜来说都不重要。
    在刘惜的世界中,从递出那张同学录以后,事情从来都很简单。
    即:如果方年有需要,就正常表现自己的能力,不用想太多。
    因为她记得方年说过: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无论是种田、插秧、放牛、赶羊、还是学习、财务、编程,刘惜都理手,现在只是要表现出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特定看法,如此而已。
    …………
    …………
    驶出大院,方年稍作思量,叫停了车:“你先回去,帮我跟陆学姐说一声,我去隔壁工信部蹭个晚饭,晚点再回去。”
    刘惜哦了声。
    下车后,方年目送L5驶入长安街道,自己则走去了没几步远的西长安街13号。
    方年寻思都到了长安街,这二天也发生了些不大不小的事情。
    去蹭个饭,顺便跟苗为苗大部長叨咕几句。
    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方年被门口的安保老哥给拦了下来。
    “同志你好,请问你找谁?”
    还好虽然新型移动支付被方年借助影响力基金携众多资本大力推动,付款码已经常见于商场、便利店,但方年出门依旧还是带着钱包。
    别的不说,起码钱包里有身份证在,登记还是不难的。
    至于其它……
    其它证明方年现在也没有,他还没混到刷脸的级别。
    一般都是刷车上的通行证。
    方年将自己身份证递给安保老哥,耐心礼貌的解释:“你好,我叫方年,这是我的身份证,提前跟苗为苗部長约好了,刚好在附近,所以是走路过来的。”
    安保老哥其实认得方年,毕竟今年方年经常出入这里,网上现在都能随便找到方年的影像资料。
    ‘方年’这俩字在很多场合比前沿董事长还好使。
    安保老哥礼貌道:“方先生好,按照流程,我需要联系部長办公室,见谅。”
    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
    有所不同的是,方年的身份证并未被依流程押在门卫室,安保老哥登记了下就还给了方年。
    目送方年进去后,对方年来说是安保老哥的小伙子忍不住小声嘀咕:“方总居然真是90后,真年轻。”
    “不过,没想到他居然会走路过来,车坏了?”
    “话说这都快下班了,方总还过来干嘛?”
    “传闻方总经常来蹭饭,不会是真的吧?”
    方年并不知道安保老哥会想那多,进了大院后,他信步走进了办公楼,这回就能刷脸了。
    办公楼里的门卫都认识方总这张脸,就是点点头让方年进去了。
    走进苗为办公室后,方年连忙热情地打着招呼:“苗部,你好你好,好久不见,十分想念。”
    “听说苗部总念叨我喜欢蹭饭,从政研出来一看时间刚好是咱部里的晚饭点,你说巧不巧。”
    办公桌后的苗为乜了眼方年:“怎么还让门口给拦下了?”
    “走路过来的。”方年随口道。
    苗为站起身来招呼道:“走吧,你都来了,先去吃饭吧。”
    到了食堂,苗为终于忍不住念叨了句:“这男人结了婚就是不一样,走路都带风,春风满面的。”
    方年不以为意:“那可不!”
    “男人一生中就那么几件大事,这结了婚就算是成了家,当然不一样!”
    跟苗为熟悉了也有好处,一些无需再往上走的事情可以念叨念叨。
    这也是苗为主动把方年带去自己家的缘故,这叫建立私交,可公私兼顾。
    里面也有平书的意思。
    工信这方面基本算是前沿的最高监管单位了,既然方年自己个乐意跟苗为往来,那苗为就也顺便看着点。
    要不然两年多前听说前沿有试行虚拟股的事情后,苗为忽然就跑到了申城私下考察前沿,送来150亿贷款。
    主要还是方年与其他大公司企业家完全不同,他太年轻了。
    虽说方年对‘规则、规矩’等观念甚是明确,虽然方年从未逾越任何线条,甚至还主动拔高了对前沿对自己的红线要求,但凡事也有个万一。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方年也是他看明白了平书跟一些大佬的安排,默认了。
    要不然方年在京城那么久,建立私交的怎么就苗为这么一个位置不算太高的大佬?
    王大主任,丁大主任不比苗为更常接触平书?
    方年其实向来清醒得很。
    他甚至都没跟当初相处融洽的孙淦泷有多少私交。
    某个影视作品中的台词能形容这一切: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
    稍微有些夸张,但基本道理相通。
    这也是方年这么些年给商业合作最深的印象:他永远在正确的道路上,不做错事。
    道理说破天,翻来覆去其实就那么几句话,也就那么回事。
    实际办起来的条条框框就比较多了。
    “……”
    饭菜送上来后,苗为慢条斯理的夹了筷子菜,貌似不经意道:“听说你昨天晚上让一些人很不满?”
    见状,方年微微一笑:“别别别,不至于,我本来就要跟您大佬说的。”
    “我还是之前的想法,只有国货等于没有国货,不是核心行业没必要出现寡头垄断。”
    “人们可以没有联想的。”
    苗为眼皮一跳:“影响会不会太大了?”
    方年平静道:“对国内商业环境,我一向耐心十足,不像海外的那些个洋鬼子容易看着不太顺眼,操之过急。”
    “会慢慢来的,市场上有更多选择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个人电脑不像手机,最好只有两个系统同时存在,因为电脑的特性,其实适应于现有硬件体系的操作系统起码有上十种不同的。”
    “这行业也算是夕阳产业了,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优胜劣汰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听方年这么说完,苗为就知道方年已经下定了决心。
    稍作沉迷,道:“没有影响可以,有过大影响就会被干预,你自己琢磨着来。”
    “事情发展到今天,前因后果我们这些人都看在眼里,你确实做了不少让步,甚至都没用资本来推动零度电脑的普及,已经挺不错了。”
    方年笑笑没多说。
    苗为不会是站在老大哥那边的。
    他们可都是知道过去整整四年时间里,老大哥对前沿的百般针对。
    更知道当前沿在基础科学上有了突破后,一些人却又跳出来干预的过程。
    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方年说得有道理,怎么偏偏就它老大哥这么多年来,钱没少挣,国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