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正文卷第588章风起于青萍之末(求月票)

我的重返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看着手机屏幕,下家那个拖延鬼就是不出牌,闲得方年想要用指甲抠个‘无聊’。
    没辙,方年只好一口气点了十几次‘快点啊,等得我花儿都谢了!’。
    工作日的下午,方总又在前沿办公室,当然不可能是为了‘追梦’。
    他是在帮当康游戏体验魅族M9手机上的斗地主手游——
    手上的这台魅族M9还是黄秀杰上周三来申城参加前沿天使招待会时带来的;
    今天才得空拆开来用。
    有一说一,M9比较中庸,但偏偏又不是各方面均衡型的水桶机。
    直观体验来说,无论是硬件体验感还是用户界面的流畅度,都距离有较大差距。
    就方年来说,需要认真正视这样的差距。
    苹果毕竟是一家很有技术储备和积累的公司。
    先是引领了PC时代的视窗操作系统,微软跟在后面用打下并守护了盖茨多年的世界首富宝座。
    然后又率先掀起了直板大屏智能手机序幕。
    牛逼还是乔布斯牛逼!
    当下,苹果在智能手机这一生态链整合上已经基本成型。
    光是这一点,领先了全世界所有想要涉足智能手机行业的同行好几年。
    包括诺基亚、三星。
    再加上苹果有出类拔萃的自研核心芯片……
    单从黄秀杰还需要说服自己该不该继续相信三星的处理芯片来说,早已不在一个量级竞争。
    不过在目前各大系统平台的应用都并不那么丰富的情况下,魅族M9还是够用的。
    方年也是真正使用以后,才理解今天为止,早上专卖店开门十几分钟就能售罄的原因。
    在一定范围内,魅族这台M9可以说是相当亮眼。
    对比菊厂最新的、三星、摩托罗拉等一部分类似机型,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
    终于,这一把斗地主结束了。
    输赢……
    输赢算不了什么。
    方年将手机扔到一旁,呼出一口气,习惯性后仰靠在椅背上。
    办公室里只有谷雨跟刘惜在。
    刘惜一向很安静,加上身材娇小,也不高,恰好可以藏在办公桌后。
    眼瞅着加入前沿也将近一年了,大多数时候刘惜依旧如同从前,不怎么引人注意。
    但论工作能力……
    逐渐拔尖到令外人赞叹。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代表们偶尔就会说:
    前沿的首席财务又换人了啊,真厉害!
    当然,社会是分工合作的,没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完成一个领域的工作,刘惜也不是例外。
    她只是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加上学习速度快,能力自然愈发出众。
    有空的话,刘惜就造一些用起来更顺手的小工具。
    没想过要会惠及谁,但当康跟前沿系的财务工作者却因此而受益。
    据说好用还轻松。
    前沿系的大量财务人员按照刘惜分好的门类完成更具体的工作即可。
    随着能力的增长,刘惜的工作范围也在扩大。
    从原本简单的会计工作,到风险管理,然后到税务遵从与财务策略,预计将在未来覆盖包括融资筹划等在内的一系列财务运营及管理内容。
    目前大约已经算得上是合格的大企业CFO了。
    因为刘惜低调内向的行事风格,也就前沿的几个知道她这么牛逼。
    方年知道得更多一些,刘惜财务工作处理之所以这么得心应手,完全是因为她已经蹭了足够多的课。
    以及知识足够体系化。
    若是论学习深度的话,大概也就完成了本科阶段的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吧。
    触类旁通的学了些硕士阶段的。
    不过必要的课程从来不缺席,哪怕已经学过一遍。
    这点上方年跟她不同,方年基本都是上课听课,下课瞎几把学,根本不成体系。
    而且,现在方年已经完全不去蹭财政学的课程了。
    有刘惜在……
    还是不要浪费精力了。
    想到这里,方年心中一动,嘴上喊道:“刘惜。”
    “嗯~”刘惜小脑袋从办公桌后冒出来点尖尖。
    方年安排道:“有空梳理一下前沿创新的资产,看看能在申城这边的银行做多大的贷款计划。”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不是着急的事情。”
    “好。”刘惜应了下来。
    有关于事务安排,刘惜总是一个字:好。
    方年还待再说,谷雨忽然抬头汇报:“方总,石新荣石总从鹏城传回消息。”
    “周末两天时间实地收集了相关资料信息,与华强北的一些相关人员进行了初步商谈。”
    “他们表示愿意暂时停止售卖未经女娲实验室授权但搭载了女娲系统1.3的手机。”
    “石新荣计划进一步商谈。”
    听完谷雨所说,方年随意道:“石总这套先礼后兵用得很熟练呐。”
    稍顿,方年话锋一转:“你跟温秘在前沿实习部的秘书团怎么样了?”
    “还好,计划扩大团队人数。”谷雨冷静回答。
    方年想了想:“正好,一起去前沿实习部看看。”
    谷雨应了下来。
    大多数公务的资料泛收集、初筛,都不需要谷雨跟温叶都不需要亲力亲为,而是分批交给秘书团。
    这是早在两个月前,方年就安排下去的事情。
    个人的精力有限,分工合作能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件大的工作。
    谷雨跟温叶已经基本从之前繁杂的资料收集工作中解放出来,她们要完成的是整理、汇总、报告。
    …………
    从丰达大厦到创智园区就过个马路,一条街的距离。
    方年没让谷雨开车,两人走了过去。
    直线距离也就一里地。
    不过这次方年并不以随同视察的身份去,就是想随便看看前沿实习部。
    前沿实习部这边跟当康和前沿系是有一定分割的。
    全员都必须先加入前沿社团,然后再通过推荐和面试进入。
    门槛其实比前沿系实习员工要高一些。
    不过内部管理形式反而松散一些。
    简单来说,是前沿直接给到前沿校园俱乐部的福利,因为前沿实习部的实习工资会比前沿系稍微高一点点。
    也一样是后备人才梯队,而且算得上是管培形式。
    拔尖的那拨会被特别安排一些事务提前锻炼,毕业后填充到当康、前沿系的中下层管理岗位上。
    但不会有任何明面文件说明。
    这个共识只局限在前沿内部。
    因为是社团成员的缘故,都算是在校生。
    所以实习周期不太长,前沿只在整体把控上维持有个500人规模。
    算是一次次大浪淘沙。
    实习部还允许兼职,基本上申城的前沿社团会长都在这一批加入了进来。
    在计划中,前沿实习部后续会给全国前沿社团卸任会长开放绿色通道。
    这一次招聘的前沿实习部实习生已经全员到岗。
    加上原来就有的实习生,总计是579个人。
    原先的行政主管黄露被调入前沿创新之后,接任的人方年毫无印象。
    不过并不影响他以复旦·前沿社团理事、前沿荣誉员工的身份进入实习部。
    只不过有谷雨在,方年当然没人陪同。
    于是,方年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李子镜和王军,撺掇两人带他逛实习部。
    王军一脸好奇的看着方年,问:“方年,黄经理都升职了,你怎么还能进来?”
    方年笑着回答:“但我还是前沿荣誉员工。”
    李子镜没做声,他知道肯定不止这么简单。
    对方年的身份他心里多少有点猜测。
    “差点忘了这个。”王军露出了然的神色。
    然后说道:“对了,实习部在9号楼新租了几层办公室,要不要一起过去看看?”
    方年看看王军:“你们是不是还没正式去过?”
    “对对对。”王军点点头。
    有了方年撺掇,三人很快走去了隔壁的9号楼。
    路上,王军兴冲冲的介绍道:“9号楼的办公场所很大的,从5楼到8楼都是。”
    “前几天上面分批次安排一些人去那边办公,说是带带新来的外地实习生。”李子镜也跟着说道。
    王军叹气道:“可惜我们没被选上。”
    语气很是有些遗憾。
    以前的实习部人再多,也都在申城,不太能引起探索欲望。
    现在可是有全国各地高校过来的。
    谁都好奇。
    边说边走,很快就到了9号楼5层。
    方年还是第一次来,五层的办公区不算太大,两百平的样子,一走进办公区能一眼看到头。
    有很多青涩陌生的面孔。
    动静引起了办公室内的反应,好多眼睛看向三个‘不速之客’。
    最前方有人迎了上来,能很明显的看出不是在校大学生。
    一看就知道是小领导。
    “你们也是实习部的?过来有事吗?”
    王军跟李子镜大着胆子回答道。
    “对,我们是在7号楼工作的。”
    “我们过来看看。”
    小领导仔细打量了下:“你是叫李子镜吧?”
    “对对对。”李子镜连连点头。
    小领导念头一转,道:“你们过来走动走动也好。”
    “……”
    实习部的整体办公氛围并不严肃。
    类似于小领导这样的行政人员多数来源于师范学校。
    其实有点像是大学里的辅导员一职。
    三人得以获准进入。
    很快就见到了熟人,之前一起玩,但后来没进实习部的陈明。
    “……”
    从五楼一直走到八楼,均没有受阻。
    整体上给方年的感觉还差点意思,看样子需要再进行几次轮换。
    另一方面也该正经梳理全国的前沿社团,建立可行的社团引导机制。
    “子镜,8楼有个好漂亮的女生啊。”
    “你也发现了?”
    “谁看不到啊,方年你说是吧。”
    方年笑笑:“确实有点好看。”
    除了身材以外,比温叶都好看。
    听着李子镜跟王军热切的讨论着姑娘长短,方年忍不住道:“子镜,你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