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正文卷第573章请给予必要支持!(感谢‘梦汐流年’盟主)

我的重返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员工轮调与员工招聘是这次会议的重点。
    可以跟‘30亿怎么花’相提并论。
    早在上月初就开始了筹备,中下旬时,陆薇语率先开始了处理。
    后面温叶、谷雨乃至关秋荷等人加了进来。
    尤其是最近这几日,陆薇语等人加班加点的忙这事,连周末都没放过。
    倒是说这周末大家忙得天昏地暗时,方年同学自己个开小差,去了趟无锡再次受虐。
    见大家都看过来,方年看向温叶:“温秘,说一下具体情况。”
    温叶不慌不忙的汇报。
    “前沿系除前沿、女娲实验室以外,共计291名员工,包括前沿实习部正式行政人员;
    经过对周期工作总结报告、考核分析,有部分员工表现突出……”
    “……”
    “其中具体到公司管理层,前沿创业CEO表现不佳,无法胜任高层管理类岗位……”
    能拿到会议上说的,都是管理层。
    好在三家公司的管理岗位目前不多,就算再往下一层到部门管理岗也不过寥寥十几人。
    当然……
    这也是前沿缺人的本质因素。
    温叶汇报完之后,方年叹气道:“其实这次本应请两家公司CEO参与。”
    “原前沿项目的CEO也不行吗?”关秋荷皱眉道。
    “说起来我还比较看好他,之前在当康表现也算不错,留下的印象也还行。”
    方年坦然道:“上周去视察见过这个人,当个高管够格,CEO就差点意思;
    月份成立了两支基金,实际上原前沿项目已经成为了资产近30亿的大企业;
    现在的办公效率并不能令人满意,其中就跟CEO能力有关;
    从我的观察来看,他的能力不足以执掌一家数十亿的企业,内部管理上也比较混乱;
    没能将基金的功能较好的发挥出来,基本盘还是温秘跟你定下来的。”
    听得关秋荷连连点头。
    她倒不是要力荐这个从当康出去的CEO,而是就事论事。
    简单来说还是源于对比。
    比起前沿创业来说,前沿项目的整体表现算得上是可圈可点。
    但方年说得也有道理,前沿项目的可圈可点是建立在前期相当大量的工作基础上。
    其中她关秋荷还帮了不少忙。
    不能简单的将功劳都划拨给这个CEO。
    接下来讨论了半个多小时。
    包括关秋荷在内,都有提名一些员工的擢升。
    比如陆薇语替前沿创新要走了前沿实习部的黄露。
    又比如从原前沿项目擢升几个员工去前沿创业,反正办公地点在同一栋写字楼。
    严格来说,动静并不小。
    涉及到的人员调动足有三十几人。
    而随着员工的调动方案确定,同步也梳理了三家公司的治理架构。
    前沿学术内部调整很大。
    经过讨论提议,最后还是在这次会议上,将前沿校园俱乐部从前沿学术剥离,并入前沿创业。
    前沿学术架构梳理以后将新成立顾问委员会、基金统筹管理、学术投资、学术咨询等部门。
    保留原有的人力资源、行政、销售、商务、财务等部门。
    职位保留,人选空缺,原CEO降为副总经理,分管业务待定。
    调整以后,前沿学术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岗位总计空缺12人。
    前沿创业调整不算太大。
    原项目基金更名为校园创投基金。
    新并入的前沿校园俱乐部更名为校园业务部、更新分管创投基金的部门业务、成立私募基金管理相关部门。
    职位保留,人选空缺,原CEO降为部门经理,可接受可拒绝。
    轮调与调整之后,管理岗空缺9人。
    前沿创新内部进行了简单调整。
    行政部扩大,下辖三个行政单位,分别分管女娲、白泽、本部行政工作。
    陆薇语任总经理,CEO空缺。
    轮调与调整之后,管理岗空缺7人。
    不过……前沿创新计划招聘的管理岗位是20人。
    特别启用多岗轮值制。
    目的是人才储备。
    完全可以预见的是,前沿创新的管理岗位会大量增多。
    计划招聘的20人里面有12个高管岗。
    前沿实习部也要填充了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
    “……”
    最后,谷雨进行了统计汇报。
    “经调整,本次前沿实习部新招500名实习生,仅限于前沿社团成员,额外招聘30人;
    前沿学术新招350名正式员工,300名实习员工;
    前沿创业新招200名正式员工,200名实习员工;
    前沿创新申城新招600名正式员工,500名实习员工;
    前沿创新庐州新招200名正式员工,仅限实验室工程师。”
    稍顿,谷雨接着补充:“因为前沿创新目前的体量原因,减少了大部分招聘。”
    这算是决议,前沿系原计划在申城招聘的1800名正式员工被削减成1150名。
    主要是经过讨论,以及参考了陆薇语的建议,大幅削减了前沿创新的招聘名额。
    方年也没多说。
    即便随着各地前沿院陆续落地发展,前沿创新需要不断不断的新招人。
    更主要的因素是,申城的业务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
    而以申城为办公地点招聘,后续如果要分出去,肯定又是一件扯皮的事情。
    还不如这次削减。
    虽然全国招聘是个很好的机会。
    可现实就是这样,没那么多的心想事成。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至于当康的招聘,并不需要拿到这个会议上来说。
    当康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治理架构,所需的员工数量并不会削减,可能还会增多……
    接下来是讨论招聘部署。
    关秋荷不紧不慢道:“根据安排,会议结束后通过前沿校园俱乐部发布公告,开启报名通道;
    不预热,公告发布即开始招聘。”
    “除当康跟前沿的人力资源以外,另委托了39个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帮忙。”
    “此外,我跟陆总今下午就带队去羊城处理羊城前沿院落地事务,会顺便照看一下当地招聘事务。”
    “争取这周内回申,联合处理管理岗位面试事务。”
    “……”
    温叶接过话头:“我跟小谷也会带队去黑龙江处理哈工大前沿院落地事务。”
    “……”
    从头到尾都没发言的吴伏城算是初步理解了方年说的那句话:
    前沿个个都是人才。
    他又不傻,这场面还是能看懂的。
    大家都是自己给自己分配好了任务。
    方年大多数时候只提供一个方向。
    具体事务上基本不怎么表达意见。
    有温叶跟谷雨两个秘书梳理具体事务,又有陆薇语跟关秋荷两个当老总分担部分。
    就算看起来不起眼的刘惜也不仅是财务,还默默的提供了后勤支持。
    包括但不限于自己造工具、事务管理等。
    ‘那我呢?’
    ‘到底什么是资源整合?’
    正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吴伏城发现方年忽然望了过来。
    “吴老哥,你要不要跟一队出去走走?”
    听着方年和气的声音,吴伏城稍加思索,点点头:“好的,我去黑龙江吧。”
    “多看多学,将来很多事情都是你的。”方年微笑道。
    吴伏城:“好的好的。”
    说完以后,吴伏城才反应过来。
    这是被安排了么?
    不是,这受宠若惊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接着关秋荷又提了个问题:“当康跟前沿搞这么大的动静,把声势造起来,不会有人坐收渔利吧?”
    “毕竟……当康虽然有名气,但还是比不过一些大厂,前沿还稍微好一点,在高校名气还不错。”
    “……”
    方年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个问题。
    这场招聘会光是预算就有好几千万,这可是被四大会计事务所反复核算,刘惜又复核过的。
    别台子搭好了,结果别人来把戏唱了。
    这就有点得不偿失。
    势必会影响这次校园招聘的成果。
    稍加思索,方年道:“一会我想想办法,应该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
    …………
    会议结束后,各自忙碌起来。
    吴伏城也在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前沿……
    是没有严格岗位隔离的。
    也不会有一直重复的工作安排。
    都是在这种工作氛围下,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当然……
    根据方年的构想,明年前沿公司就会有CEO这种职位,目标人选是温叶。
    将负责更大范围的事务。
    甚至还有可能会启动轮值CEO制。
    虽然前沿公司就这么几个人,但前沿系人还是不少的,现在的291人是不包括女娲系统实验室的近二百人,更不包括前沿实习部的上百人。
    而在这次招聘之后,前沿系的员工数量将接近2500人。
    这还只是因为步子不能迈太大。
    等庐州白泽芯片实验室逐步落地之后,可能光是庐州的员工数量就会超过这个数字……
    大家都在忙碌,方年想了想,去找了陆薇语。
    陆薇语看看方年,问:“怎么?”
    “白泽实验室那边还没整理好所需的专利、技术这些吗?”方年道。
    闻言,陆薇语摇摇头:“领头的张教授说还在进行最后的统计筛选,最早都要到这周五才能提交。”
    “怎么会这么慢?”方年狐疑道。
    陆薇语解释了一句:“教授说是想要尽善尽美,他们甚至有进行理论实验探讨。”
    方年点头道:“行吧,慢工出细活。”
    这事情之前也不是不重视,而是还能等一等。
    现在……
    亿款子都到账了,短期内资金还算充裕,自然要利用起来。
    身为前沿的灵魂人物,一言以决发展方向的人,方年本来就会走一步看三步。
    所以很多事情他也是需要提前了解,并进行计划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