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正文卷第361章面条中的爱马仕(第一更)

硬核厨爸最新章节目录
   当陈瑶霏和爷爷奶奶来了之后,苏记差不多也到了中午营业的时间。
    无论是早已习惯中午来苏记吃浇头伊府面的老饕,还是那些慕名而来的新食客,都是很守规矩陆陆续续进门找位置坐下。
    哪怕是不认识陌生人,在苏记这家小餐馆里,这个中午也可能会拼座在一起。
    第一批的食客陆陆续续坐下来,苏若曦拿出今天中午菜单递给大家。
    一些懂苏记规矩的老饕,拿到了菜单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翻到菜单背面的最后去。
    因为这里会有每天苏记最新的浇头。
    很快,老饕们便发现了,写在菜单最后的“三虾面”。
    不过在这一栏后面,写着限量供应:30份。
    至于价格嘛,也自然是要比其他的浇头面贵上不少的。
    哪怕是平时比较奢侈的双拼浇头,可能也只有这么一碗三虾面的一半价钱。
    张茂生作为苏记的铁杆老饕,当看到了三虾面这一栏,那自然是毫不犹豫就点上一碗。
    “若曦啊,来一碗三虾吧,免青、过桥。”
    听到张茂生的点单,和他同桌的几个也算是来过几次苏记的年轻食客,不禁觉得非常好奇。
    先是翻过菜单来,看到了最下面写着:三虾面,限量30份。
    再看后面的价格,让同桌的年轻人瞬间望而却步。
    虽然价格上让年轻食客有些不敢点单,但依旧是对这样一碗面很好奇。
    同桌一位年轻食客忍不住问:“老伯,您点的这个三虾面有什么说道吗?我看这价格可是不便宜的,而且还是限量30份呢。”
    还没等张茂生回答同桌年轻食客。
    早上没迟到三虾面的中年男人,火急火燎地冲进们来,直接喊道:“老板,来一碗三虾面。”
    中年人这么一喊,瞬间就成为了整个餐馆里的焦点。
    餐馆里的食客们,都是有些好奇看向中年男人。
    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饕们,听到“三虾面”这么一碗面后,也是立刻就赶紧点单。
    “老板娘,我也要一份三虾面。”
    “若曦,我也要三虾面。”
    “来一碗三虾面。”
    ……
    与张茂生同桌的年轻人满脸惊讶。
    因为短短片刻的时间,苏记餐馆里已经有大约好几桌点三虾面,30份三虾面,眼见着可能就只剩下十几份了。
    张茂生对同桌还在愣神的年轻人说:“如果真的想吃,那就赶紧下手,不然晚了的话,即便是知道了这三虾面的好,你们也没机会吃喽。”
    听到这话,同桌两个年轻人相互看了看,接着便赶紧举手要点三虾面。
    苏若曦早有料到会有很多人点,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要点。
    她也是赶紧进行了一番记录:“大家不要急啊,一个一个来,我都给你们记上的。”
    当苏若曦把要点三虾面的人记下来,差不多30份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一半。
    苏若曦也不多说什么,把菜单给收回了之后,把点单递给女儿送去后厨后,她拿出了小黑板,在黑板上写上:限量三虾面:14份,价格……
    这么写上,可以让后面进门的食客一目了然,看到三虾面还剩下多少。
    冯若若领着两个好朋友,一起拿着点单跑进了后厨里。
    挥舞手上的单子,冯若若嚷嚷着:“爸爸,爸爸,好多人点了那个三只虾虾的面呀,一下子就要给点没有啦。”
    冯一帆微笑着伸手接过了女儿手上的单子:“是嘛?看来大家都想尝尝鲜啊。”
    陈瑶霏有些好奇问:“冯爸爸,三只虾虾的面是什么啊?”
    杨小溪抢先一步先说:“霏霏,那个叫三虾面。”
    陈瑶霏还是有些好奇:“三虾面?那也是面条吗?”
    冯若若立刻解释:“对呀,那个是用虾虾和面条拌在一起吃的,好吃的,霏霏你要不要也尝尝?”
    陈瑶霏有些好奇问:“可以吃吗?不是只有30碗的吗?”
    冯若若笑嘻嘻说:“可以的,爸爸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来啦。”
    冯一帆听到女儿的话,也是点头说:“嗯,若若说的没有错,冯爸爸确实给你们留下了,现在你们三个去外面帮冯爸爸问问,到底有多少人要吃三虾面的,这样冯爸爸好给你们做出来。”
    三个小女孩异口同声答应:“好。”
    看到三个小女孩转身出去,冯一帆也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是下面条,一边则是炒制三虾面的浇头。
    首先是用宽油炒制虾仁,在调味过后,加入虾脑和虾籽翻炒均匀,再盛入一个小碟子里。
    这边炒好了之后,那边面条差不多也已经煮好。
    将面条盛出来,放进事先放有一点点猪油,以及调味的碗里,再在上面淋上一些虾子酱油和葱油,最后稍稍撒上一点点葱花。
    整个制作的过程,可能也就十来秒钟的时间便可以完成一份。
    但实际上,前期准备工作却经过了差不多大半个早上的时间。
    一份一份做好,刚好此时林瑞峰从隔壁过来,冯一帆便让徒弟去给第一批的面条送出去。
    林瑞峰自然是马上端起托盘,将第一批大约五碗的样子,端着走了出去。
    按照苏若曦记录单子上的编号,按照顺序给第一批五位客人送上面条。
    其中有张茂生,还有早上就来没有吃到的中年男人。
    张茂生的这一碗是根据他的要求,在浇头上进行了一些改良,所以看上去和其他四碗还是有那么点区别。
    不过整体上来说,确实是区别并不是很大。
    中年男人见到三虾面上来,立刻从桌上筷笼里拿出一双筷子。
    两只手分别持着筷子,先将碗里的面条分开挑起,将面条给散开,然后再把小蝶中的虾仁一下子全部倒进面条当中。
    接下来,中年男人非常卖力,将碗里的面条、浇头以及底味给搅拌均匀。
    当虾仁均匀分布在面条中,虾籽和虾脑已经粘在了一根一根面条上,中年男人用筷子挑起一大口面条来。
    伴着虾籽、虾脑、虾仁和面条,一大口直接吞下去。
    同桌的食客,看到这中年男人大马金刀的架势,真的是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吸溜。
    一大口混合着三虾浇头面条入口,中年男人几乎是没怎么用力咀嚼,q弹的虾仁,软硬适中面条,搭配上虾籽和虾脑鲜甜。
    在口中就仿佛是一个鲜味炸弹瞬间爆开,中年男人的脸上瞬间洋溢起幸福笑容。
    不得不说,中年男人外形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凶的。
    但是现在,这个外形很凶的中年男人,却一脸幸福的笑容,让人看着有些诧异,反差的画面令人很是惊奇。
    啊……
    这个面……
    仿佛置身与初夏时节的湖边,徜徉在湖堤的垂杨柳树下。
    一阵阵微风从湖面吹来,夹杂着湖水的味道,柳条轻轻随风摆动,掠过自己的脸上,将初夏开始热烈的日头带走。
    面条已经下肚,心头还萦绕着吟唱声。
    没有吃到的食客们,看着这一刻中年男人的神情,不禁对这碗面更加的好奇了。
    张茂生倒是没有中年男人吃相这么夸张,老人家先是慢条斯理吃着虾仁,还要喝上几口小酒。
    虽然吃相上两人存在鲜明对比,但大家还是看得出来,两人都很享受这碗面。
    另外三个也已经上了面的食客,看到两位这样的享受的样子,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个年轻人学着张茂生的样子夹起碟子里挂着虾籽、虾脑的虾仁吃一口。
    当虾仁入口,瞬间非常鲜的味道在口中仿佛一小颗炸弹爆开。
    弹的虾仁上,包裹着虾籽和虾脑,真的是令人吃了觉得非常的鲜甜。
    这一小碟的虾仁,不是想象中那种很大开大合味道,也没有多少重口味道的调和,但是吃起来清爽鲜甜口感,却又像是有魔力,会让人停不下筷子。
    一颗一颗吃着,还是同桌的人提醒:“喂,别吃了,你在吃这一盘就要被你吃完了,你还怎么吃面啊?”
    被提醒了过后,一直吃虾仁的食客才终于醒过神来。
    低头看到碟子里不多的三虾浇头,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把浇头放进面碗里,再迅速和面条搅拌一番。
    搅拌了半天,差不多已经算是比较均匀,食客才夹起面条来吃了一口。
    这次,面条混合虾籽、虾脑、虾仁一起入口,顿时尝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种风味。
    今天的面条非常细,而且煮的比较软,搭配上这三虾真的是非常合适。
    一口吃下去,食客叹了口气说:“哇,这碗面真的是好吃。”
    张茂生在那边终于开口了:“这碗面便是时令面了,是只有这个季节才能够吃到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要再等一年。”
    已经把一碗面吃完的中年男人,靠在椅子上咂摸了一阵嘴巴,回味了好一阵。
    “嗯,不愧是三虾面啊,鲜,真的是太鲜美了。”
    很快有人忍不住提出一点点质疑:“可是这面,是不是价格太贵了点?”
    中年男人立刻说:“贵?这价格一点都不贵,你知不知道,这碗面里的浇头,是多么非人工的事情?”
    接着中年男人也是进行了一番讲解。
    “首先要选择这个季节已经满是籽的母虾,然后要手工将虾籽取下,之后再把虾脑挑出,最后虾仁也需要手工剥出来。
    想想吧,但是这人工就要多少钱?而且光是虾籽多少斤的虾,才能有那么点虾籽?
    所以这三虾面,有另一个称呼,叫:面条界的爱马仕。”
    听到中年男人这样说,顿时餐馆里不少人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哈哈哈,这称呼真有趣,面条界的爱马仕。”
    “确实很有趣啊,这称呼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啊?”
    “我真是好奇,怎么会有这样叫法?”
    “是因为这碗面价值很高吧?”
    “我觉得不是,应该是浇头制作前期需要纯手工,而且这个浇头是有季节限制的。”
    “对啊,过了季节就吃不到了。”
    “这么说的话,一定要尝尝啊。”
    接着,一些人又开始嚷嚷着要点这碗面。
    眨眼之间,14碗又被点掉一半。
    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三个小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