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使我幸福》正文卷第二五三章被坑出来的大计划

签到使我幸福最新章节目录
   虽说颐博是魏士进在主事,但封燊也是有股份的。
    而且漂亮国那边,是调味料主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如果那边的出口受阻,对封燊的收入也是影响挺大的。
    封燊在闲下来了,也难免多考虑一些。
    要说谁最了解他,那肯定是枕边人兰莛歘了。
    一看他眼神总是左右来回转动,就知道他是在思考。而且,是似乎遇到难题了。
    她知道自己未必能帮得上忙。但他也从不会觉得她不该过问那些事,而且她作为一个局外人,有时也能给他些有益的建议。
    这次她也没打算置身事外,给他倒了一杯茶,在他身边坐下问:“怎么了。又在想什么了?”
    封燊搂着她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又说:“其实,最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那边建工厂。
    “只要是那边生产,有就业岗位在,那些人想搞事,就会有顾虑。”
    “那是不是又担心那边的人工成本太高?”
    既然已经想到办法,却不能做。那肯定是有顾虑。
    兰莛歘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工成本的问题。
    据说那边的的产业工人,年薪都要三四万美元。相当国内工人收入的两倍以上。
    划重点,是收入,而不是薪水。国内很多中小工厂的普通工人,时薪通常在二十块钱左右——那还是在大城市。
    现在许多普通工人的月薪虽说接近一万甚至超过一万。但那是因为加班。而漂亮国那边,老板说加班,分分钟给你来点罢工瞧瞧。
    所以,那边的普通工人的薪水,实际上可能是国内这同类职业的两倍,甚至是三倍。
    而且不能像国内那样加班,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生产效率还比较低。
    封燊点头:“人工成本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生产调味料的原料……很多香料,都是经过熬煮的精华,重量损耗很大。
    “很多原料那边都是没有的。如果运原料过去,这个成本也会增加许多。”
    再加上高人工成本,算下来,按照现在的价格,几乎没钱赚。
    “那……能不能我们先将部分原料加工,降低部分的运输成本?”
    兰莛歘也是大概知道调味料用了什么原料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土豆粉或者是玉米粉。好像现在封燊做的最新一种调味料,用的是淮山粉。
    “那边的土豆跟玉米产量都很高。而且据说价格很低。那应该也能节省一点成本吧。”
    “我们加工过再运输过去。确实是个办法。可总体上,也节约不了多少。”
    兰莛歘不知道内里的情况,听他这么说,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封燊搂着她,笑着说:“你也不用费神多想。其实这事,让士进去烦恼就行。我就是闲不住……”
    虽然他那么说,但兰莛歘还是想帮他分忧的。
    链接了电脑的电视上,正好在放广告。而且是在放啃得起的广告……
    她看了一会,突然灵光一闪:“那我们为什么不将调味料或者调味酱作为原料?”
    “作为原料?什么意思?”
    “老美那边不是玉米跟土豆多吗?他们吃爆米花跟薯条的也多啊。我们可以开一家做爆米花和薯条工厂。用我们的调味料做……”
    封燊怔了一怔,笑着捧着她肉乎乎的小脸亲了一下:“你真天才!”
    “真可以呀?”
    “可以。”封燊笑着说。“不仅可以做爆米花跟薯条。可以做的东西多了去了。”
    “还能做什么?”
    “老美的农业,还有什么多?”
    “牛?”
    “对,就是牛。还有猪也多。他们杀猪杀牛,边角料特别多。”
    老美似乎只会吃排。在国人看来很好的肉,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好吃或者不能吃的。
    打猎打下一只鸟,只吃胸脯肉跟心脏,还口口声声说:会对得起动物献身,绝不会浪费一点。
    尤其有个视频,有个胡子男打了一直成年黑熊,结果只取了熊皮跟十八公斤的肉,竟然也敢那么说……
    可见,漂亮国的人,对肉的概念,给我们国人是有很大差异的。
    当然,那也是区别对待的。比如那些廉价汉堡里的牛肉饼,其实都是那些边角料。
    兰莛歘一下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收集那些边角料,加工了?”
    封燊点头:“像牛筋、牛腩,只要做得好吃了。老美大概也抵不住诱惑。”
    “那肯定不能。”
    兰莛歘为了写,一直没有放下自我提高。为了给自己充电,读过不少的书。
    她知道,人的习惯惯性是很强的。但那是因为诱惑不够。只要诱惑足够,人就会因此改变习惯。
    而口腹之欲,是人的天性。只要是好吃的东西,就没几个人能低档得住。
    一旦习惯吃了,就再也放不下了。
    那不是瘾,而是一种习惯而已。
    “那真的要在那边开厂子?”
    封燊摇头:“我们说了不算。”早就说好了,颐博的事,由魏士进决策。“我跟士进说一下。看他怎么想吧。”
    要在老美那边开厂子,其实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
    他们刚才设想的生意,肯定只能是薄利多销,专做处于社会中低层的老美的生意。价格太高肯定不行。
    追求高产量,就势必要求建一个大厂子,投资不会小。
    而颐博未必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当然,也可以贷款。但,颐博有四个股东。那样的生意,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封燊去了自己的书房,给魏士进打了电话。将刚才想到的跟对方说了。他还有那些衍生出了新的想法。
    “你说,如果在国内也建一家那样的零食工厂,有没有搞头?”
    “在国内也做?”魏士进没想到他思想跨度那么大。刚还在说老美那边呢。
    封燊笑着说:“你觉得是国内市场大还是老美那边大?”
    那还用说。当然是国内市场大啊。
    十四亿人口,十四亿吃货。而且都是会吃的吃货。
    封燊又说:“在老美那边,能做的东西其实不多。但是在国内。什么都可以做。几乎所有动物的下水。”
    牛筋牛腩,那是肯定受欢迎的东西。而且特别受欢迎的。
    问题不是没有。问题就是那些东西恰恰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如果大量采购,成本会比较高。
    是可以进口。
    但进口也有顾虑。
    魏士进就担心说:“国外的动物,抗生素促生长素之类的用得超厉害,而且有可能是用转基因原料的饲料……”
    比如转基因的玉米,或者是豆粕。
    转基因的安全性虽说有权威的证明。
    可是,并非每一样转基因都是良心的。而且民众对转基因的的顾虑,也不是那些‘不屑’跟平头百姓说明白的权威人士能打消的。
    如果进口的原料来源有那样的,那样的生意就像是沙滩上建的大楼。经不起半点风浪。
    所以,国内的计划,魏士进表示还要再慎重斟酌。
    不过老美那边建厂子,他却是很有兴趣。
    “如果要在老美那边建厂子。投资少说要几个亿才有搞头。”魏士进有些疑虑。“现在公司没那么多钱。”
    “不管是抵押贷款还是股东筹资,我个人都是没问题的。”
    “那我跟吴鹏他们商量一下。”
    魏士进觉得贷款可行性更高。
    如果是股东筹资,吴鹏大概能拿得出来,可是章立伟的资金可能会比较紧张。
    另外,魏士进还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用我们的调味料做原料,成本会不会太高了?你能不能弄个特别的配方。尽量将成本降下来?”
    封燊笑着说:“我正有这个想法。”
    虽说做出一斤零食也用不了多少调味料。
    但颐博就算在老美那边开厂子,肯定也是独立核算的。所以颐博的调味料肯定不能便宜卖。
    而老美那边的工厂,既要薄利多销,又至少要保持收支平衡……降低成本是最好的办法。
    不外是减少一些原料,或者替换某些成本更低的原料,制作出更适合那些零食的味道。
    对此,封燊没有半点压力。
    调味料跟调味酱的配方,就在他脑子里。怎么变动,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他了然于胸。
    “只要你能拿出配方来。这事就简单得多了。”
    魏士进似乎斗志昂扬:“我这就给吴鹏他们打电话。”
    “我建议还是先调研清楚了。”
    魏士进想了一下,说:“你说得也对。这事我这就办。”确实该调研清楚。
    而且这个调研,不仅对在老美那边开厂子有用,对如果在国内建零食厂,也有帮助。
    比如说,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生产的动物,是可以放心进口的。要是能找到安全又充足的原料来源,那么国内生产零食的生意还是可为的。
    尤其是颐博有一个对吃很有研究的封燊在。那就是一个金手指。
    魏士进越想越觉得可行。
    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一则视频。说的是时任的俄国某个部长,在做报告时,说要将猪耳朵卖给波斯国。这个错误被俄国时任总统诘问来着。
    可见俄国的猪,耳朵销路就是一个问题。
    那是一个不错的原料来源。
    其他国家类似的情况应该也不会少。而且,也不是每个国家都在搞转基因的……
    至于弄到了原料之后,该怎么做才好吃?
    有封燊这根金手指在,魏士进表示那不是问题。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