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使我幸福》正文卷第二三一章带女朋友会老家看看

签到使我幸福最新章节目录
   临宁县,属于封燊的祖籍,因为他爷爷的户籍在这里。这里,严格来说,才是封燊真正的老家。
    他这里出生,童年也有一半时间在这里度过。
    只不过,如今的他乡音都改了。
    开车两百多公里,走高速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封燊的宝四就到了临宁县城附近的高速出口。
    这个出口距离县城不过两三公里。
    整个县城,就在一个山间盆地中,而这个高速出口就在盆地的边沿。
    封燊一边开出绕过匝道出口的花坛,一边说:“我老家,更早的时候是从前面的路进去的。是一条沙土路。我记得,小时候去县城,都会经过这个村子。不过现在修了新路……”
    “这村子地形比我们那边的好多了。”
    封燊笑着:“虽然都是属于江南丘陵带,不过我们那里在地里上属于隆起区,而这附近几个县,却属于一个盆地地形。这里叫做峒,就是山间平原,到了县城,你会发现,那边平地更大。”
    这跟兰溪县不一样。兰溪县城,就是一个山坡。
    “几个县都属于一个盆地?”
    “嗯,虽然盆地里也有丘陵,但附近几个县,周围被更高的山包围着。前面那座山,看到没?那就是县城方圆二三十公里最高的山。远处的山影,属于南岭的。西边应该是是十万大山,南边应该也有更高的山。”
    他们距离那座山,不过一公里多,车子没用两分钟就到了。
    “这山,就在县城边上。”
    刚过了山边,就能看到连续的建筑群。这事已经到县城。
    兰莛歘看着山下的一闪而过的广场:“这里是个公园呢。”
    “县城里绿地不多,这山一直保护得比较好。我记得,重阳节就是来这里登山……
    “那年我应该五岁,六岁不到。我爸带着水果、零食,领着我爬山,山顶树下到处坐满了人。
    “地上长满草,却跟其它山不一样。那不是蕨草,而是那种长长草叶,密密扎扎的,就像是天然的地毯。
    “大人们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总之那天,山上小孩子特别多。还有一些小贩,特地挑了东西上山摆卖。有水果,还有雪糕饮料……
    “已经记不得是为什么了,反正那天的事,我到现在还能想起许多。或者,是因为那天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同龄人……”
    “那肯定很热闹。”
    封燊笑着:“是很热闹。听说,重阳去那里登高,是本地的一个传统。
    “其实,这县里比它高的山多得是。只所以连其他镇的人也特地来这里登高,据说是以为很早之前,山上那电视信号塔的位置,是一个香火鼎盛的寺庙,还有一座老远就能见着的塔。是那个时代的地标建筑。它属于‘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山。”
    正说着,他们来到一条分叉路前的红绿灯。
    路上车并不多,红灯下右转可以通行。但他们要直行,车子停下,就一辆车。
    兰莛歘观察了一下,本地人不是穷得买不起车,而是没什么人出行。
    刚才一路上,她看到的人,交通工具已经完全摆脱了人力交通工具——一辆自行车也没见着,连半大的孩子,都是骑电动车的。
    摩托车也很多。
    而轿车……看到的,大多是本地车号牌。
    “刚才高速路口不是有一个看着挺大的工业区吗?怎么县城的人气那么低落?”
    封燊笑着说:“上次我回来,在老家那那边跟人也了解了一下。那工业区是产业转移工业区。大多是珠三角的工业转移过来的。
    “虽说这里有高铁站也有高速公路,但那现在,那些算不上是什么区域优势了。拥有这样的交通条件的县,全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唯一能让人来投资的优势,就是人工工价。我听人说,珠三角那边最低时薪大约是十七八块钱。而这里好像只有十一二块。”
    兰莛歘心里略略算了一下:“那么低啊。”
    “都是家里有孩子拖着,没办法到外地打工的人,才会留在家里上班。一天上班十一二个小时,一个月上二十八天,能拿到四千左右吧。”
    当然,管理层另说。
    “好像比我们那边要低得多。”
    封燊笑着说:“也就是稍稍低一点。”兰溪的工人工资确实高一点,但也不怎么高。
    她觉得高,大概是因为给他干活的人,拿到的钱比较多。但那在兰溪属于特例。
    反正,他知道本地人对官府领导怨言蛮多的。
    他们来到河边一个商业区,在广场找了个停车位:“我们就住这里。小县城没什么好酒店。”
    这已经是星级最高,也是开业时间最晚的酒店了。
    如今十几层高的楼,在这样的县城并不罕见。那些商品楼,都是二十七八楼的。
    事实上,这个名叫‘云逸国际’的酒店,也是一个楼盘的商业区部分的一座楼。
    在这样的小县城,商业几乎没有,所以建写字楼是没前途的。就只有建商场,或者就是诸如酒店之类的。
    下了车,拖着行李入住了酒店。
    十八楼的房间,正对江景。
    封燊拉开窗帘……
    这酒店的位置相当不错。下面的河其实并不宽,也就几十米。河堤两岸,也不见什么好风景。
    不过,它正处于河湾顶点位置。
    封燊的房间,可以同时看到河的上游和下游。视野显得特别开阔。
    兰莛歘也来到窗前:“这事房间视野挺好的。好像能看到整个县城。”
    封燊笑着说:“以后有时间了。我们就多出来走走。”
    她这应该是极少出远门,在家里也没住过高层建筑。在华亭住的房子,视野确实没这里好。
    不过,那其实还是因为她‘没见识’。
    以后他们不管日子如何,她总要多点出门,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单靠互联网,还有在上学学到的东西,是支撑不起她日后的人生的。
    尤其是,她即将是个小富婆了。
    他没想过要改造谁,但他们两个都需要成长。不管是学识还是心境。
    要不然配不上他们所拥有的财富。
    都说人是财富的奴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
    吃,是不管的什么时候都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种小地方的酒店,或者那些大型餐厅,反而不是封燊优先考虑的就餐地点。
    这种小地方,那些做餐饮的老板们,总会考虑收入跟薪水之间的平衡。所以就不要奢望他们会请高尖端的厨师。
    封燊在晚上查了一阵:“我们等会去吃牛腩粉吧?”
    不是他做的饭,兰莛歘对吃的就没有太多的挑剔:“你拿主意。”
    “那,就这家了。”
    “什么地方?”兰莛歘凑过来。“好像不远。”
    “几百米的距离。”封燊放大了地图,又说。“要不我们走路去?吃了午饭在城里转转,顺便散散步。”
    “也好。现在就走?”
    封燊提起她的包,说:“走吧。”
    兰莛歘上了一个洗手间出来,两人就出了门。
    正值中午,不过即将入冬。临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天气已经比较凉爽。而且,阳光被高层建筑遮挡。他们甚至不用撑伞。
    桥留着老桥的特征,只有两车道。米黄色的碎石装饰着栏杆。这会,算是镇上的交通高峰期,他们可以看到这座县城真正的人气了。
    他们要过的桥,封燊还记得应该是老桥。大概就五六十米长。
    他们沿着河堤走了三百多米,然后在桥头的边上一个阶梯直接就上了桥。
    桥上没堵车,但车速也相当慢。
    桥头有限高杆,限制载重超过三吨的卡车通过。车流主要是摩托车,但汽车占道大,交通有些混乱。摩托车在汽车之间穿行,看着感觉比较危险。
    他们要去的,是另一边桥头。
    那是一幢河边三层楼高的建筑。三楼地板正好跟桥面齐平。引桥下,是一个两层高高的商场。看一楼是一家日杂商场。所以这边桥头也有一个阶梯下去。
    而他们要求的那家牛腩粉店,将阶梯护栏打开了,还用钢板做了过道,开了一个门。走上面哐哐作响……
    看着这小吃店的外墙,这可能是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
    不过进去后发现,地方还挺大的。有五六十个平米,却只摆了六张小圆桌,空间显得比较大。不至于不好活动。
    装有那种铁皮天花吊顶,墙壁也粉刷得洁白。看不到脏。
    椅子是那种带靠背的塑料椅。
    厨房就用玻璃隔开了,也没有人出来上茶水,甚至没人来点餐。
    封燊看了一眼厨房。里面的人,都穿戴白色厨师装,嘴巴前还有那种透明的口沫挡,看着还是挺注意卫生的。
    又看到在角落有一个不锈钢的保温桶,边上还有那种塑料壶,应该是茶水自取。
    他去打了半壶,回来坐下问兰莛歘:“我看了一下,有卷粉,有汤粉。还有馄饨和馄饨面。你想吃什么?”
    “你不是说这里的牛腩粉好吃吗?我们就吃牛腩粉吧。”
    封燊去点餐,本地话他是说不转了,但能听懂。他问清楚了,这里说的牛腩粉,是特指卷粉。
    “要一份大碗,还有一份中碗。”
    要先结账。大碗的要二十,中碗的要十六。这价格还挺贵,至少比正常贵几块钱。
    没几分钟,他点的东西就端上来了。用的事大海碗装的,卷粉比大拇指稍粗一点。
    刚才点东西时,他透过玻璃也看过了。
    这卷粉是米粉,应该差不多有二十公分长。放在一个很扁平的小铁锅上煎着。煎得两面金黄,然后斩断成两节。
    牛腩是卤制的,卷粉的汤汁就是卤汁。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配菜。
    闻着挺香,吃一口。煎过的卷粉,还有点脆,又有锅巴的香味。浸泡在卤汁里,米粉香糯弹牙。
    牛腩也卤得香浓软烂,尤其那些牛隔膜,Q弹得很。
    确实好吃!
    怪不得那么多本地人在网上推荐这店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