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使我幸福》正文卷第五十三章但求能各得其所(求推荐票)

签到使我幸福最新章节目录
   兰莛歘倒是说到做到了。当天下午傍晚,她就扛了铁锹去菜地了除草。
    封燊远远看见了还以为是谁,看清了背影才知道是她。她那纤长腿精,别说只是换了一身朴素衣服,就算化了灰,他也能认的出来。
    作为一个有节操的临时老板,他并没上前搭讪打扰员工的工作……
    杨琨在下班回家之前,又找到了封燊:“封燊,我岳家的亲家那边,说是如果味道跟之前那些一样,他想要一千斤。问能不能优惠些。”
    封燊乐了。
    那些蘑菇酱如果真卖不出去,他最后还是得送人。能卖出去,多少能赚些钱。
    “如果是要一千斤的话,可以四十给他。你也问一下他,另外口味的,他要不要?”
    杨琨赶紧点头说:“说得也是呢。我孩子喜欢吃其中一种口味,我老婆就少送了一些。那边大概还没吃过。我这就问一下他。”
    他打过电话,又跟封燊说:“他说找我岳家要一点尝尝,如果适合做菜,也可以买一些。明天会给答复。”
    “如果他还问你,就说如果一次性买超过三千斤,价格可以降到三十五。这是最低价了。”
    杨琨不傻,一听这话就知道他让自己跟那边说,主要是给自己做脸。让对方觉得自己爱出力帮忙讲价了。
    “好,如果他还问的话,我就将这话跟他说。”
    封燊笑着说:“这个单子,算是你推销出去的。以后,他每买一斤给你一块钱提成。”
    托魏士进的福,封燊一开始正式工作就做了管理者,但在毕业之前也打过工,很清楚老板跟员工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对立和妥协。
    想要人帮你卖力做事,做管理者的就不能小气。
    杨琨也习惯了封燊这种有功必赏的作风,并没有推辞,笑着道谢了。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才能帮封燊多卖一些出去。
    他可是知道的。
    那几天时间摘了两三万斤新鲜蘑菇,其中一万斤左右做成了干品。
    剩余的都做了蘑菇酱。蘑菇酱水分含量很高,又添加了其它东西。他估摸着,封燊至少两万斤以上的蘑菇酱。
    要是他帮着卖一半出去就能拿到一万块,是他两个月的工钱了。
    “封先生,我看那边有些嫩玉米好像可以摘了……琨哥。”
    兰莛歘进来了,手上还都是泥。
    杨琨笑着点点头,又回头对封燊说:“那我先走了。”
    等杨琨走了,兰莛歘才又说:“封先生,那些玉米如果现在摘了,还可以直接煮了吃。要再过几天长老了。要不要摘一些。”
    南方的玉米大多是种来当做杂粮吃的,而不像北方半干旱地区,还有些地方作为主食。
    毕竟南方人吃小麦面都少,更不要说吃玉米面了。
    通常,玉米种了趁着还嫩,就直接水煮了吃。如果长的老了,不是做饲料,就是用来磨成粉参杂做杂粮包点。
    “既然能摘了就摘吧。”
    “好……有篮子吗?袋子也行。”
    封燊看看天色,天快黑了。又看她脚细手细的样子,会做农活,未必适合做农活。
    他说:“我也去吧。”
    菜地这边种的玉米并不多。跟水库边的坡地不同的是,这边种的是甜玉米,甜度高,但是玉米粒的皮比较硬,稍稍老一点,吃了容易塞牙。
    而那边坡地种的是甜糯玉米,煮着更好吃些。
    另外,甜玉米可以用来做菜或者煮汤。他种那些其实不是为直接吃玉米的,只是为了增加一样做菜的材料。
    封燊扒开玉米的包衣,确实长满了。轻轻掐一下,还嫩着。要再长几天,大概就不好直接吃了。
    他随手掰了几个,对已经掰了一篮子的兰莛歘说:“先到这里吧。我明天让杨琨他们来做。”
    兰莛歘赶紧停下了,大篮子装满了,至少四五十斤。
    封燊过去合力抬了出来。
    兰莛歘这时才说:“封先生,我听说晓静姐他们摘你的菜公司后面会结算。玉米也算在其中吗?”
    封燊笑说:“算……你想带过去就带过去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之前还想菜地种的东西吃不完就让那杨琨找人卖了,免得浪费。
    给马小静他们,不正就是卖钱了么?
    知道拿给节目组也不会占封燊便宜,她就来劲了:“诶,那我带一半吧。”
    封燊随手拿了几个,说:“我有这些就够了。”玉米这东西也就过个嘴瘾。“剩下的你让人来抬走吧。”
    说完,他抱着玉米棒子往三进走了。
    这么直男的么?都到门口了,也不说帮般进去。
    兰莛歘桃花眼眨了眨,心里暗松一口气。看来她是想多了……她还以为他对自己有企图呢。
    要真是那样,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其实,她觉得他为人还是不错的。长的也很不寒碜。只是,现在她还没有谈恋爱的资格……
    封燊也不敢说确定是否对兰莛歘有企图,因为他下意识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吃过晚饭后,在睡觉之前有些无聊,就索性去厨房将玉米粒削了下来——玉米粒跟玉米芯相连的部分不好吃——他打算做一些水晶饺子,用玉米做陷。
    …………
    第二天,封燊果然让杨琨夫妻先将作坊的活停一下。让先将玉米给掰了。
    杨琨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都掰了?放两天就不能吃了。”
    “没事,我放冰柜。”冰冻着,会老得慢一些,能吃上几天。但放着不摘,过几天就只能喂鸡了。
    “那行吧。”杨琨看他考虑过后续了也就没再说什么。“我那个亲戚想今天上午来拜访你。”
    “有说几点到吗?”封燊正好想出去一趟。也不是去很远的地,就是去村里。但可能要费一点时间。
    因为他头发长了,该剪了。
    “他正好要来兰溪办事,说如果你有空,就过来。”
    “那早上来吧。”
    “那我跟他说一下。”
    杨琨不一会就说:“他说如果方便的话,打算八点半来。”
    “那没问题。”
    既然有客人上门,那他就晚点出门好了。
    兰莛歘虽然跟封燊签订了用工合同,只不过拿着琢颖文化的薪水,主要还是得为对方干活。
    所以她在封燊这里没有工作安排,是相对自由。
    她今天找他要了一个小号的水缸,还有一个架子和几个塑料筐。
    封燊看她一个人搬得辛苦,就帮着送过去了。
    知道她是准备发豆芽,就问:“你们想吃豆芽了?”
    兰莛歘手上不停,将缸洗净了放好:“不是。晓静姐已经将发豆芽正是列入了脚本。我想先自己熟悉一下。”
    她想要参与到节目组的核心工作,但她只是临时工,只能用积极性改变其他同事对这个身份的固有看法。
    封燊看她往缸里倒水,就说:“水太多了。而且,我建议你先将豆子泡好了再放水。”
    兰莛歘楞了一下:“为什么啊?”
    “种子发芽,必须有足够的水分,而且需要一定的温度。先让豆子萌发了效率更高。”
    用缸子做,是传统的方式。豆芽能长得比较长。
    “其实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罐子做,还能做出无根豆芽。出来起来更方便些。”
    而用架子的话,则是比较新的方式。不仅可以做豆芽,还可以做成豆苗。
    “那我先学会这种,再学哪种……我还以为直接放缸子里。只要勤换水就行了。”
    “如果是那样,你倒不如用盆子做。”给缸子换水不累的么?
    “哦……”如果用桶或者盆子,那跟网上的教学视频有什么差别。
    他们让嘉宾做豆芽,是想让观众了解传统。
    封燊还待再说,却看到杨琨带了个中年人进来。
    他想起杨琨的亲戚说这个时候到的。那中年人大概就是了。
    他迎了上去。
    杨琨赶紧介绍:“老板,这是我岳家的亲家。”
    中年人笑呵呵伸出手:“封老板你好,我是林亚强。”
    “林总你好。欢迎欢迎。快进屋坐。”现在开个只有两个人的公司,老板都能叫X总。
    抬轿子的称呼,绝不会有人反感就是了。
    而林亚强这人,听杨琨说开了家能同时接待三十桌客人的农家乐,手下至少也得有三五十号人吧。
    叫‘林总’错不了。
    杨琨看他们会上面了,就先离开了。
    封燊带着人来到客厅,泡了茶。
    两人充其量只是潜在的合作对象,说了几句没有多少营养的客套话后,林亚强就进入了正题。
    “封老板,我听阿琨说你做好几个口味的蘑菇酱。”
    封燊点头说:“对,原料都是山上采回来的新鲜蘑菇。做了三五种吧。数量都不算少。
    “最好了,都放低温冰柜里冰冻着,绝对没有腐烂变质的。”
    “呵呵,我当然相信的蘑菇酱的质量。就是价钱上,能不能再优惠些。”
    “我那些蘑菇酱,林总应该也试过味道了。那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之前我们村长的亲戚说要买,我也是开价一斤四十五……
    “当然,如果林总买得多,当然也可以优惠一些。一次性买一千斤以上,每斤可以优惠五元,如果超过三千斤,可以优惠十块钱。”
    有人在他之前就来问过了?林亚强当然知道封燊说的是谁。
    同行是冤家。他虽然外县的,但整个风景区的同行都是竞争者。这个行业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不会错过。
    之前,他就听说兰溪有一家农家乐用了一种新的调味料,做出来的菜很好吃。生意一下子好了许多。
    幸好那只是昙花一现。
    后来他暗中打听了,才知道是用了蘑菇酱。他还想着能不能找到制作人,买下方子自己做的。
    只是一直没打听出来。
    这次是他大儿子会亲事,在才知道是封燊做的。
    之前那家同行只做了三天好吃的,之后又回归正常,他还以为封燊也没了蘑菇酱。
    但他还是没死心,想将配方买下来。
    联系到了杨琨身上,才从他口中得知,封燊做了不少蘑菇酱。
    那个时候,林亚强就想着大概蘑菇酱价格太高,所以那个同行才会弃用。但听杨琨说了价格,又觉得那同行的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