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062章:汤恩男孩与露西少女[2]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目录
   ‘露西,’被认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之所以被称为露西,主要是他们进行挖掘工作时正在收听一首摇滚歌曲,这首歌的主角名叫露西,大家便决定将新发现的古猿化石命名为露西。这位露西后来名扬天下,所有古生物学家都熟悉这个名字的含义——露西被称为‘人类的祖母’。”
    听到这个解释,众人目瞪口呆。
    刚才提问的省文物管委会的领导,忍不住说,“外国人的命名都这么儿戏吗?”
    商志谭教授笑,“确实如此,有时候,老外挺不靠谱的,相比较之下,咱们国内的科学家命名就谨慎很多。比如,咱们的禄丰古猿,就是以地方来命名的嘛。”
    南猿阿法种,也称为阿法南猿,之所以被称为阿法种,那是因为露西的发现就是在埃塞尔比亚的阿尔法地区,人家也都是以地方来命名。
    只不过传到国内,被简称罢了。
    至于露西。
    说实话,苏亦也不知道人家是咋命名的。
    所以,商志谭教授的说法,他姑且信之。
    至于他调侃人家老外的命名,就是玩笑。
    因为,阿法南猿也是根据地名来的。
    这是国际通用。
    商志谭不可能不知道。
    苏亦在整个人类起源单元,不仅画了汤恩男孩与露西少女。
    还弄了不少的复制品。
    禄丰腊玛古猿下颌骨化石(复制品),汤恩头骨化石(复制品),南方古猿非洲种头骨化石(复制品),南猿粗壮种头骨化石(也是复制品)。
    这些他都是按照记忆来的。
    因为手艺问题,只能糊弄外行。
    跟裴文中裴老赠送给北大的化石复制品没啥可比性。
    他之所以会把禄丰古猿列在其中,完全就是下意识的行为。
    这个年代,禄丰古猿也被称为腊玛古猿的一种。
    或者被称为腊玛古猿禄丰种。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腊玛古猿一词被废弃,云南出土的古猿后来都被修订为禄丰古猿。
    说到其他地方,苏亦可能会陌生,但说到云南,他还真不陌生。
    前世,他在云大读研,硕博连读,满打满算,待了六年的时间,要不是突然晕厥重回这个年代,估计他未来还继续要在云大待到博士毕业。
    对云南出土的古猿古人类化石,再清楚不过。
    所以在古猿选择上,他基本上是以云南古猿体系为准。
    苏亦在做人类起源单元的时候,更多的是向学生科普。
    毕竟之前来的都是小学生,中学生,今天才有大学生过来。
    在学术严谨性上是有所欠缺的。
    但,对于向大众科普,足够了。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马坝人
    山顶洞人。
    ……
    最后,把河宕人放在最后做结尾。
    就连山顶洞人,都距离现今两三万年,到了河宕人,已经是新石器时代了。
    这区间,有太多古人类了。
    比如马坝人后面的丁村人、河套人。
    就连大家最为熟悉的河姆渡人都比河宕人来得早。
    人类的进化史,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除了河宕人其他的古人类化石都是复制品。
    河宕人先不说。
    河宕遗址发掘成果展,连化石原件都没有,还需要弄一个复制品,就真的糊弄人了。
    至于马坝人。
    这却是梁钊韬教授在58年亲自参与鉴定出来的。
    所以等苏亦介绍到马坝人的时候,他突然望向梁钊韬教授。
    众人也都望向梁钊韬教授。
    梁钊韬教授笑,“行吧,这个我来介绍吧,58年,***,马坝区的农民为了夺取农业丰收,各处调查研究,广辟肥源。因见当地狮子山一个石灰岩洞附近的禾稻长势特好,推测那里的土壤可能含有天然肥料。后来深入洞内挖掘里面的积土,经过化验,含磷的比例高达33%左右。所以,后来当地政府就打算开办磷肥加工厂,大量挖取洞中的堆积物。6月底,在这层厚达一米左右的黄褐色粘土中,挖掘出十九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内有一个破碎了的人类头骨化石。”
    短短一两句话,梁钊韬教授就把马坝人发现的背景交代清楚了。
    从某种方面来说,就跟河宕遗址被发现的情况差不多。
    要不是当地农民因为学大寨挖水沟,也不会发掘河宕遗址。
    然而,故事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
    “时值省领导陶铸在那里视察工作,当即指示马坝区派专人保护。一直到8月份的时候,省博的杨岳章受命到狮子岩洞穴调查登记,并将部分动物化石和人类头骨化石带返广州。直到这批化石被带回广州,我才参与调查工作。”
    “当时,省里面派杨岳章、广州文物管委会的麦英豪、黎金,以及我跟我们中大地理系李见贤等五人,到发现马坝人的地点细作调查。这次,调查工作,后由杨岳章整理写成简报,连同人类头骨化石送北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这部分简报以及鉴定报告,后来都陆续公布了。”
    “古脊椎所方面很重视这次发现,九月份的时候,由省文物管委会副主任商承祚教授主持下,当时,裴老,还有吴汝康、周明镇两位教授从北京专程抵韶,会同我跟李见贤教授二人再作复查。才基本上把马坝人发现成果确定下来,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杨岳章、麦英豪、GD省博物馆梁明桑、曾广忆及省文化局文物训练班学员60余人。这是一个庞大的考古发掘工程。”
    这里涉及到不少的人物,几乎把广东文物考古系统的重要人物都一网打尽了。
    就连广博的馆长麦英豪,商承祚教授也都参与其中。
    尤其是提到商承祚商老的时候,大家都下意识望向商志谭,后者,耸了耸肩,一脸无奈,“五八年,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没资格参与的。”
    众人笑。
    梁教授才说,“简单的来说,马坝人,距今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当时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最后他望向苏亦。
    “说实话,我真没有想到能在河宕遗址的现场看到马坝人的复制品,如果不是时间仓促,马坝人的化石是可以从省博抽调过来的,这样,这次成果展的学术价值应该会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梁钊韬教授说到这里,满是遗憾。
    苏亦说,“我刚开始只是一个尝试,所以,用石膏来翻模的化石模型,都比较粗糙,所以,更多是停留在教育层面,而非学术。”
    梁钊韬教授点头,“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度了。能够从河宕人引申到整个人类起源,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策展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了,不管是在教育还是在学术方面,或者是欣赏美观方面,整个成果展,仅从个人层面来说,你已经做到了极致了。”
    这个时候,王老也说了,“你是如何从河宕人引申到这些的?”
    苏亦实话实说,“主要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新石器居民遗骨的采集与研究还很少,河宕遗址人骨的保存情况虽然比较残破,经粘补可以测量的头骨也只有八具,但它们出土的地点是迄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同类材料中纬度最低的一批材料。这些材料对研究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点有重要意义。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河宕人的头骨太少了,如果没有做一个横向类比,观众会不知所云的。”
    学术意义就是这样。
    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
    就有研究价值。
    就算没有价值,也要创造价值。
    谁知道,什么时候,这些问题就变成学术热点了呢。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这些都是用图文来表示。先不说这里面涉及到的古人类学知识点了。这么多的图片,都是你手绘的吧?小伙子的绘画功底很强,有专门的训练?”
    这个时候,杨式挺解释,“小苏的父亲是关山月关老的入门弟子,现在在广州美院国画系教书,小苏也算是关老的嫡传了。”
    众人恍然。
    王老说,“难怪整个展览拥有大量的绘画,我粗略看了一下大型的画作就有十多幅,小型的素描作品不少于百幅,这个工作量不小吧。”
    苏亦解释,“大型的画作是临时画的水彩画,不写实,只是辅助作用,所以画的比较赶,很粗糙,没啥艺术性。素描作品这是平时的画作,因为条件有限,不合适使用相机的地方都用素描画来展示。”
    王老肯定,“作为教育类展览,足够了,至于科研嘛,就待进一步发掘了,我来之前,可是听说,整个河宕遗址的成果展弄得有声有色,社会各方面的评价都非常高,这点,你这个小娃娃功不可没。”
    说着,又望向杨式挺,“你这个发掘队的队长,也有功劳,不是每一个人才可以人尽其用,如果你不放权,这个小娃娃,再有才也枉然,所以这个方面,你这个队长就非常的合格,从这点来看,你们省博在培养年轻人才方面就走在全国文物部门的前列了。”
    最后这话是对黄副馆长说的。
    因为苏亦的原因,大家都看得出来王老的兴致很高,对广东文物系统,或者说对省博方面都有很高的赞誉,这一切都是从眼前的小娃娃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赚来的。
    其中的难易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梁钊韬望向苏亦,忍不住说,“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从国内到国外古猿化石,从能人到直立人再到智人,看得出来,你确实用心了。不过越是这样,我就越发觉得遗憾,你要是选择人类学,成就恐怕应该会把咱们岭南人类学科提升到一个巨大的台阶,我们这些老一辈人都没法完成的夙愿,你要能肩负起来,该多好。”
    说到这里,梁钊韬教授有种说不出来的遗憾。
    他一生所学,涉及甚广。
    其中就包含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等学科,而,其中,因为时代的关系,民族学考古学学术成就最高。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苏亦都是最为合适的学术衣钵传承人。
    只是遗憾,这样优秀的学生,不是他弟子。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