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058章:我们也想知道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目录
   因为要带领二十多个中大的学生,所以,杨式挺直接给苏亦一个官方称呼——河宕遗址临时展览讲解员队队长。
    简称苏队长。
    作为队长。
    苏亦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顿队伍。
    对他们做一个会前动员,然后再跟他们说一些策展的基本常识。
    苏亦相信,眼前这二十多个学生,对于策展的知识,应该少的可怜。
    所以,跟他们科普一下什么是策展,什么是博物馆策展,什么是遗址博物馆,什么是遗址现场临时策展。
    最后,苏亦给他们一个总结,“一个好的策展,重要是有五个方面。”
    “哪五个方面啊?”白槿问。
    这姑娘最积极。
    苏亦需要她的积极,好展开说,“一、明确的主题。二、重要的展品,也就是镇馆之宝。三、专业的团队。四、专门的学术机构。五、优秀的领导团队。”
    有人问,“苏队长,你这个说法太简单了,能够展开一下吗?”
    苏亦望着众人,“展开?也行!”
    众人点头。
    二十多个中大学生以白槿他们为首,直接围坐在他的身边。
    这一刻,苏亦有种回到前世大学,帮助导师给本科生代课的课堂。
    都是一群可爱的人。
    都是未来岭南考古的中流砥柱。
    现在,能够给他们讲策展的第一课,这种体验还是很棒的。
    “明确的主题这是策展里面最为重要的,而且,策展的主题宜小不宜大,除非是特殊需要,不然,主题越小越能表达策展内容。大家都是历史系的,同样,咱们现在也很少做通史类策展,基本上都是做断代史的。说到断代史,大家知道什么是断代史吧?”
    众人点头,他们都是学生都是中大历史系的学生,入学已经大半年,一个学期的课程基本上已经结束,要是连断代史的概念都不知道的话,这学期的课程白学了。
    苏亦不意外众人的回答,“大家都知道我的身份,我前段时间去北大复试的时候,就曾经去过历博参观过中国通史陈列展,也只有历博才能集全国之力举办这样的大型陈列展,这个陈列主题很大,但也有不少的缺点,有些展览的主题,因为某些原因,个人感觉,学术研究价值较为一般,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参观的话,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反面人物终于跳出来了。
    是向左岸。
    向同学再一次饰演反面角色,“苏队长,你这个说法绝对了吧,我承认你很厉害,但历博是咱们国家最好的博物馆之一,里面厉害的人也不少,你凭什么说他们策展内容不好,你觉得你有这个资格吗?”
    他还想说什么就被旁边的吴宗麟拉住,因为他看到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就知道自己的伙伴又悲剧了。
    然而,向左岸却没有停止自己的质问,“苏队长,你认为自己比历博的专家还要厉害吗?”
    这个家伙,还挺会提问的。
    一下子,就把苏亦扔到阶级对立面去了。
    学生队伍里面也有了一个明显的骚动。
    “对哦,苏队长,就算是北大的研究生,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入学,而且,历博的中国通史陈列展为何质量一般,苏队长有什么根据吗?”
    这个时候,学生队伍里面也有人提出质疑了。
    起码,在场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是对向左岸的质疑是认同的。
    所以向左岸站起来以后,队伍中就有些骚动了。
    说实话,现场的情况,有些出乎苏亦的意料。
    随即他就释然了。
    终究是年代的不同,对权威的认识不同,除此之外,身份也是不同的。
    他前世是助教,有时候给本科生代课,学生下意识接受他老师的身份,接受他的观点,然而,现在,他并不是。
    他也只是有一个临时讲解员队长的头衔,北大研究生的头衔虽然顶着了,却不够名正言顺。
    这也是刚才那个女生会说他,虽然是北大研究生毕竟还没有读上的原因。
    能考上,说明你有潜力。
    也有能力。
    但,在读就不一样了。
    甚至,如果北大研究生毕业的话,众人对他身份的认可度就更加不一样了。
    见到众人要集体讨伐苏亦的架势,白槿欲言又止,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反倒是,吴宗麟第一个站出来。
    “大家不要这样,苏队长的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大家不要误会,我想苏队长,也不是为了评判历博的策展,大家不要误会他的意思。”
    吴宗麟站出来了,毒舌姑娘周雅秦也站出来了,她狠狠地瞪了向左岸一眼,“你这个家伙就知道添乱。”
    又开始怼刚才站起来的女生,“张乔,苏队长考上北大研究生是毋庸置疑的,你眼红也没有用,所以苏队长在不在读,你说这个意义不大,就算不在读,教你也是可以的。”
    众人哄笑。
    苏亦也觉得,此刻的毒舌姑娘好可爱。
    被叫张乔的女生却不乐意了,“我什么时候眼红了,我只是就事论事。”
    眼看着众人就要争吵起立了。
    苏亦出言维持现场持续,“安静。”
    等众人安静下来,苏亦才说,“先说我有没有资格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历博的历史吧,大家有谁知道历博怎么来的吗?”
    这个时候白槿举手,“历博,全称应该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吧,是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跟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的。”
    看到白槿突然站出来,苏亦望向她的目光有些耐人寻味。
    刚才向左岸站出来质疑自己的时候,她没有站出来。
    反而,由吴宗麟跟周雅琴俩人为他出头。
    要知道,她可是四人小团体的核心。
    她要阻止的向左岸的话,以向左岸对她的企图心,估计这个家伙都没有机会站出来说话。
    然而,她没有。
    这就有点意思了。
    苏亦不去揣测她的内心活动。
    但这姑娘啥情况,苏亦多少有些清楚。
    这姑娘宛如一汪秋水般的眸子,似乎会说话,还隐约中带着崇拜。
    苏亦对这种炽热的目光,有点熟悉。
    这类的姑娘,有点类似于前世,喜欢围绕在学霸身边的妹子一样。
    就是,遇到优秀的异性就很容易被对方吸引过去。
    然而,一旦遇到更加优秀的异性出现,她这种崇拜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苏亦自己把这种姑娘归类为向往优秀型女生。
    她们自己本身也很优秀,却不自觉被异性的才华所吸引。
    所以,前世顶多算是个伪学霸的苏亦,对于这种目光不陌生,却也不会自作多情,白槿对自己有良企图。
    所以,对于这种有点小野心有点小心机的姑娘,苏亦还是蛮喜欢的。
    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啥。
    还知道借势。
    比如现在,很好的把握机会突出自己。
    对于白槿的回答,苏亦给予肯定,“嗯,这个说法是对的,还有补充吗?”
    就好像在课堂上,老师对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是要给予肯定跟鼓励的。
    白槿没有补充,她望着苏亦,“补充就不用了,我只是抛砖引玉,苏队长应该比我更清楚,我就不献丑了,毕竟,我都没有机会去参观历博呢。”
    十年时间,历博多次闭馆,也就78年后才正式开放。
    这种情况下,白槿确实没有机会去参观。
    毕竟这年头去一趟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好在这姑娘确实会说话,不让人讨厌。
    就算知道她在耍小心机,也无伤大雅。
    其实,苏亦去北大复试,没去过历博。
    但前世去过多次。
    对历博不陌生。
    对历博的前世今生,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毕竟,读研的时候,都要学。
    文博硕士的全称就是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通常来说的历博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而非革命历史博物馆。
    然而,自从两馆在69年合并之后,直到83年才拆分,所以现在苏亦口中的历博就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而,苏亦刚才说的历博中国通史陈列展,这是一个主题极大的策展。
    从59年就已经开始。
    所以,苏亦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博的前世今生,就开始把重点放到他刚才提到的中国通史陈列。
    “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立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当时,历博新馆大楼建设和《中国通史陈列》设计是同步进行的。而,通史陈列设计组主要分为四个,原始组/奴隶组/封前/封后组……参与设计的人员除了历博本馆人员外,还有不少外单位抽派过来的支援人员,有二三十人之多,都是知名的专家、教授和青年业务骨干。诸位恐怕不知道这里面都涉及到哪些名家吧?”
    苏亦说到这里,众人直接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吴宗麟忍不住说,“苏队长,你就不要吊我们的胃口了,快说吧。”
    苏亦也不搞提问那一套了,“其中就有商承祚、邓广铭、闫文儒、贾兰坡、郭宝钧、安志敏、苏秉琦、王毓铨诸位先生,年青的有王守义、杨讷、吴荣曾等,后面三位先生,大家可能陌生,但前面诸位先生,大家总该不陌生了吧?”
    这个阵容。
    不夸张的讲,已经是中国考古界的半壁江山了。
    甚至比半壁江山还多。
    稍微对考古行业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些名家陌生。
    所以,苏亦望着向左岸。
    “先不说,我不是批评中国通史陈列展,就说当你知道这些参与设计的人员之后?谁有这个底气会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加厉害呢?所以,你刚才的质疑,稍微显得自己有些肤浅。”
    他的话,让向左岸脸色一阵通红,火辣辣的痛。
    “所以,我有什么理由说去批评中国通史陈列的不好呢?”苏亦反问。
    向左岸无言以对。
    苏亦又望向张乔,“同学,以后可不能够轻易给别人贴标签,我只是说,因为某些原因一些主题较为一般,研究价值不高,不是说中国通史陈列展质量一般。所以,同学以后,听课要抓住重点。”
    “嗯,至于因为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