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网游大时代》正文卷第354章「造神计划」大搬运[2]

重生网游大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外,从外站挖过来的萧鼎,也发布了自己的魔幻题材《暗黑之路》,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其实这本书早在外站就发布了一半,后来被沸腾中文网连人带书一起挖过来了,如今只是续写,人气本来就很旺。
    不过方杰更加关注萧鼎的下一本书,也就是东方仙侠题材神作:《诛仙》。
    这本与《小兵传奇》、《缥缈之旅》并称为三大网络奇书的神作,一定是要放到碗里来的,以后还要开发同名网游呢!
    当然,《小兵传奇》和《缥缈之旅》这两本,方杰自然也不会放过,只不过这就不能等原著作者自己写了,等不及,直接搬运过来就是,列入了「造神计划」的十五部当中。
    在当下,网文主流是魔幻题材的,《暗黑之路》、《佣兵天下》都是这样的,现实中出租书屋里的书,大部分也都是这个题材的,知名的比如有《风姿物语》。
    倒不是读者们只喜欢这类题材的,而是网文题材分类还不像后世开发得那么精细,写网文的作者,暂时还没那么大的脑洞,也深受西方思想或者文化的影响,写出来的大多数都是魔幻题材。
    武侠题材也有,但有金庸、古龙这样的大神作为标杆,一般的网文作者对其望而生畏,自知笔力不济,轻易不敢动笔,即便动笔,也很难出头。
    都市类的,主要以言情为主,一般走的是实体出版,网络上暂时还没什么市场。
    至于网游题材的……
    现在连网络游戏都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呢,大家根本就没形成网游题材的概念,而且现在就算搬运这种题材的,读者们也理解不了,因为世界观都没建立起来,背景都没有,如何能有代入感?
    这个只有等现实中网络游戏遍地开花,大家对网络游戏的玩法、类别、套路、技术、社交属性等等有了清晰的概念,这个题材的才有生长的空间,才会百花齐放。
    不过方杰也不是没有办法,「造神计划」搬运的第一批十五部当中,就有一本网游题材的神作《高手寂寞》。
    的作者是兰帝魅晨,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虚拟现实游戏世界里,主角和各种人物何去忍受寂寞,去直面本心、坚持自己、奋斗不息,执著地去努力追求梦想的精神。
    不过,这本与其说是网游题材,不如说是武侠题材,只不过套了一层网游的皮,或者说是一个架空的武侠世界。
    其本质还是一本武侠,但写出了新意和深度,涉及了高手与寂寞的关联,友情和爱情的抉择,平凡与非凡的差距,付出与回报的不确定性等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在虚拟网游的背景下,将一切极端性的描述合理化,让人欲罢不能。
    前世方杰年轻的时候,其实是很讨厌这本的,不是说写的不好,而是身为一个骨灰级玩家,看着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网游题材,就觉得玷污了网游在自己心目中神圣的地位。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渐渐开开了,毕竟最早一批写网游题材的作者,都是从其他题材转行过来的,看着现实中网游大火,受众面广,于是就有了网游题材创作的积极性。
    可这些作者并不是什么骨灰级或资深玩家,甚至是从来不玩网游的小白,于是写出来的网游,只是借用了“虚拟现实”这个有用的设定,内容情节本质其实还是原来的那一套,于是就让真正的网游玩家觉得不伦不类。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作者的文笔在那,底蕴在那,即便挂羊头卖狗肉,也能挂出一部好作品出来,而《高手寂寞》就是此类典范。
    从思想性上说,《高手寂寞》蕴含了不少哲学思辨,有点神神叨叨让人看不懂,里面的人物角色塑造地非常极端,令读者们印象深刻,但这也正说明了这本人物刻画得非常成功。
    前世《高手寂寞》最火爆的时候,读者们受其影响,跟里的人物一样,一个比一个疯言疯语,其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的粉圈,谁要是敢说这本不好,那就是各种喷,而且经常会引用里“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句万能贱句,怼得其他那些说看不懂的读者没脾气。
    总之,《高手寂寞》是一本经典“网游”武侠,在网游题材还未被开发出来之前,方杰认为先拿它出来打头阵,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而都市题材方面,光是血红的流氓三部曲还不够,毕竟是黑道文,虽说当下网文环境比较宽松,但也不能做的太嚣张,还是要考虑社会影响的。
    所以,方杰还把张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乱》给提前搬运了过来,用以对冲黑道文,但对冲的同时,他又把烽火戏诸侯的《陈二狗的妖孽人生》这种可能也有些政治不正确风险的也搬运了。
    这两本神作应该不用多解释。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两位作者的文笔太好了,风格迥异,一般人根本模仿不出来那种独有的文风气质,不是方杰拿着大纲和细纲,就能让百人创作团队照搬过来的。
    同样的情节,不同的人写,完全是两码事。
    就算是记得大致内容的方杰,让他复写一遍,都写不出烽火戏诸侯那种接地气、引人入胜、丝丝入扣的味道,因此目前「造神计划」还未搞定的三本,有两本都是烽火戏诸侯的。
    剩下一本没搞定的,就是张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乱》。
    这本书,其实情节极为简单,但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冲突,制造出来的各种反转,其生活化细节化的描写,单凭大纲是根本没法填空的。
    比如大纲写到“主角今天接待了荆轲,发生了一系列搞笑的故事”,这让百人创作团队怎么填空?
    团队里很多人看到这条写作大纲,直接就是一脸懵逼,完全想象不到这个故事应该怎么填充,甚至都不理解这其中有什么好搞笑的。
    所以没办法,趁着接下来半个月有点空,方杰只好亲自下场指点大家写作。
    也谈不上指点,就是亲自搬运几章内容出来打个样,交给创作团队参考领悟,看是怎么把其中的套路和文风临摹出来。
    其实方杰自己搬运的章节,就已经跟原版内容有所不同了,过目不忘又不是电脑硬盘,想怎么读取就怎么读取还不会出错,很多需要咬文嚼字的细节地方,他也只能参照自己的记忆,大致描述,做不到原滋原味。
    不过即便如此,他捣鼓出来的这些章节,还是让百人创作团队震惊不已,觉得惊为天人。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还好一点,烽火戏诸侯的文风,只看几章是体会不到那种韵味的,所以不提也罢。
    《史上第一混乱》就是纯看脑洞和反转技巧了,往往一两句点睛之笔,让人感受特别明显。
    光是从作品简介就能看出那种幽默反转:“我真倒霉,真的。人家穿越,我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只能被泡……”
    只凭着一句话简介,就把作品的核心卖点和笑点给展示出来了。
    内容也是如此,方杰随便搬运几个片段过来,就让在场创作团队五体投地。
    比如其中有一段描写:
    「这时我摩托发动,李白向后一仰,失色道:“这东西会动!”,然后指着街上飞驰的汽车大惊,“魑魅魍魉!”」
    「“太白兄,坐好了,跑的那些不是,里面坐的才是魑魅魍魉。」
    瞧瞧,两段话,或者说两句话,让人发笑的同时,又忍不住陷入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又比如对人物的塑造:荆轲喜欢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听收音机发呆;秦始皇胖子喜欢打游戏,能一条命不死打通魂斗罗,口头禅是“统一哈嘛,瓜皮”;项羽热衷于速度与激情,梦想着有一天能开着面包车去寻找自己的真爱虞姬……等等。
    这些真的不是靠着大纲就能填充的内容,哪怕方杰把人设都写出来了,创作团队也没有那个脑洞进一步拓展发挥,看了他的打样章节之后,才稍稍有了那么一点感悟。
    但也只是那么一点点感悟,重新给一个新人物的人设,他们还是写不出来。
    结果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依然是无用功,方杰果断放弃了,决定这两本难度较大的,还是自己有空亲自搬运好了。
    当然,因为这事儿闹得很不开心,为了惩罚这帮不给力的创作团队人员,方杰一连甩出了《紫川》、《冠军传奇》、《我是大法师》、《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极品家丁》五本的创作大纲让他们继续填空,累死他们!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