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正文卷第二十六章:做局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蔡晓丽没想到程建军会找她,两人虽然同样是一起下乡上山的知青,但是两人关系并不算特别熟。
    原本,蔡晓丽对程建军的印象,并不算特别好,毕竟当年下乡的时候,程建军靠着油嘴滑舌,和一个当地女青年好了。
    后来得知要回城后,程建军也很快就甩了人家,这事也在知青中广为流传。
    就光凭这点,当时一起下乡的女知青们,对程建军印象就不算太好,这里面也自然包括蔡晓丽。
    不过自从上个星期,程建军主动找了蔡晓丽一次后,程建军表现出来的,只有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似的,再无以往的油嘴滑舌,这到让蔡晓丽对程建军刮目相看。
    今天见面,已经是两人第二次见面了。
    程建军依旧很风度似的,点了菜,还都是蔡晓丽最喜欢吃的菜,看到上的都是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蔡晓丽也是有些惊讶似的看了程建军一眼。
    她就是上次,和程建军聊天的时候,随意回答了自己喜欢吃的几个菜,没想到程建军就记住了,这让蔡晓丽不由心里起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如果谈追女人,十个涛子,也比不上程建军,光一个家庭背景,起码就可以抵得上五个涛子了。
    还有程建军自身的优秀,随口出来的话,都不是涛子可比的。
    蔡晓丽和涛子在一起都两年了,从师徒关系到现在的半默认似的男女关系,两年时间,两人还只牵过三次手。
    那三次,还是涛子鼓起无数勇气做出的决定。
    两人相处的方式,从来都是涛子默默地付出,不过涛子并不懂女人的心思,如同一块木头似的,蔡晓丽指哪去哪,这让两人只感觉差一点火花。
    而程建军的出现,的确让蔡晓丽的生活,多了一丝不一样的色彩。
    这种和涛子完全不一样的色彩。
    不过显然蔡晓丽想多了,程建军两次找她,甚至主动示好,完全就没想过和蔡晓丽发生点什么。
    原著中,是因为程建军看到蔡晓丽苦苦追求韩春明无果。
    而韩春明却是甘愿做苏萌的舔狗,所以程建军决定追求蔡晓丽,让蔡晓丽因爱生恨,让她仇恨韩春明。
    结果蔡晓丽虽然也出卖过韩春明,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回头是岸了。
    而这个世界,蔡晓丽和韩春明的关系,几乎没啥关系,至于涛子,程建军都不认识,自然没啥动力追求蔡晓丽。
    他的目标是苏萌和齐思乔,而不是蔡晓丽这种普通女人。
    他之所以两次来见蔡晓丽,自然还是来打听韩春明的消息。
    自从上次得知,韩春明决定要参加高考后,程建军一直在找韩春明身上的突破口。
    他并没有去特意跟踪韩春明,再那样也很容易被韩春明发现。
    他知道韩春明人脉比他广泛,从其他知青那,程建军打听到韩春明两年前,就已经找过一批关系好的知青,起可能要恢复高考的事了。
    得知这事后,程建军对韩春明的妒忌心更加重了,韩春明一直自己是他的发小,兄弟,可他从来没通知过自己要恢复高考的事。
    要是韩春明两年前就开始复习,那他能考上大的几率,可比自己高多了。
    一想到韩春明到时考上大,而自己可能要名落孙山,程建军心中那股嫉妒之火,就如同倒了几升汽油似的,无法熄灭。
    通过打听,他自然很快就找到蔡晓丽这个突破口。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蔡晓丽这个突破口,打听出来消息,让他有些意外惊喜。
    蔡晓丽对程建军并没有多少防备心里,先不都是一起下个乡的知青,还有程建军和韩春明是一起长大的,两人聊天的时候,谈论起韩春明也正常。
    从蔡晓丽口中,程建军得知,韩春明这两年一直在跟着一个老头在收破烂,并且还兼收一些古董。
    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蔡晓丽一个远房亲戚家,有一个蟠龙瓶,韩春明就是通过蔡晓丽购买到的。
    蔡晓丽对程建军并没有什么防备心,主要是韩春明也没和她过程建军的事。
    加上程建军话技巧高明,在不知不觉就把话套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程建军内心欣喜若狂,他不太懂什么古董,但是他是知道的,私人是禁止交易古董的。
    当然,现在已经是七七年了,国家对这方面管控并不算特别严。
    这个年代,还完全没有私人交易古董的土壤,一些买卖文物的贩子,大多都是有特殊渠道的,比如走私到海外那种的。
    在国内古董交易市场,几乎还是死气沉沉一片。
    后世大名鼎鼎的潘家园,现在还叫潘家窑,根本还就一居民区,真正到了八十年代末,国内才真正升起古董热。
    到了九十年代,国内对私人古董交易开始放开,加上各种影视作品,让国人知道了古董值钱,那个时候,国内的古董收藏热,才真正步入正轨。
    而在七八十年代,一些明清的老玩意,对于燕京人来,那都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玩意。
    大伙也没当古董卖,纯粹就是旧货破铜烂铁卖,只要不是上纲上线,基本也没人管,但是一些珍贵文物,只要有确凿证据,上面肯定会查。
    如果自己抓到韩春明交易的证据,再举报,只要证据确凿,那韩春明就完了。
    别高考了,他的人生自由,估计也得完蛋!
    想到这里,程建军就激动难耐。
    但是经过两年前的事件后,程建军现在可比当初稳重太多了。
    这次要办韩春明,就办得利落,绝对不拖泥带水,干干净净搞定,而且绝对要证据确凿,不给韩春明再有翻身机会!
    所以他必须把计划做得万无一失,确保不会再有半点纰漏!
    于是,他再一次约见蔡晓丽,这一次程建军,更加绅士了,两人吃了饭,又一起逛了一个小时的公园,最后程建军把蔡晓丽送回家,才离去。
    两人在一起的四个小时中,程建军询问韩春明的事,不超过十句话,但是这简单的十句话中,程建军又了解到一个信息。
    那就是韩春明收的古董,很少出售,从蔡晓丽口中得知,韩春明曾经半开玩笑和她过,这些古董以后留着给在自己儿子的,当传家宝的。
    还有韩春明收的古董,出的价格都是特别高,上次她亲戚那个蟠龙瓶,韩春明最后出了三百六十块,而文物商店听才出一百块不到。
    程建军把这些信息一一记下了,现在高考的时间还未有确切消息,时间还充足,程建军并不急着这一时。
    既然要把韩春明打入谷底,那自然得准备充分。
    如果在高考前夕,韩春明突然被抓,那韩家老母,会不会气得吐血?
    程建军想想就有些激动!
    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尽管恢复高考的消息,上面还未下发通知,但是燕京的老百姓,基本已经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终于,77年10月21号,各大报刊头版头条,几乎同时刊登了一则消息。
    正式恢复高考!
    七七年这次恢复高考,对于这个国家来,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进步。
    而对于个人来,自己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变。
    已经有十二届的初高中生毕业生,期盼已久,一起五百七十多万子奔上考场,对于这些子来,时间还是太仓促了。
    这次考试的时间,已经确定在十二月初,而现在马上进入十一月了。
    从十月二十一号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真正进入考场考试,也就四十来天。
    而他们已经放下书本好几年,甚至十来年,一些考生的儿子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父子俩一起参加的高考的场面,也不少。
    韩春明看到报纸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惊讶,早已经准备好的事,终于算是盼来了。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活一个大活,准备忙完这个活,就收手了,好好开始准备高考了。
    在城郊,一个有些偏僻的村庄里,破烂货和韩春明都在这。
    那个村里,有一个瞎子老头,老瞎子家里房子很破,但是家里却藏着好几个宝贝。
    那是五件清乾隆官窑的青花瓷瓶,都是极品货,后世都是千万起步的那种。
    最关键还是,这五件青花瓷瓶,还是一个系列的,这就极为罕见了,明显就是皇宫里流传下来的。
    韩春明到不在乎后世的价值,主要还是那几个青花瓷瓶,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要是以后自己收藏,也是极品货色。
    原本这宝贝并不是韩春明发现的,而是破烂侯无意碰到的,破烂侯对这种极品,自然也是眼馋不已,原本并不想通知韩春明的。
    但是破烂侯废了一个星期口舌,结果都没搞定,最后只能无奈通知韩春明了。
    韩春明一见宝贝,顿时就动心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笔交易,竟然是一个连环套。
    那瞎子老头,又聋又瞎,根本无法交流,但是这老头有一个儿子,这货是一个四十多岁,还没娶老婆的老光棍。
    对付这种老光棍,以往的经验,稍微花点钱就能打发了的,但是这货,完全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无赖,又油又滑,韩春明把价格喊到一千块了,可对方还在犹豫,这到让韩春明起了疑心。
    一千块,在这个年代,几乎是天价了,这五件全套青花瓷瓶,只要懂行的,都知道这是货真价实的稀世之宝,但是如果卖给文物商店,按照那些专家的尿性,估计也就三五十一件收购吧!
    当然,这玩意收购后,是百分百会进博物馆的,这全套的青花瓷瓶,世间罕见,估计很难找到类似的了。
    但是这个年代,韩春明能开价一千块钱,已经是天价了!
    但是这个老无赖却是对于韩春明开价一千块,还在犹豫,韩春明自然觉得可疑了,先不这么偏僻的村子,就算有同行的文物贩子碰到,也不可能出这么高的价格收购。
    而且韩春明看这老无赖的面相,发现他对这几件青花瓷瓶,好像并不是特别熟悉的感觉,对青花瓷瓶的信息,知晓的很少,对古董,更是一知半解。
    就是这样的一个乡下老无赖,对古董毫无了解,但是他却很清楚自己手上这五件古董很值钱,那这就很有意思了。
    最后韩春明试探着询问,对方愿意多少钱卖?
    老无赖笑了笑,最后喊出一千八百八的价格,而且一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