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正文卷第二十四章:遗憾[2]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动机器搞定。
    除了配料,其他一切工序,都请人搞,现在这种亲力亲为送货,每天还视察什么的,完全没必要,搞饮食的,只要秘方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愁没生意,也不用担心没加盟店找上门来。
    他计划把加盟店设置在五十家,不多也不少,就五十家店,太多了,他配料什么的,太费时间了,太少了,没钱赚。
    管理方面,完全可以请一个小团队来管理,给绩效工资,自己只管配料,掌控秘方就行了,不需要多高调,但是必须让这个品牌,有独特的吸引力。
    店一多,自然会形成规模化,配料的秘方迟早会泄露出去,那样就没意思了。
    他开这个店,纯粹只是想赚点小钱而已,真正要赚大钱,他根本不会玩这种小项目。
    往后每一家加盟店,都必须标准化,不但加盟费要上升,而且配料也得提价,他要慢慢把“张师傅砂锅粉”做成高档品牌。
    在食材上,重新设计,多些品类品种,做成麻辣烫那种店铺形式,食材要选择高大上的,只要味道正宗,不怕没生意。
    从前的张鹏融合了雷东宝的性格,是敢闯敢拼,觉得接地气的砂锅粉,完全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政策。
    而现在融合了白景琦的性格后,现在的张鹏,脑海中的生意经更多了一层其他的想法。
    他觉得独家生意,就没必要薄利多销的模式,既然是独门生意,那必须得高价,就和卖药一样,没有利润,药企拿什么垄断市场?
    这或许就是真正大资本家的想法,就算小生意,也得赚到最后一滴血汗钱。
    往后加盟商只签三年,并且加盟店的门槛要提高,没个百八十万,你别来加盟,而且每年都要对其加盟店进行考核,三年后,剔除业绩和服务差的百分之二十的加盟店,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当然,这一切,都得在你的产品,和其他同类产品比,有无可代替的优势,如果靠现在这三样砂锅粉,是绝对办不到的。
    他脑海中的东西,还多着呢,他准备再搞一种配料,往后“张师傅砂锅粉”就靠两种独特的配方打天下,两种独一无二的味道,足够让所有人记住这个品牌。
    第二天,张鹏提了车,带着一家人在附近逛了一圈,众人心里都美滋滋的,有了自己家的车,体验感都不一样。
    一晃到了年底,张鹏给大伙放了假,大家收拾一番,上了车,准备朝老家出发。
    一个月长假,也让他心情有些惬意,现在偶尔看看路边的风景,都让他心里愉悦,没钱的时候,再美的风景,在他眼中,都是灰暗的,或许美好的风景,对穷人来说,从来都是奢侈的吧!
    银行存款过百万,老婆孩子都有了,这种小日子才是张鹏内心最真实的梦想,现在一切都在朝梦想进发,挺好的。
    张鹏的家,在湘南一个不算太偏僻的小城市,这里房价三四千,工资一两千,物价堪比北上广,所以这里的年轻人,百分之八十都在外工作,基本每年过年才回家。
    这几年,不管是贷款还是分期,年轻小伙大部分都买了车,人人都是抽着芙蓉王,全身光鲜亮丽,奋斗一年,锦衣还乡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
    每年回家过年,堵车可以三五里路,一看牌照,基本都是外地牌。
    一路疾驰三个小时,堵车三小时,终于赶在晚上十点回到老家,先是把岳母送到家,再直接一路朝自家方向开去。
    老家离县城十里路,这些年公路已经完全通了,虽然有些窄,但是一路直接开到家,大晚上也没遇到一辆车。
    由于提前和父母说了回家的事,大晚上,屋外灯火通明,父母显然是早已经等待多时了。
    陈玲也是第一次到这个家过年,抱着孩子,有些拘谨,老妈接过孩子,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老爸在一旁也傻乐呵着,看着张鹏把车倒进旁边的空地上,不由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尽管三十几年来,这个家,张鹏回过无数次,但是今年,这种感觉就是和往年不同,或许就是少了一份压力吧,不用担心父母催婚,也不由担心父母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担忧,仿佛从前的三十多年里,自己从来未曾真正长大过似的。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虽然这句话,整个华夏人都知道,可真正现实中却是,没钱,真没脸回家,对于穷人来说,没钱的亲情,终究好像少了一道保护色,就连过年拜年,和亲人说的恭维话,都显得有些苍白和虚假。
    张鹏开着小车,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在整个亲戚朋友圈子中,也算是一个不少的新闻吧。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张鹏这种从小没有一丝亮点和存在感的亲戚,竟然也能发点小财,之所以大伙认为是发点小财,看车就知道了,十几万的国产车,富还能富到哪里去?
    一晃到了大年三十,张鹏给父母包了一个二十万元的红包,直接转到父亲的银行卡里,父亲对于这么大一笔钱,也是大为震惊,张鹏很淡然表示,这是他孝敬父母的心意,以后家里的田地,尽量就别耕种了,父母只管好好养老就行了。
    张鹏的父母看着眼前这个说话很平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可置疑的气质,让二老甚至有些怀疑自己这个儿子是否真是自己亲生的。
    尽管张鹏已经很随意地面对这一切,可他今年发生变化,还是怎么也掩藏不了,不但对金钱方面的淡然,还有突然就会的一手好厨艺,作为父母,不好奇才怪了,而且张鹏时常表现出来的不寻常的气质,让二老对张鹏频频侧目。
    尽管这个儿子有些陌生,但是终究还是自己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都是朝好的方向前进,这就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满意。
    随着春节的来临,张鹏开始带着全家人,大年初一开始去附近各个亲戚家拜年,也不留下吃饭,溜一圈就回来,对于今年的张鹏一家人,大伙明显热情了不少,但是也就这样吧。
    张鹏还有一个伯伯和一个姑姑,姑姑已经远嫁他乡,爷爷奶奶去世后,已经很少回家。
    而大伯也居住在其他城市,因为早年丧子,现在一直随唯一的女儿生活在其他城市,已经很少回家过年了。
    他这个伯伯虽然和父亲是亲兄弟,但是两兄弟的人生轨迹,和人生道路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父亲三兄妹,早年间,家里太穷,爷爷早逝,就奶奶一人带大三人,后来大伯选择去参军,并且后来顺利高升,成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大伯意气风发,显然成了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人。
    而父亲则是选择在家务农,最后成了一个农民工,到了老,才回家建了一栋三层楼房,偶尔在家里干干建筑工,种种田地,也就这样过一辈子了。
    而大伯,原本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但是在八十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最终大伯也上了战场,并且是在最残酷的时期上去的。
    大伯和战友在战场上遭受到难以想象的攻击,最终身为全连只有十几人活着回来,身为连长的大伯六处枪伤,并且大腿受伤严重,成为一名残疾人,最后无奈退役。
    从那以后,意气风发的大伯沉沦了两年,最终还是在奶奶的安排下,结婚生儿育女,看似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可十几年前,大伯的儿子却被诊断出绝症,那段时间,是一家人最受折磨的时刻,尽管大伯有抚恤金,可依然耗空了家里全部钱财,已经快成年的孩子,最终选择和他父亲一样硬气,在一个黑夜用水果刀自杀了。
    孩子的逝世,让大伯再一次遭受到打击,本身残疾的他,彻底没了生活的斗志,最后奶奶和大伯母相继去世,大伯就跟着已经外嫁的女儿去其他城市生活了,两家人已经也十来年未曾见面了,每年逢年过节,父母还是会让张鹏打一个电话给大伯。
    而今年同样如此,张鹏在大年初一晚上打的电话,因为他知道,晚上大家才有时间静下心来聊聊天。
    电话拨通后,许久,都未曾有人接,最后终于电话被人接起,可却是一个女声,张鹏一听,连忙喊姐。
    是堂姐张萍接的,张鹏连忙喊新年快乐,恭喜发财,那头的堂姐也回应了两句,但是语气明显有些低落,张鹏察觉到不对,连忙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堂姐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说她爸现在正在住院,而且情况不太好,不过她爸不让她通知亲戚,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
    听到这话,张鹏愣了一下,连忙询问情况,得知是老毛病引起的身体衰退,当年大伯的伤,不但是伤到腿造成残疾,而且肺部也曾经开过刀,如今年老体衰,很多老毛病,开始反噬,加上大伯本身意志已经不强,显然已经没了生存本能,或许还真撑不过去了。
    张鹏一旁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老脸顿时胀红起来,心情显然是激动又担忧。
    张鹏连忙和堂姐约好,自己明天就开车过去,到时见面再聊,堂姐答应一声,两人便挂断电话。
    事情已经出了,张鹏也只能安慰父母,父亲唉声叹气,陆陆续续说了大伯年轻时候的很多事,当年的大伯前途一片光明,每次回家,都是意气风发,可后来却是成了一个废人,父亲对大伯的颓废只有抱怨,而一旁的张鹏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大伯心中的苦,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第二天,张鹏开着车,带着父亲,两人一路前往大伯所在的城市,一路连夜开车十四个小时,最终到达,到了地方后,张鹏连忙联系堂姐张萍。
    在张萍的带领下,终于在医院见到大伯。
    此时的大伯,已经干瘦如柴,全身插满管子,显然已经意识有些不清醒,张鹏父子俩在病房外面看到这一幕,全都沉默不语,只能在心里默默期待奇迹出现了。
    张鹏有了白景琦的医术和经验,一看就看出大伯已经油尽灯枯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全靠机器在维持了。
    但是他还是从医生那,要了病历本和诊断记录,开始一一查看起来,并且询问了医生一些问题,看着张鹏如此专业的样子,对方主治医师还以为张鹏是同行,笑着询问张鹏是哪家医院的,张鹏却是神情很平淡地说道。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一个厨子而已。”
    对方顿时哑然了。
    看完手上的资料,张鹏也是深深叹气一声,大伯这次真的恐怕凶多吉少了,病人意志力不强,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了,或许大伯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