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在左右间》正文第23章来自加拿大的热线

爱情不在左右间最新章节目录
   对于向北、舒佳来说,今晚的节目有些特别。
    节目做到大概一半的时候,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了顾芸的提示信息:下一位:加拿大华裔女士——情感故事。向北和舒佳都感到好奇,急忙冲着顾芸做了个接入的动作。
    “!两位主持人好!”
    “您好!怎么称呼?”舒佳问道。
    “Ma
    ”
    “Ma
    ,欢迎参与我们的节目。您是在哪里?”
    “加拿大,温哥华!”
    “原来是位海外朋友。Ma
    女士,您是华人?”
    “是!没移民前住在北京。”
    “北京人?”舒佳一听是老乡就开心的问道。
    “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好巧哟!我也是北京人耶!”
    “是吗?真的好巧!”
    “您在加拿大也能听到我们的节目吗?”
    “可以呀!这里有你们的频率,也可以用网络收听,是我儿子告诉我的!”
    “那……您能听出我是谁吗?”
    “当然!你们是一对金牌组合,声音这么甜美,当然是舒佳了。声音有磁性的那个自然是向北了。”
    “第一次有人在节目里面称我们为金牌组合,真的好开心!”
    “谢谢Ma
    女士!”
    “Ma
    女士,知道吗?刚才我说巧不仅是因为我们是老乡,更巧的是,我有一位朋友他家人也在温哥华定居,他们以前也住在北京。”
    “是吗?那是蛮巧的。我这区北京人很少,有机会一定要介绍你朋友和他的家人给我认识哟!”
    “一定!一定!”
    “呵呵……他乡遇故知!两位女士,你们这是电波闻旧音呀!先恭喜一下二位,不过,开心归开心,我们的节目还在直播当中,我想,今天Ma
    女士打电话进来一定有话要对我们以及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们讲吧!”向北担心跑题,赶紧收回话头,引回正题。
    “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我听你们的节目也有好些年了。本来,我是不打算打这个电话的,可是今天我接到了儿子的主治医生的电话,他给我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这个,我才决定打这个电话的。”
    “Ma
    女士,冒昧的问一句:您的儿子现在在哪里?”
    “中国,上海。”
    “哦!原来就在我们这座城市当中,Ma
    女士,相信您的儿子现在也在收收听我们的节目。”
    “是的!我希望他能听到。同时,我对二位主持人有个小小的要求,可以吗?”
    “什么要求?”
    “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我儿子的故事,故事有点长,我想恳请二位将余下的时间留给我。我知道你们是公众媒体,要照顾到大多数听众,提这样的要求有些难为你们,可是我想请你们体谅一下做母亲的心,好吗?在这里,我也要肯求《Sha
    向北》所有的听众朋友们,肯求你们允许将余下的时间留给我,肯求你们体谅一下做母亲的心,好吗?因为……因为我的儿子就要……离开了!”
    对于Ma
    的突然要求,向北和舒佳都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业已养成的职业敏感使他们很快得到恢复,向北和舒佳相互比划着手势快速做出了决定,由向北用手势示意顾芸取消所有接进的热线,而舒佳则快速做出响应用轻柔的声调去回应Ma
    。
    “各位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相信刚才你们已听到了这位母亲发自肺腑的请求,也相信你们一定会接受这位母亲的请求,对吗?……是的,《Sha
    向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充满了温情和友爱!”
    “没错!Ma
    ,接下来的时间是属于您的。各位听众,在这样皓月当空的夜晚,让Ma
    的声音陪伴着我们,接下来,请各位安静,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应,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吧!”
    向北和舒佳结束了各自的导语,正准备将话头交给Ma
    ,却发现电话那头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向北以为电话线断了,向顾芸做了个手势,显示屏上快速显示出:仍在电话中!凭借以往的经验,向北意识到对方正在调理自己的情绪,他示意舒佳尽量不要去打扰她,就这样由着电台处于静默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的静默,这在节目开办以来还是首次,这也是改版后节目的宗旨——为听众搭建一个倾诉的平台,给听众的心灵找一个家。
    又过了一会儿,电话那端终于有了声音。
    “So
    !浪费了大家的一些时间!一想到我的儿子马上就要离开我,我就……说实话,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很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跟大家讲……我很爱我的儿子,我们全家都很爱他,都不愿意他离开……他还很年轻,今年只有二十五岁……
    “他很爱音乐。记得小时候,他和单位上其他同事的孩子一起去练琴,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被家长拉扯着才肯去,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着十万个不情愿,但是他不是。他总是笑着、总是很主动,有时候还会催促我。他很乖,读书的时候总是不用我们操心,成绩年年都会得优。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很喜欢他,他也很会讨大人们的欢心,会为他们唱歌、跳舞,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和他爸爸都感觉很幸运,觉得他就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
    “就是这么一个好孩子,很不幸……他是GAY。很抱歉!我用了‘很不幸’这个词汇,如果你也是一位母亲,如果你也和我有着同样的遭遇,那么,请听我一句奉劝:不要觉得自己不幸,也不要心生任何抱怨。因为所有的事情真的是注定的。上帝如果真的存在,那他绝对是公平的,他给了你最好的东西就不会给你最完整的东西,最好的加上最完整的才可能是最完美的,而这个世界上是永远不会有最完美的东西存在。
    “发现他是GAY是他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找到了我并交给我一封信,打开一看吓了一跳,那笔迹是我儿子的,是一封情书,而且是一首情诗,最让我吃惊的是,收信人居然就是他的班主任。我当时很生气,很冲动的要去找他,被班主任劝下了。那位班主任很年轻,大约二十多一点,长得也很英俊,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我就问他:‘这信你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说:‘在你儿子作业本里发现的。’
    “那位班主任当时显得很平静,这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愧感,我很伤心,开始哭泣,班主任不断的安慰我,讲着我儿子的好处——先是称赞他的诗写的好,很有才情,然后又夸奖他很乖很听话,最后还帮我分析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他说:‘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充其量只能算作青春期的情感紊乱。’他要我不要过于激动,也不要去刺激孩子,沟通虽然是必须的,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机会,而且要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将事情推向不可收拾的境地。他还说,之所以他没有找孩子直接谈话,是因为他相信我——一位做母亲的可以用自己的胸怀包容他、感动他,他还告诉我他会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继续他的工作,同时他也希望我不要将情绪刻意表露出来,一定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戒备之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中,倾听他的心声,才能将孩子带出误区回归到正常的道路上来。当时,我很感激他,也这样去做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儿子:‘有喜欢的女生吗?’这是我们母子间第一次谈论这个问题,他显得有些羞涩但并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冲我笑笑摇摇头。我又说:‘我们家小飞这么帅,这么乖,还这么聪明,别家的小姐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他还是笑着摇头不说话,我有些吃不准他的想法,于是就试探性地问:‘你们的班主任怎么样?听说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呢?’没想到这个话题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开始描述老师的样子,我注意到他的神情以及他描述时所运用的语言,都让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当时我就在想,这孩子的情形绝不是班主任所说的那个什么‘青春期情感紊乱’,从儿子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真情的流露,很自然。
    “儿子就这么一直向我描述着班主任的好,突然话锋一转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班上的那些女生,觉得她们好讨厌。’
    “我很想知道儿子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于是又问他‘那么,小飞告诉妈妈,在学校里你最喜欢谁呀?’
    “‘班主任。’他的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得非常清楚。顿时,我感觉到一阵绝望,紧接着是一阵怒火,我很想抓住他用力地打他,但是理智最终还是战胜了我,我想起了班主任的话,我不想将事情推向无法收拾的地步,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说:‘可他是男生呀?’
    “‘我知道!可我就是喜欢!’
    “听到这话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万丈深渊之中,我知道这绝不是什么‘青春期情感紊乱’,我开始抱怨上帝,为什么他给了我这么一个最好的儿子却不能让他变得完美一些,看着儿子稚嫩的脸以及倔犟的眼神,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儿子看着我这样,有些害怕,声音也变得很小了。
    “‘妈妈,我做错什么了吗?’
    “‘不,孩子,你没有错,是妈妈错了!’
    “‘妈妈错了?……不,我知道,是我错了,对吗?……妈妈,你不要伤心,如果你不喜欢我这样,我可以不喜欢班主任……真的!’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受不了大人的委屈,受不了大人略施小技的哄骗,他妥协了,在我的眼泪攻势下妥协了。我以为从此一切就会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没过多久,我发现儿子经常在周末都会带着伤回家——他和别人打架了,我的儿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架,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到的事情,那时候,我很气愤,冲着他大声责骂,可他并没有被我的责骂所吓哭,只是瞪着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从那个眼神里我能读到一种委屈、倔犟和痛苦。
    “没过多久,学校的教导主任找到了我,在他的办公室里我再次见到那位班主任,教导主任告诉我,那些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他写给班主任的另一封信,于是,这封信很快在校内传开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