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正文第三百零一章为何没有人为圣人洗刷耻辱?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最新章节目录
   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笑的人不笑了,骂的人不骂了,所有人太学生和大儒都冷冷的看着台上气定神闲的宁浊。
    后者却丝毫不惊慌。
    就连赵信也禁不住多了一丝郑重之色。
    心中暗呼一声,“我操,可以啊!”
    他想过宁浊的多少种讲学的场景,有侃侃而谈的,有口沫横飞的。
    也有还没开讲就被人赶下台的。
    但是今天宁浊却接连让他吃惊。
    此时赵信真的要说一句,老宁真不是一般人。
    不管怎么说,当他笑着说出那句,“难道你们就只能给吾这样一个小儿般的答案吗?
    难道你们从小儿至今就没有丝毫长进吗?”
    这两个极端嘲讽之后,就注定了老宁今日之后要出名。
    当然区别就在于他接下来能不能兜的住。
    兜的住那就是一朝闻名天下知。
    兜不住,那他就会成为大秦数十年来最可耻的妄人。
    半晌,台下之前那名勃然大怒的大儒深吸一口气,然后整了整衣袍,然后也如前般宁浊一样依足古礼,躬身道:“敢情吾兄指教!”
    赵信看了一眼此人,不由得微微点头,认得此人,也是国子监的一位五经博士。
    名叫北辰,姓北,这在华夏应该是和少见的姓氏。
    但在大秦北姓却也是一个世家大姓。
    乃是九族旁支,仅次于十三氏的那种。
    而此人便是北氏如今的一位代表新的大儒,同时也是古文派的一位领军人物。
    所以在太学中也很有威望。
    他这一开口,其余众人也都跟着重正衣冠,然后一起行礼道:“请赐教!”
    “不敢,诸位且安坐!”
    宁浊也同样恢复了端然,跪坐下来,抬左手示意众人坐下。
    众人再次欠身一礼,然后都一起跪坐下来。
    每一个人都是两手手心向下,交叠平放于腹下,腰背挺直神情肃穆。
    感觉就好像之前的骚乱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所有人都感觉到气氛和之前不一样了,之前太学的一众太学生也好,还是在场的清流儒者也好。
    他们看起来似乎肃穆,但其实没有认真,也没有上心,只是因为宁浊做出了样子,他们也不得不做出样子而已。
    但此时不同了,此时众人是真的认真了,不过却不是认真听讲,而是认真决斗了。
    不错,就是决斗!
    决斗可从来不是武道所独有的。
    文化人的决斗更加残酷。
    因为武者决斗只杀人。
    文人决斗却要猪心,不对,是诛心!
    杀人还要诛心,就问你怕不怕?
    而这场决斗,还是宁浊一个人挑这一群人。
    赵信在心里默默的道:“老宁,你可以的!”
    不过是在精神上的。
    当然,他相信他和宁浊一起琢磨出的那些东西,还是有一些战斗力的。
    不,应该是很有战斗力,嗯,没错很有战斗力!
    此时,只见宁浊深吸一口气。
    然后缓声开口道:“刚才这位太学生说,这篇文小儿都知道,他说这篇文章所言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但吾在这篇文章中却只看到三个字……”
    他说到此处,微微一顿,目光一扫场中众人,随即一字一句的肃然道:“致圣贤!”
    众人听到这三个字,都禁不住神色微变。
    赵信也是心中一动。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赵信听到这三个字,心中便知道宁浊这几天是真的认真品读过他编撰的那本《心学总编》,而且看出东西了。
    “何谓致圣贤?”
    这一次宁浊没有再做停顿,也没有给别人插话的机会直接自问自答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二十个字一出,场中所有人都尽皆变色。
    不少人就感觉好像耳边响起了一声惊雷一般。
    只觉得轰然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这二十个字,在一般普通人听来,可能不过尔尔。
    但是在读书人,尤其是在场的一些年纪还轻的太学生,或者那些真正读书读进去的大儒听来,那真是如同佛子听到当头棒喝一般。
    不过不同的是,年轻人听来,感觉霎时间热血沸腾。
    而在将悟未悟的大儒听来,却如同醍醐灌顶,却有四顾茫然。
    赵信身边,本来心不在焉的南珞璎也不由的下意识的集中了注意力,一瞬间,她居然下意识的忘了她认识的宁浊是什么人,本能的竖起耳朵去听。
    甚至连赵信自己都有点心中悸动。
    虽然他明明知道,这二十个字也是他写在《心学总编》里的。
    但此时听到宁浊口中说出,却有种莫名的力量。
    不由暗暗深吸一口气,“老宁搞不好真的要成大儒了!”
    “方才吾所讲的那篇两小儿辩日,为什么吾要说,吾在其中之看到三个字?
    诸位,这里吾便又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吾诸夏自百家至今已有数百年,却除了孟子与荀子这两位争议颇大的半圣之外,就再也没有一个圣贤呢?
    难道吾辈读书人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要致圣贤吗?
    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
    为什么?”
    宁浊说到这里终于再次停顿了下来。
    而众人之中有人忍不住微微皱眉。
    因为他们觉得致圣贤,或者说做圣人,太狂妄了,甚至有对圣贤不敬的意思。
    但是一想到那振聋发聩的二十个字,这些人却又沉默了。
    “嗯?”
    宁浊再次发问,却只有一个字,然后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见众人无人开口,这才突然用力的道:“答案就在那篇两小儿辩日之中。”
    “这个答案就是,在座的诸位,包括吾,甚至包括孔圣的七十二门徒,因为吾等都被圣人的绝学所圈住了,以至于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圣人能为圣人,是因为圣人能思辨前圣所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圣人除了为往圣继绝学之外,他还在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是圣人。
    而吾等呢,便是七十二贤也不过就是为往圣继绝学而已。
    数百年前孔圣不知道日头何时离我们近,为什么早上的时候大,中午的时候小。
    而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包括吾在内,却依然不知。
    然后还沾沾自喜的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小儿都知道的事。”
    刚才那个嘲笑的太学生禁不住有些脸红,下意识动了一下屁股,大概是感觉有点不自在吧。
    而除他之外,所有人都没声音。
    不少人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他们也很不自在。
    甚至很抵触。
    但是想要反驳,却又总感觉说不出口。
    貌似所有人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不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圣人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知,这非常伟大,也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诸位不要忘了,圣人被那两小儿耻笑了。
    作为圣人门徒,为什么数百年竟然未有人能为至圣先师洗刷耻辱呢?
    不可悲吗?”
    “诸位,若是以此之后又五百年,又一千年,两千年,吾诸夏子孙,吾圣人之门徒,还是没有人能为圣人洗刷耻辱。
    甚至还继续在沾沾自喜,呵呵,不可悲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