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正文第二百八十二章众臣觐见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最新章节目录
   宁浊一直到走出宫门,脑子里还是晕乎乎的,不过他慢慢的也回过味来了。
    毕竟皇帝虽然没有给他详细说明,但是却也没有隐瞒他,欺骗他。
    心中不由苦笑,“陛下,这是要让老夫成为这天下学派的大敌啊!”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浑浑噩噩一辈子,到了这把年纪了,却莫名奇妙的被推倒了这样一个位置。
    他几乎可以想象自己这样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来历,甚至连师承也说不清楚的人。
    能够有下场的资格,也全靠陛下这样一再给他造势。
    否则他要是直接跑去讲学,那么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
    现在势倒是造的差不多了,回头下场也必然会有关注。
    但是一旦天下学派都发现他是敌人的时候,那么对他来说必然也会是一场巨大的暴风雨。
    不过他心中在战栗的同时,却也禁不住有些莫名兴奋。
    甚至连那战栗本身也说不好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激动。
    因为接下来的暴风雨固然可怕,但是要是抗住了这波暴风雨,那么……他也必然会青史留名,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派祖师。
    作为一个真正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还有比这更激动的吗?
    反正老夫也活这一把年纪了,与其继续这样浑浑噩噩的活到老死,不如轰轰烈烈的拼一把。
    大丈夫生不能食五鼎,必当五鼎烹。
    为青史留名而死,有何惧哉!
    想到此处,宁浊不由得挺直了腰背,整个人仿佛在一瞬间有了一股脱胎换骨之感。
    走在他身侧引路的曹雄忽有所感,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忽然感觉这位老先生好像一瞬就变得昂扬高大了,再不见丝毫之前的畏缩之感。
    心下不由诧异,却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眼看已到司马门,曹雄停住脚,拱手道:“宁先生请慢行,咱家就不远送了。”
    宁浊看了他一眼,随即淡然一笑道:“辛苦曹督主远送,请转告陛下,臣一定不负厚望。”
    曹雄一怔,随即微微笑道:“咱家一定转到。”
    宁浊点点头,不再多言,随即迈步昂然而去。
    却让曹雄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失神。
    恰好这时,刘穆之等人打马从远处而来,来到司马门前,翻身下马。
    恰好看见曹雄再次,急忙问道:“曹督主,陛下现在何处,请转告陛下,臣等求见!”
    曹雄闻言这才回过神来,一看是刘穆之等人,不由笑道:“原来是刘公和诸位。”
    随即笑道:“诸公不用禀报了,陛下已有交代,若是诸公来,便请往勤政殿。”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都松了一口气,点点头,略微拱手道:“如此,有劳曹督主引路!”
    “岂敢。”
    曹雄说着一摆手中的拂尘,对众人道:“诸公请随咱家来!”
    说罢再次当先引路。
    不过这一次走的是回程。
    一路引着众人便往勤政殿北书房而行。
    身后刘穆之等人亦步亦趋的跟随着他的脚步,却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寇准仁随即问道:“曹督主,方才出宫的便是那位宁先生吗?”
    曹雄呵呵一笑,“寇公不是看见了吗,何故多此一问呢?”
    “呵呵……”
    寇准仁也呵呵一笑,再次道:“只是不知这位宁先生是何来历,居然能得陛下如此礼重。”
    曹雄嘿嘿一笑,“咱家只是一个奴才,阉人,这些东西咱家就不知道了。
    咱家只知道陛下让咱家往东,咱家就往东,陛下往咱家往西咱家就往西。
    寇公想要知道,何妨直接问陛下呢?”
    寇准仁一看曹雄油盐不进,不由暗暗翻了个白眼,口中却道:“曹督主果然忠谨。”
    虽然心中好奇,甚至对那个宁先生有些微词,有些担心陛下为佞人所迷惑,但是却也知道凡事点到为止。
    当即也不再多问。
    眼看勤政殿已到,众人不再多言。
    曹雄再次一摆拂尘,弯腰朝里面道:“陛下,司农少卿刘穆之,太常少卿寇准仁,太仆少卿于谦,以及御史中丞王玄策等诸卿求见。”
    片刻便听见里面,赵信的声音道:“请进来!”
    “喏。”
    曹雄应一声喏,随即转身对众人道:“诸公,请!”
    众人随即鱼贯而入。
    入内便见赵信坐于桌旁,一手端着茶盏,一手拿着一叠零散的书页,一边慢慢的抿着茶水,一边凝神一页页的翻看着。
    众人心中一动。
    连忙近前参拜,“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
    赵信闻言放下书页,微微一笑,道了声免礼,随即又对紧跟进来的曹雄道:“赐坐!”
    曹雄早有准备,闻言微微摆手,自有内侍搬来几张胡凳。
    “谢陛下。”
    众人谢恩之后,才一起落座。
    正琢磨要从何处开口,却听赵信先问道:“这两日朕闭关未出,诸卿是不是都觉得朕昏聩不理政事了?”
    众人心中却是有这样的隐忧,闻言却心中一惊,连忙道:“陛下言重了。”
    赵信也不在意,微微一笑,又朝曹雄道:“朕让你去召三娘入宫,可曾去了?”
    曹雄闻言连忙道:“回禀陛下,臣已遣内侍官去了。”
    正说间,外面突然有内侍禀报,“陛下,乔氏三娘已在殿外……是否召其觐见?”
    赵信闻言不由一笑,“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召!”
    “喏。”
    外面内侍答应一声,不偏科,乔三娘也在内侍官的引领下进入书房。
    见到刘穆之等人都在,心中微动,却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拜见天子。
    “妾身参见陛下。”
    “免礼,赐坐!”
    “谢陛下。”
    乔三娘再次蹲身行礼,随即又朝刘穆之等人蹲身一礼,“见过诸位先生。”
    刘穆之等人连忙起身还礼,之后,才一起重新落座。
    赵信这才再次问道:“穆之,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朕听闻今日京师流民数量激增,可有此事?”
    刘穆之闻言连忙起身,赵信却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
    “咱们君臣之间不必如此虚礼,怎么这才相隔几日,诸卿便生分起来,往日可不见你们如此拘束。”
    众人听他这一说,都不由一笑。
    本来因为格局改变,而产生的些许隔阂顺便冰消。
    刘穆之也一笑道:“如此,臣就失礼了。”
    说罢,再次落座,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陛下所言不错,这几日京师之外的流民数量确实在激增。”
    他说到此处,微微一顿,随即叹息一声道:“虽然日前连降两场大雨,如今京畿之地旱情已然有所缓解。
    而臣和诸君也曾尝试抑制灾情,然则一来未得陛下明旨,二来这场雨终究还是晚了,尤其是京畿之外,齐州、冀州等州郡,虽然也有微雨,但雨量却没有京畿这样充足。
    所以……哎,臣无能,身为司农少卿,掌管国家农牧,却不能缓治灾情,以至于流民日益汇聚京畿,请陛下责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